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身兼官商盜三種身份,晚年投降仍留下英雄兒子
鄭芝龍生於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福建南安一名小吏的家庭,其父鄭紹祖系泉州府庫吏。庫吏的收入本來就很微薄,當幾個兄弟相繼降生後,鄭家的生計益發難以維持。鄭芝龍作為長子在十幾歲時就離家外出謀生,先是到澳門一位葡萄牙商人家作傭人,後又受雇於在台灣殖民的荷蘭人。多年的闖蕩,使得這位從小就有冒險精神的年輕人大開眼界。在他20歲時,他搭上一條開往日本的商船,從此鄭芝龍便往返於台灣與日本平戶(日本長崎附近)之間販貨經商,且在平戶娶妻生子。
在日本,鄭芝龍很快擺脫了困境。他擅長交際,結識了幾位日本政要人物和寓居華人。其中,李旦和顏思齊是扶助鄭芝龍起家發跡的兩位關鍵人物。
李旦,福建泉州人,他「以商船為事」,經營海外貿易,經商致富,後航海到日本貿易,僑居長崎平戶,擁有住所、商行和多艘商船。他的商船往來台灣、廈門和澳門等地,遠航柬埔寨、交陡支那,進行商販貿易。鄭芝龍隨同李旦到日本,曾寄身其門下,李旦死後,鄭芝龍繼承他的海商事業,從事海外貿易活動。
另一位,顏思齊是17世紀東亞海上的知名海盜。早年因遭宦家之辱,殺其僕人而逃往日本。在日本數年之後,家境逐漸富裕,又仗義疏財,廣交豪傑。後來他帶了28個人,駕13艘船揚帆返國,想要干出一番事業,這其中就有鄭芝龍。
明天啟四年(1624年),顏思齊等因不滿日本德州幕府的統治,密謀起事造反,不幸事泄,幕府遣兵搜捕。情急之下,他義無反顧地率眾乘著13艘船隻出逃海上,歷盡驚濤駭浪,抵達中國台灣的笨港(今台灣北港)。顏思齊見島上地肥水美、大片荒野未辟,決意在此開疆拓土,干一番事業。在剛剛站住腳跟之後,他就多次派人到漳州、泉州等地招募人眾,前後組織3000餘人移居到台。顏思齊將墾民分成十寨,發給銀兩和耕牛、農具等,開始了台灣最早的大規模拓墾活動。因而被尊為「開台王」、「第一位開拓台灣的先鋒」。
天啟五年(1625年)九月,顏思齊和部眾到諸羅山捕獵,回來時歡飲過度,感染風寒,醫治無效,數日後去世,年僅37歲。顏思齊病逝,眾人推舉鄭芝龍為新首領。
鄭芝龍繼承顏思齊的地位與事業,以中國台灣為海上活動基地。據荷蘭人估計,至1628年時,鄭芝龍已擁有約由1000艘戎克船(戎克船即為中國帆船。戎克即為Jnnk的漢語翻譯,相傳該船於公元前200年的漢朝已出現。經改良後,直至20世紀初仍活躍於中國近海,多用來貿易載運。)所組成的龐大艦隊。其後鄭芝龍掃蕩中國台灣海峽,先後除掉李魁奇、楊六、楊七、劉香等海上對手,更是成為海上之主,稱霸於中國台灣海峽,控制了通往南洋、台灣、日本各方面的航路。由此船舶不懸掛鄭氏令旗不能往來。每艘船必須交銀三千兩,每歲收入千萬計,鄭芝龍以此富可敵國。
鄭芝龍還在泉州城南三十里,建立了安平鎮,他在此築城,建造府第,作為根據地,船舶可以徑達城下。鄭芝龍還派遣商船隊往還日本、台灣、馬尼拉等地,終於成為荷蘭人的貿易勁敵,壓倒了荷蘭人的制海權,使荷蘭人佔領下的台灣貿易遭受重大損失。
明崇禎元年(1628年)九月,鄭芝龍接受明朝福建巡撫熊文燦招撫。後被明朝升為福建副總兵,成為福建水師的主帥。這樣,鄭芝龍就完成了一個從海盜到明朝海防將軍的轉變過程。鄭芝龍在歷經4年的海盜生活後,終於衣錦還鄉。
明朝政府困於「流寇」和「北虜」之亂,再無實力可以過問東南沿海了。從此以後,作為海外華商首領之一的鄭芝龍同時也是福建水師首領,華商第一次擁有一支實力巨大的軍事力量服務於商務開拓。
崇禎十七年(1644年),清兵南下,鄭芝龍又投降了清朝。他的兒子鄭成功卻堅決不從,鄭芝龍的部將周鶴芝不惜以自剄強諫,也沒有感動他。最後鄭芝龍帶著500名親兵到清營投降。清兵佔領平安鎮之後,大肆淫掠。鄭成功率領那些矢志抗清的將士到南澳(今廣東省南澳縣)誓師抗清復國。
鄭芝龍投降後,並沒有得到閩廣總督的官職,而是被關到北京軟禁起來。朝廷讓他派人勸降鄭成功,於是他接二連三地向鄭成功派去說客。三次勸降均未奏效,清廷自感無計可施,使出了最後一招。為了進一步逼迫鄭成功投降,清廷把鄭芝龍投入監獄。鄭成功給鄭芝龍寫信說:「從來父教子以忠,未聞教子以貳。今父不聽兒言,倘有不測,兒只有編素(戴孝)而已。」表達了抗清到底的決心。
清廷見鄭芝龍已毫無用處,於康熙元年(1662年)將鄭芝龍家人11口全部殺死。
鄭芝龍是中國歷史上不多見的身兼商、盜、官三種名分與經歷的奇人。在海上拼搏幾十年,演出獨具特色的三部曲:早年離鄉背井闖世界;繼而當海盜,兼營海商,亦商亦盜;最後由盜而官,亦商亦官。他從事海商活動範圍廣泛,從海上到陸地,從國內到國外,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有過接觸。在海外商業競爭中,他善於經商,大獲其利,成為富可敵國的大海商。當海盜時,他擁有千艘艦船與十萬部眾,入仕明王朝後控制各種海船萬艘,能召集大海船三千艘,可稱之為世界史上第一個船王。
※本該直取莫斯科,但是希特勒想歪了
※英國的「霍去病」黑太子愛德華
TAG:鑒史明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