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次世代設計師已在倫敦時裝周崛起

次世代設計師已在倫敦時裝周崛起

本文作者:Christopher Morency & Tianwei Zhang

一批年輕設計師品牌正在餵飽這座城市對創新人才的胃口。

英國倫敦——周二下午,觀眾們擠滿了Richard Quinn位於180 Strand的首個時裝發布會,這也是倫敦時裝周的最後一場發布會。而就在開場模特Jean Campbell幾分鐘之前,前排走來了伊麗莎白女王,在美國版《Vogue》雜誌主編Anna Wintour身旁坐下。她的露面實在太意外,平日在時裝界呼風喚雨的編輯、設計師們也對她的出現敬畏不已,特別是Quinn的母親Eileen。

絲質頭巾亦是向女王的溫柔致敬——雖然難以想像,但她也早已緩慢地成為了風格偶像,據說還是第一位身穿長褲的皇室成員。「直到前幾天,我才知道女王陛下要出席發布會這件事,」Quinn說,最終他給發布會添上了原本沒有的花卉頭飾。

而他以定製服為靈感的本季系列也是出眾得令人難忘。從壓箔禮服長裙搭配過膝長靴、蛇皮紋理小禮服搭配機車頭盔到豐富面料衝撞的印花連衣裙,這位在2016年成立了個人同名品牌的中央聖馬丁畢業生,將各類型的服裝統一在連貫的敘事之下,而這也是普通設計師往往經過好幾季磨練才能掌握的手藝。

Eileen Quinn在秀後表示:「這簡直難以相信!Richard工作特別努力,他是我們的驕傲。」但這不是唯一的驚喜。在Sufjan Stevens情緒濃厚的秀場配樂中,模特們進行了終場展示,觀眾中也有不少人含淚。現年91歲的女王,為Quinn頒發了首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設計大獎(Queen Elizabeth II Award),這是新創設的年度大獎,用於表彰展現出非凡才華與原創性的同時、對所在社群展示卓越價值並制訂了強大可持續企業的英國新興時裝設計師。

眼下在倫敦,一些特別的東西正在醞釀,一種倫敦自2000年代中期後缺席了的、對的新興人才「井噴」的激動預感,而彼時崛起的是J.W. Anderson、Christopher Kane和Roksanda Ilincic等人。目前正有一些創辦不久的女裝品牌,證明了倫敦時裝界正在成為「推動設計創新邊界」的代名詞。本季許多設計師逃不開的是逃避現實的空想渴求,渴盼跨越過去和未來,希望去往遙遠的地方。所有這些,都給人們提供了逃離當前現實的解脫感,這很符合現在政治與社會的動蕩氛圍。

Richard Malone 2018秋冬系列秀場圖片 | 圖片來源:InDigital

「過去的一周,是創意爆棚、充滿靈感的一周,」MatchesFashion的時裝兼買手總監Natalie Kingham表示,「Matty Bovan、Richard Quinn等倫敦設計師都非常有創意,擁有非凡的能量。」

本季倫敦時裝周在上周五早晨拉開帷幕,首先進行發布的是愛爾蘭設計師Richard Malone。儘管發布會定於早晨9點,但在180 Strand的秀場空間依舊聚滿了頗具影響力的編輯和買手。通過少年回憶中的韋克斯福德(Wexford)街市小攤,Malone創立品牌以來的第二場時裝發布會展示了「社群」的重要性。儘管從來都緊緊圍繞自己對「粗俗」的迷戀展開設計,但這回Malone用再生粘膠、五顏六色的頭巾和DIY首飾展示了一系列手工編織圍裙,這都是通常與工人階級聯繫起來的普通物件。「我受不了『好品味』這種說法,」這位設計師說道,「這代表著品味要麼是好,要麼是壞,只能兩者選其一。這太傲慢了,目光也很短淺,忽略了兩者之間可能存在的內容。」

同樣「畢業自」Fashion East的Matty Bovan,也從家鄉約克郡汲取靈感。這位設計師的思緒被黃昏時分橫穿北約克郡沼地的汽車之旅牽動。一種反烏托邦式的孤立構成了Bovan本季技藝精湛的解構系列的基礎。千鳥格服飾邊緣被撕扯得稀爛,給正好合適的面料帶來突出的世界末日感,假皮草模仿的又是偏遠鄉村小路上被「馬路殺手」撞死的動物屍體。配飾是Bovan的母親親手製作的,取材自棄選的珍珠、塑料行李牌和粘土面具。Bovan說,包裹在薄紗里的巨型氣球出自著名女帽設計師Stephen Jones之手,代表著「輕輕地將世界的重量戴上頭」。

本季亦是設計師的第四個時裝系列,亦是迄今為止最低調的作品,他發展成熟了的DIY美學令人耳目一新。商業化遲早都會來的,但目前Bovan正在創造自己獨特的語言,這當然對他有好處。

Matty Bovan 2018秋冬系列秀場圖片 | 圖片來源:InDigital

常居倫敦的中國設計師陳序之(也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丁)則在瑞士教堂(Swiss Church London)舉辦發布會,靈感來自拉斐爾前派藝術運動的著名繆斯簡·莫里斯(Jane Morris)。手繪圖案、PU皮革外套與連衣裙和半裙以及暖橙、深綠與海軍色調無疑會受到品牌零售客戶的歡迎,品牌目前入駐包括Dover Street Market、Opening Ceremony、連卡佛(Lane Crawford)等50多家商店。

