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向11國宣戰,全國八大總督,七個抗命,密謀推李鴻章當大總統

慈禧向11國宣戰,全國八大總督,七個抗命,密謀推李鴻章當大總統

原標題:慈禧向11國宣戰,全國八大總督,七個抗命,密謀推李鴻章當大總統



1900年,義和團的聲勢越來越大,西方國家要求清廷制止義和團的排外行為,慈禧覺得這股勢力或可一用。於是在6月21日,慈禧以光緒的名義下達詔書,向英、美、法、俄、德、日、意、奧等11國宣戰。在《詔書》中慈禧說: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當時全國設有八大總督,官居正二品(掛尚書銜則為一品),他們兼管數省軍政大權,割據一方,權傾一時。對於慈禧的宣戰詔命,到底是順從還是公然抗命 ?他們的做法空前一致。


八大總督的表態


一、直隸總督—榮祿 (1836~1903)——久值內廷,一時無比。事無巨細,一言決之。

此人被譽為疆臣之首,管轄直隸京畿要地。相傳跟慈禧是青梅竹馬的夥伴,他對慈禧向十一國宣戰表態 :「(各地督撫) 對北京諭旨不必予以重視。」



榮祿


二、兩江總督—劉坤一 (1830~1902)——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難防。


該總督為八大總督次席,管轄江蘇(含上海)、安徽、江西等稅收重地。他對慈禧向十一國宣戰表態 :「慈禧政府已完,不能繼續維持清國秩序!」


劉坤一


三、兩廣總督—李鴻章 ( 1823~1901 )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八大總督中名列第三,管轄廣東廣西及海南,清未廣州洋行林立,外商如雲中外要地。李鴻章對慈禧向十一國宣戰表態 :「此亂命也,粵不奉詔。」


李鴻章


四、湖廣總督—張之洞 ( 1837~1909 ) ——力顧大局,不分畛域,通權達變,講求實業。


八大總督中排名第四,管轄湖南及湖北。有言「湖廣熟,天下熟」。他對慈禧向十一國宣戰表態 :「坐擁東南,死不奉詔。」


張之洞


五、閩浙總督—許應騤: (1830~1903)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署人。


該總督管轄福建、浙江兩省。依山傍海,位處要衝,閩浙總督排名第五。 對慈禧向十一國宣戰表態 :「自辦互保,閩不奉詔。」



許應騤


六、四川總督—奎俊: (1841~1916) ——京城四大財主之一,軍機大臣榮祿之叔父。


管轄地為天府之國,「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四川總督八大中名列第六。對慈禧向十一國宣戰態度 :「傾向互保,同意列名。」



奎俊


七、陝甘總督—魏光燾: (1837~1916) ——參與甲午牛庄之戰,獲西林巴圖魯封號,洋務實業家。


總督管轄陝西、甘肅二省,治所西安,地位較閩浙及四川為低,排行第七。對慈禧向十一國宣戰態度 :「同情互保,聯銜上奏。」



魏光燾


八、雲貴總督—崧蕃: (1837-1905)——實事實幹,參與黃河治水,設農務局,招墾荒地,不惟其名。


管轄雲南,貴州二省,治所昆明,位處邊陲地位最低,八大總督敬陪末席。對慈禧向十一國宣戰態度 :「拳匪肇亂,奏請陛見。」


李鴻章大總統?


除了上述八個總督,還有一些地方大員,如山東巡撫袁世凱等,都在秘密盤算另一個計劃:倘若北京失守而光緒帝、慈禧太后不測,國家當改建共和,由李鴻章作大總統支撐局面。綜上所述,清廷全國的八大地方總督,除了雲貴總督,其他七個公然抗命,當時的慈禧可謂是腹背受敵,內外交困。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後來清廷並沒有被推翻,慈禧狼狽回京,為了顧及臉面,只得表揚抗命的大臣,說他們識大體,顧大局。從這時起,慈禧的權威已經完全喪失。


你對七大總督抗命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門茶館小夥計 的精彩文章:

北洋軍閥的諸葛亮,他是袁世凱的謀士,也是拜把兄弟,官至大總統
中國曆朝君主籍貫,出皇帝最多的省不是陝西,看的你家鄉上榜沒?

TAG:龍門茶館小夥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