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中瓦崗寨寨主,李密的可能不是漢人?全因為他那個立下大功曾祖父奇特婚姻
(全文1600字,閱讀約需4分鐘)
在《隋唐演義》和《說唐》中,有著我們喜聞樂見隋唐的故事和人物,比如著名福將混世魔王程咬金、好漢秦瓊秦叔寶,仙風道骨的徐茂公,特別是由於小說排出了一個喜聞樂見的隋唐十八條好漢榜單(第一李元霸、第二宇文成都、第三裴元慶,等等),使得這些唐初名人更是深入人心。
除了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好漢李元霸、宇文成都,後面絕大多數好漢反抗暴政,聚義在一起造楊廣的反。他們聚義的地方,位於今天河南安陽附近的一個地方,叫做瓦崗寨,而這個瓦崗寨的頭領大當家,就是李密。而這個李密來歷不簡單。他曾祖父李弼跨越了北魏、西魏和北周三朝,不僅立下了赫赫戰功,更是為後來李家的榮華富貴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按史書中的說法,李弼的祖籍是遼東襄平(今天北京一帶)。從魏晉開始,中國北方就陷入了戰亂之中,無數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倏起倏滅,最終是拓跋鮮卑建立的北魏笑到了最後。在這種大混亂的時代中,能倖存下來的,不是豪強就是因為本人有過人的才能或運氣,而生活在標準北方的李弼,這兩點應該是兼而有之的。
這當然不是憑空猜測,而是根據當時社會現實做出的推理。從現存的一些史料來看,李弼很可能是漢化胡人,或者是胡化程度很深的漢人。這在彼時的北方是一種普遍現象。能在北魏出仕當官的漢人,往往都是很早在北魏草創初期就投靠了政府的漢族土著豪強,在伴隨北魏政權建立和成立時期,他們往往胡化程度很深,比如同時代成長經歷和李弼非常相似,後來建立北齊的高歡,就是鮮卑化很深的漢人。
另外一個可以證明李弼胡化很深的有力證據,就是他是武川鎮人。北魏建立之後,在今天河北和山西北部,沿著燕山山脈組建六個軍區,以防備當時在更北的地方游牧的柔然。這六個軍區就是所謂的「六鎮」:分別是武川、懷朔、撫冥、柔玄、沃野、懷荒,每個鎮都抽調戰力強悍,忠誠可靠的鮮卑人組成的精銳部隊駐守。使得這六鎮成為整個北魏鮮卑人最集中,鮮卑化也最嚴重的地區。
李弼不僅出身於六鎮中的武川鎮,而且還很和鮮卑軍官聯姻——他是一個叫做侯莫陳悅的鮮卑將領的姨夫。這多少算得上是一個實錘,足以證明李弼家中在武川鎮有一定勢力,能被當地鮮卑軍人接納。也正是這個淵源,後來讓李弼在北魏末年的戰亂之中,有機會大大露了一把臉。對李弼個人來說,他的崛起有著時代的機遇,更也有著自己的努力。而這個時代的機遇,就是在於北魏末年的動蕩變幻的政局。
作為一個鮮卑族政權,北魏曾經歷了一次大轉型:孝文帝漢化。如果要以最簡單,最粗略的方式來說的話,那就是北魏最高統治階層覺得自己在文化方面實在太LOW了,而為了解決這個落後問題,他們決定全盤漢化:從政府高度一刀切,強令所有鮮卑人說漢語、穿漢服、而且還把首都南遷到位於中原的洛陽。
這場漢化運動對中國的影響意義深遠,也獲得後世極高的評價。但在當時對北魏的六鎮來說,則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悲劇。首先,政治中心首都南遷,意味著六鎮的重要性大幅度下降,這裡的鮮卑軍人的待遇和晉陞空間呈現斷崖式下降,到了後來,甚至成為只配作為罪犯充軍的發配地;其次,洛陽的鮮卑貴族雖然加速漢化,但北地的六鎮卻並沒有享受到其中的好處,反而因為其保持鮮卑本色而備受歧視。
這種人為製造出貴賤的割裂狀態,積攢著仇恨,終於在北魏末年中央政權腐朽衰弱時終於爆發了惡果:六鎮起義。這場席捲六個邊防軍區的叛亂,完全不是洛陽中央那些已經喪失戰鬥力漢化的官僚所能抵禦的,整個北魏中央政權就此崩潰。雖然後來六鎮起義表面平息,但是已經有許多野心家依託這六鎮武裝,形成了的割據一方的軍閥,北魏後來之後分裂東西魏,又各自建立了北齊、北周,說到底,班底都是這六鎮武裝,實際上就是北魏邊防軍自己互相殘殺而已。
李弼所在的武川鎮,是以賀拔岳為領袖,侯莫陳悅為副手的集團,本來六鎮人之間關係密切,互動頻繁,並沒有分彼此。只是命運實在太過於惡作劇,讓一個看起來不經意的小事,讓這些淳樸六鎮武人命運產生了巨大的分野。起義的後期,六鎮兵力已經基本臣服在一個大軍閥爾朱榮的麾下,爾朱榮為了平定的万俟丑奴、蕭寶夤叛亂,將武川鎮分拆出來,任命他的子侄爾朱天光作為名義統帥,由賀拔岳實際負責,開赴關中地區作戰。
(參考資料:《北周史》)
裴擒虎,這個《王者榮耀》即將上線的英雄,原型居然是這位隋朝大將,據說還成了閻羅王
趙政?嬴政!秦始皇這個不為人知的名字,其實暗示了這位皇帝不幸的少年生涯
大名鼎鼎的始皇帝嬴政,《王者榮耀》的中路英雄,為何卻連自己生父都搞不清?
※他是游牧民族天才領袖,一直對漢帝國保持著強勢,還曾公開調戲劉邦的女人
※他雖然是《軍師聯盟》中的配角,但歷史地位卻比司馬懿高太多:諸葛亮的千古完人之路
TAG:文史透視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