另外一位工作室位於倫敦的中國設計師李筱這一季則是受到了70年代的滑板文化的啟發。以攝影師Hugh Holland的作品為出發點,設計師將洛杉磯滑板青年充滿活力的生活方式融入了她標誌性的女性化設計中。在造型師Anna Trevelyan的幫助下,Xiao Li的宣言式的羽絨大衣和玩味的硅膠皮帶發生了奇妙的碰撞。毛茸茸的環保皮草大衣則勢必深受亞洲顧客的喜愛。

中國設計師張卉山則在這一季呈現了他近年來最自信的一個系列。這位以浪漫裙裝著稱的設計師在新一季中走向了浪漫的黑暗面。開場的一系列黑色皮革造型充滿了魅惑。設計師在後台解釋,他這個系列深受導演王家衛的《重慶森林》、《2046》和《花樣年華》的影響,電影中的情緒和服裝的刻畫在其新系列的各個方面都有體現,如裙邊輕柔的鴕鳥毛和多彩的手工蕾絲。起承轉合,一氣呵成。

Xiao Li、Xu Zhi & Huishan Zhang 2018秋冬系列 | 圖片來源:對方提供

接下來是生於巴黎的設計師Faustine Steinmetz,她用整場發布會反思了巴黎布爾喬亞階級用以象徵社會地位的老套象徵物,比如Fendi Baguette手袋和Burberry的風衣。Steinmetz像解構她標誌性的丹寧設計一樣,重新結構並詮釋了這些原型,從熟悉物件之中創造出新鮮事物。最終給我們帶來了Levi』s經典501褲型的馬海毛短褲版本,白色纜繩針織長褲與鑲飾施華洛世奇水晶的馬術上衣。Steinmetz說,「我覺得在現實和虛構之間取材設計特別有趣,尤其是這些事物的呈現與其設計意圖剝離的時候。」

Eudon Choi或許是這群新興設計師中經驗最為豐富的了。他早在2009年便創立了個人品牌,最近因其推出的配飾系列吸引了媒體與買手的興趣。作為回應,這位設計師與女帽設計師Noel Stewart、受到歡迎的半高級珠寶品牌Alighieri以及手袋品牌Decke合作,系列以康沃爾郡的港口城市聖艾夫斯(St Ives)為靈感基礎。在這裡,包括克里斯托弗·伍德(Christopher Wood)、阿爾弗雷德·沃利斯(Alfred Wallis)、芭芭拉·赫普沃斯(Barbara Hepworth)在內的一群現代主義藝術家在一戰與二戰期間定居於此。直白的靈感參照貫穿了整個系列,看看那些粗糙的淡水珍珠、色彩繽紛的PVC防水漁夫帽和漆皮雨衣就知道了。這些讓穿著者得以抵禦外界危險的配飾(也是象徵性的?)將是本季的成功關鍵,與成衣的極簡感性完美搭配了起來。

最後,還有土耳其設計師Dilara Findikoglu繼續對女性賦權運動的敘述,放在近來的#MeToo運動背景之下顯得意義更加突出。再加上全女性創意頭腦的陣容——造型師Ellie Grace Cumming、髮型師Cyndia Harvey、化妝師Isamaya Ffrench,Findikoglu在「Dilara小宇宙宣言」里創造了她遙遠的烏托邦。她的秀場筆記里寫著:「逃離那個有特朗普和韋恩斯坦們的世界,在這裡,我們的人生只屬於我們自己,完完全全地屬於自己。」

「一直以來,我呈現的都是一種帶有憤怒的、女性氣質的觀點,本季也肯定是存在這種力量的,但是會更加敏感,」Findikoglu談起了戰士般的模特陣容,她們在發布會上展示了混合了多元刻板印象的、性別定義明晰的服裝,比如陽剛氣質的細條紋西裝、外穿內衣等等。這是一項大膽的聲明,反對大權在握之人對其權力的濫用,這對設計師來說也是聰明之舉,畢竟多年來他都在思考作為女性究竟意味著什麼。

總的來說,倫敦時裝周給我們的思考留出了很多空間。米蘭時裝周也已拉開序幕,倫敦新興設計師未來這幾周是否還繼續將眼光放在國內——又或者向歐洲其它地區追求靈感——也有待觀察。

今日討論

這一季倫敦時裝周,你最喜歡哪個品牌的作品?

「今日討論」是BoF時裝商業評論新開闢的討論欄目,歡迎與我們分享您的看法、建議和觀點,我們將在每個月為最佳討論參與者寄出精心準備的禮品。

復星國際收購Lanvin

Ferragamo前任創意總監加盟上海灘

LVMH聯手Kering推出維護模特權益平台

《快公司》發布2018年全球最創新企業

春節全國消費9260億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F時裝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Acne Studios:趣味的天真
CFDA欲邁出激進一步,徹底改變紐約時裝周

TAG:BoF時裝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