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善待汪星人
志怪小說中提到狗的橋段很常見,但是在冥界,狗大多是打醬油的路人甲,比如《酉陽雜俎》續集卷一《支諾皋上》就提到,唐代惡少李和子,因為經常偷貓和狗吃,遭到四百六十頭貓、狗在冥府的集體訴訟。作為個體的知情意完全沒有凸顯。狗在志怪作品中的主體性,是在人類與陰間的互動流轉中才有體現的。
《酉陽雜俎》續集卷一《支諾皋上》
忠誠大概是狗最為人類看重的特質之一,這在志怪小說中有不少,比如《子不語》卷六「義犬附魂」的故事:
清代帝都有個常公子,年少英俊,養了一條叫花兒的狗,極其溫順。春天裡,常公子帶著狗到丰台看花展。回來時在樹林里遇到三個醉醺醺的惡少。惡少見常公子生得白白凈凈,就上前勾搭,一邊說著一邊動手用強。花兒奮力上前護主,惡少大怒,用石頭把花兒砸死。然後將常公子捆起來,衣服剝掉,一個惡少褪下褲子,正要行那事。忽然有一條癩皮狗從樹林中躥出,默默地直奔惡少,「背後咬其腎囊,兩子齊落,血流滿地」。這意思就不解釋了,總之比紫禁城敬事房的操刀師傅們要利索。另兩個大驚失色,忙扶著蛋疼的那位逃走。公子後來被路人搭救,感念花兒護主之忠,將其安葬。
當晚,花兒託夢給公子,說自己受主人之恩,可惜不能報答。死後魂魄不散,附著在豆腐店的一條癩皮狗身上,替主人報了仇。如今心愿已了,轉世投胎去了。第二天公子到店家去探訪,果然見到那條癩皮狗。店主說,這條狗已經病入膏肓,從來不咬人的,不知為什麼,昨天回來的時候滿嘴是血。公子再派人打聽,那位被狗去勢的惡少到家就死了,連去敬事房當差的機會都沒撈到。
這個故事中狗對主人的忠誠深入骨髓,所以精魂強大,能附體於其他狗身上護主。而在大部分情況下,狗的忠誠往往是因為人的魂魄附體於狗。《庚巳編》卷一「守銀犬」的故事說:
《庚巳編》卷一
蘇州一戶人家養了一條狗,這條狗有個奇怪的表現,每天從早到晚就躺在家裡某間房的門檻邊上,時刻不離,只要有人靠近,無論是誰,都要狂吠甚至撕咬,家裡人都主動避開。
某天有客商來談生意,無意間走到門邊,那狗跳起來把客商的腳咬下一塊肉來。主人大怒,向客商賠罪說:您先息怒,明天就殺了這條狗燉肉吃。客商回到旅館,當晚那條狗託夢給他說:我是狗主人的父親,已經去世好幾年了。當初在門檻下埋了幾百兩銀子,還沒來得及告訴兒子就去世了。因為「一念不忘」,所以轉世為狗,早晚守護。因為命數未到,這錢現在還不能給他,所以我只能守著。請你明天轉告他,可以救我一命。客商驚醒,趕緊去那戶人家報信,可惜主人已經把狗殺了。客商說明真相,一起挖開門檻,果然在一個瓦罐中發現了四百兩銀子。主人痛悔不已。
類似人轉世為狗的故事有不少,為什麼人常常會轉世或附體為自家的狗呢?在有鬼君看來,原因可能只有一個字:近。
古代那些轉世投胎的志怪故事,除非冥府的閻王、判官指定在某地轉世為某人或某物,一般是就近轉世原則,跟義務教育就近入學的意思差不多。古人的生活世界沒我們現在那麼大,特別是農村,可能幾十里外就算遠方了。如果有些逝者生前還有心念未了,更是選最近的投胎。六畜之中,投胎轉世的情況特別常見,而狗與人的關係最易密切,投胎為狗,比牛羊等更容易辨識。
與喵星人的高冷比較起來,汪星人的忠誠有時顯得比較迂,可是,他們也是有自尊的,有時候這種自尊來自他們的魂魄:
南宋江西鄱陽石陂村廟的和尚法希養了一隻狗,性情極溫順,而且似乎一心向佛,從來不食葷腥。和尚每天給它做一瓦罐粥,用竹篦子將粥一分為二,告訴小狗說:這是給你早晚兩頓吃的。小狗也很聽話,每頓只吃一份,絕不過線。這樣過了好幾年,有一天,它吃早飯時不小心過了線,「誤侵一角」,和尚也是多事,竟然因此用柴火棍打了狗幾下,還罵罵咧咧的。狗一聲不吭,竟然離廟出走……出走了。當晚,狗託夢給石陂村的一個老婆婆,說自己是和尚之母,因為生前有罪,被罰入畜類。兒子在廟裡養了自己十年。白天因為不小心多吃了一口,被兒子責打,心中鬱悶,又沒法宣洩,已經投池塘自盡了。老婆婆趕緊來告訴和尚,果然在池塘里找到狗的屍體,和尚只能將其收殮,念經超度,並安葬在其母的墳墓旁。(《夷堅三志》辛卷二「劉和尚犬」)
所以,善待身邊的汪星人,可能不僅僅是人與動物之間的倫理要求。
※韓國為吸引遊客想盡辦法:外國人連住宿也能退稅了
※特朗普長子印度演講題目涉外交事務被批,改為「爐邊談話」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