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的習俗
正月初七,傳說這天是人類的誕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間曾把這天叫做「人日」「人日節」或「人勝節」。古人在這一天戴人勝,吃七寶羹,吃麵條,登高賦詩。民俗專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祈福納吉和求平保安的願望以及對「人」本身的尊重。
攤煎餅
中國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並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吃七寶羹
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台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於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客家人喜用魚一起煮,取食有餘之意。汕頭市區的菜攤,在這一天將7件菜搭配好,論把算錢,不計斤兩,人們樂意接受。農村哪一戶欠一兩件菜,在地里采他人一二株菜湊成七件,沒人說他是賊。
戴人勝
人日節時,中國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製成小人的形狀,戴於頭上。也貼於屏風等處。
贈花勝
是日,人們製作各種花勝(類人勝,樣式為花朵)相互饋贈。
撈魚生
南方一些地區,民間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裡,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吃麵條
大部分地方在這天還有吃麵條的習俗,寓意著用麵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就要吃麵條。
送火神
在山東部分地區,有送火把的習俗,用作物秸稈綁紮的火把,在自家門前點燃,一直送到村外,意為驅除火災,祈求在新的一年裡,平安無事,不著火災。
本期攝影:郁時威
正月七日登高作詩
(魏晉·張望)
玄雲斂夕煞,青陽舒朝愥。
熙哉陵岡娛,眺盻肆回目。
正月七日登高侍宴詩
(南北朝·陽休之)
日照前窗竹,露濕後園薇。
夜蛩扶砌響,輕蛾繞燭飛
正月七日登高侍宴
(南北朝·陽休之)
廣殿麗年輝,上林起春色。
風生拂彫輦,雲回浮綺翼。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羅隱)
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
遠天歸雁拂雲飛,近水游魚迸冰出。
昔在成都正月七日聖壽寺麻子市初春行樂處也偶晨興聞鄰村守麻有感
(宋·陸遊)
樂事新年入錦城,城南麻市試春行。
如今老病茅檐底,卧聽兒童嚇雀聲。
乙未人日飲范君子和酒酣賦詩呈座上諸君
(金末元初·段克己)
正月七日春欲動,拂面東風力尚微。
且貪席上賓朋樂,未覺平生事業非。
青山綠水俱可隱,白髮蒼顏胡不歸。
會須高揖浮邱袂,千仞岡頭一振衣。
武陵春·其三 正月七日,武都雪霽立春
(宋·毛滂)
春在前村梅雪裡,一夜到千門。玉佩瓊琚下冷雲。銀界見東君。
桃花髻暖雙飛燕,金字巧宜春。寂寞溪橋柳弄晴。老也探花人。
賀新郎·壽右史正月初七
(宋·王邁)
曾侍螭頭立。吐危言、嬰鱗編虎,扶持鰲極。誰煉精金鑄剛卯,氣節毅然鎮國。肯顧戀、眼前官職。碧水丹山持翠節,這福星、特為吾閩出。發義廩,無難色。
如今世道難扶植。直還他、溫公德量,魏公風力。此事又關宗社福,仍系蒼生休戚。且稱壽、公生人日。煉得內丹成熟後,看河車、常運方瞳碧。五百歲,作良弼。
本期審核:小樓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