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旅行青蛙涼了,但給國產遊戲留下了這些啟示

旅行青蛙涼了,但給國產遊戲留下了這些啟示

旅行青蛙涼了。

你發現沒,過了一個年,微博朋友圈聊「呱兒子」的,已寥寥無幾。

氫媒工場發現,這款一度霸佔著App Store免費排行榜第一的「佛系」手游,早已在該榜單上不見蹤影。更準確的數據是,根據App Annie的統計顯示,這款遊戲在iPhone遊戲的排名日漸下滑,2月22日已跌至第98。

七麥數據的統計也證實了這一點

就過了一個年,你家呱兒子怎麼聽起《涼涼》了?

氫媒工場深度復盤了旅行青蛙刷屏的邏輯、衰落的根源,以及它為國產遊戲帶來的經驗教訓。


據氫媒工場觀察,旅行青蛙從推出到刷屏的傳播邏輯,在於不斷突破圈層文化。

從傳播媒介上看,始於微博大V、全面爆發於朋友圈與公眾號。

根據新浪微輿情的數據分析,從去年11月24日到1月21日,旅行青蛙影響力傳播經歷了6個階段:

娛樂資本論整理

而到了1月21日,旅行青蛙在微信中全面爆發,微信指數顯示當日微信指數環比增長298%,且此後一路上揚。

新榜數據顯示,截至2月23日,旅行青蛙關鍵詞的文章中,有232篇10萬+,總閱讀數達1.26億!

至此旅行青蛙成為刷屏級遊戲。

從人群來看,由最初的二次元核心用戶,到泛二次元用戶,再到年輕女性玩家,最後才大範圍擴散到更多玩家。

這款遊戲之所以能不斷突破圈層,其最核心的傳播動力在於遊戲的話題性。換而言之,與其說人們想「玩」旅行青蛙,不如說人們其實是想「聊」、想「曬」旅行青蛙。

話題性,正是旅行青蛙火爆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原因。這其中包含兩個讓玩家分享的動機。

是遊戲自帶讓玩家願意「聊」的戲劇性話題,比如:

我家的呱怎麼三天不回,而你們還在餐桌上晒乾鍋牛蛙?

火遍中國全網的遊戲,竟是由三人組成的日本團隊做的?

別的遊戲都要玩家花錢、花時間、花精力,青蛙卻是佛系的簡單玩法?

一隻「戴綠帽」、「性冷淡」青蛙,竟然比吸貓擼狗更能讓人體會「當媽」的感受?

當兒子養了半天,遊戲設計師竟然說「青蛙是丈夫不是兒子」?

一隻虛擬的青蛙竟能經常看書,堅持學習,定期旅行,結交好友,而真實的自己卻在死宅、玩遊戲、沒人約?

以上種種話題是不是都有讓你想在微博朋友圈吐槽的衝動?至少有讓大量小編記者寫稿的衝動。

是遊戲設計了讓玩家願意「曬」的優質的內容和情感共鳴。

比如,「呱兒子」寄回的明信片包括愛知名古屋城、京都宇治橋、群馬草津溫泉、京都天橋立、秋田入道埼燈塔等,食物道具艾蒿小麥餅、辣蔥餅、南瓜百吉餅等等。而清新簡單的畫風讓上述景點、美食都變得無比溫馨呆萌。

有資深遊戲開發者曾私下對氫媒工場表示,玩法、策略、數值關卡差不多就行,只要花大價錢給美術設計,遊戲好看就能受歡迎。雖然並不能完全認同,但也側面可見,畫風對於一款遊戲之重要。

除了畫風溫馨外,不同明信片出現的概率也相當隨機,如果玩家得到一張稀有的明信片,他第一時間會幹嘛?多半是曬朋友圈。

因此,旅行青蛙為玩家提供的,更多的是社交價值與情感價值,而非娛樂價值。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甚至可以將旅行青蛙的意外走紅,看作一篇情感類10萬+爆文,只不過這篇10萬+不依附於公眾號,而依附於一款遊戲。


1.春節「橫插一腳」

最直接的原因,在於春節的到來改變了玩家生活規律搶佔其時間,同時「放假」、「年終獎」、「旅遊」、「紅包」等話題也取代了呱兒子。

根據App Annie的數據,旅行青蛙最先從iPhone的「所有類別」與「免費經營類遊戲」排名中跌出前三的時間點,是2月12日前後,而這個節點恰是企業開始放假、春節游與春運開始的節點。

可想而知,與其辛辛苦苦、滿懷期待地照顧呱兒子,不如過年回家,自己真正成為被照顧的「呱兒子」、「呱女兒」;與其看著呱兒子四處旅遊,不如自己邁開雙腿。

2.各類遊戲搶佔玩家時間

另一個直接的原因在於,騰訊網易「吃雞」遊戲恰也在2月初開始了全面對戰。2月6日網易召開「嘗鮮大會」(遊戲發布會),發布5款全新吃雞遊戲;三天後,騰訊公測兩款吃雞遊戲。

要知道,旅行青蛙的用戶以遊戲中度玩家為主,所有用戶中有6成用戶安裝了4-10款遊戲,只有16%的用戶安裝了1-3款遊戲(數據來源:極光大數據)。換而言之近九成的旅行青蛙玩家,都同時裝了3款以上的遊戲。

加上春節應酬多旅遊多,那些湊個熱鬧的養蛙玩家將其卸載,集中精力吃雞或打王者,自然不足為奇。

3.玩法單調、產品不完善

而旅行青蛙逐漸走向冷淡,其背後的根本原因恰也是其走紅的原因:「佛系」。不迭代、沒創意的玩法,單調得還不如跳一跳有意思,後者同樣「不粘人」,且毫無意外地成為了微信最受歡迎小遊戲。

除了不迭代、玩法單調外,旅行青蛙另一個讓人不能忍的是:若將其卸載,或者清空了手機內存,之前的數據將不會存檔!之前遊戲里的明信片、道具將蕩然無存。如此不完善的機制無疑傷害了大多數「老母親」、「老父親」的情感(要知道這相當於「殺了」他們的呱兒子),無疑,這也幾乎封死了「老玩家回歸」的可能。

當熱點話題逐漸消退,當過年聚餐取代網上社交,當騰訊網易「吃雞」大戰話題性將其取代,呱兒子當然不再被「聊」、不再被「曬」。

所以,旅行青蛙從「話題」中崛起,也從「話題」中沒落,成也「佛系」,敗也「佛系」。


旅行青蛙來去匆匆,但依舊給國產遊戲廠商留下幾張值得珍藏的「明信片」:

首先,產品上,單一玩法必將失敗,持續迭代創新、不斷延展才是王道。

回想起旅行青蛙刷屏後,大量媒體鼓吹「放置類養成類遊戲」仍是藍海。在氫媒工場看來,這些說法完全是紙上談兵,殊不知類似的遊戲還有很多,如《倉鼠的日常》、《貓咪後院》、《彼得兔的莊園》、《深海水族館》、《禪意花園》等等,但它們要麼不溫不火要麼無人問津。旅行青蛙僅是一個意外走紅的幸運兒,複製它的成功幾乎不可能。

我們甚至可以推而廣之。佛系、碎片、輕鬆雖然能讓不少手游擁有低門檻,但若是玩法過於單一,且不能持續創新推陳出新,甚至連賬號體制都未建成,即使能意外爆紅刷屏,最後玩家必然也會離你而去。遊戲史上那些老去的單機遊戲,全是「死翹翹」的例子。

第二,從運營上看,以真實情感觸動目標圈層的心理。

如上文所言,旅行青蛙的走紅在於提供了「情感價值」與「社交價值」,二者的結合是遊戲持續保持活力(日活月活)的三大基礎中重要的兩塊基石(還有一個是「娛樂價值」)。

而為玩家提供「情感價值」與「社交價值」的核心在於,遊戲必須從真情實感出發。

以旅行青蛙為例,其設計師上村真裕子在採訪當中就坦言,設計初衷是思念丈夫,期盼歸來的情感。儘管到了中國被歪打正著地認為是思念遊子。但不論是思念丈夫還是遊子,玩家的真情實感無疑被觸動了。

「蛙兒子」是不少人對旅行青蛙中小青蛙的稱呼,「守著空屋子,除草、掃地、等兒回家。」網友「迷濛咪咪」這樣形容自己的養蛙生活,稱自己是「空巢老人」。也有網友感嘆,「不養蛙不知父母恩。」

這本質上是一種情感投射——玩家將外出打工的自己投射,到遠遊的青蛙身上,從而同時發現著自己的艱辛與孤獨,體驗著父母的擔憂與恩情,以一種「分飾兩覺」的角度,體會著兩代人之間難言的情愫。

注重「情感價值」與「社交價值」的國產遊戲,前有《夢幻西遊》,後有《王者榮耀》。前者注重遊戲內社交與遊戲外IP打造,而後者為玩家提供了「雙排」、「五黑」等情感紐帶。

反觀目前大多數國產手游,過度強調「娛樂價值」,最終不是讓你氪(花錢)就是讓你肝(花時間)。如此「佛系」遊戲怕是再難遇見。

最後,一首《涼涼》送給呱,家中父母尚可在?願你遠行不孤單。(本文首發鈦媒體)

【鈦媒體作者介紹:氫媒工場  Leo劉尊;公眾號氫媒工場(savemedia)】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高通收購恩智浦,中國半導體行業將何去何從?
任天堂的紙模拼裝與遊戲結合,「過時」技術的當下「利用」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