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開除黨籍,卻最終授開國上將軍銜,毛澤東欽點為正國級副主席,給安徽帶來中科大

被開除黨籍,卻最終授開國上將軍銜,毛澤東欽點為正國級副主席,給安徽帶來中科大

《亮劍》播出後,李雲龍被稱為中國硬漢,原型王近山的二野更是成為人們的焦點。

名將王近山麾下有三員猛將,被譽為軍中「三劍客」,今天所說的這位就是三劍客之一。

這個人叫做李德生,曾以12軍軍長的身份軍管安徽6年,也是文革中的安徽省委書記。

他的人生軌跡從安徽開始轉變,帶來的是一個將軍的後半生傳奇故事。

王近山評價愛將李德生:「打仗很硬,不怕苦,任務交給他,他就像老牛頂架,縮不回來。」

毛澤東對他的評價可能更高一籌:「有些事,李德生不合適,難道你們就能合適?」

文革中升職最快的官員

他叫李德生。第一次與毛澤東面對面交談,是1968年10月召開的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上。作為安徽省負責人,李德生列席會議。

周恩來公布名單時,念到「李德生」。毛澤東立刻打斷了,問:「哪個叫李德生?」----毛澤東曾化名為「李得勝」,所以,對「李德生」這讀音相近的3個字特別敏感。

周恩來介紹說:「李德生同志是安徽省革委會主任,12軍軍長。」李德生站起來,向毛澤東敬禮。毛澤東笑著問李德生是哪裡人,多大年齡。李回答:河南省新縣人,52歲。

毛澤東說:「安徽的事情辦得不錯。蕪湖整得不錯嘛!你們是怎麼搞的呀?」李德生沒想到毛澤東會提問自己,想了一下回答:「就是大造輿論!」

如此簡單的回答,在場有人笑了。毛澤東卻很滿意:「就是要造輿論,共產黨人幾十年來鬧革命,就是靠造輿論。不然,哪裡可以拉出紅軍、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那麼多的隊伍!沒有群眾基礎,就沒有軍隊,更沒有黨。」

1969年,中共九大召開。毛澤東再一次聽到「李德生」這個名字時,馬上接話:「我再看看德生同志。」

兩次相同的方式見面,讓毛澤東記住了來自安徽的李德生。

1969年7月,李德生被調到北京,進入國務院業務組和軍委辦事組工作。在九屆一中全會上,李德生當選為政治局候補委員,協助周恩來分管水利部和國家體委,同時參與了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籌建和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等工作。

作為協助工作可以理解,但同時明確他「固定管理軍委辦事組的總政工作」這一安排是毛澤東的意見,他要李德生擔任總政治部主任。

這個安排上,最不滿意的是林彪,對於總政治部主任的人選,林彪另有打算,林的本意是從吳法憲、李作鵬中任命一個。

有一次毛澤東主持政治局會議,時任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公安部長的謝富治發言說:「李德生是帶兵打仗的人,不是搞政治工作的,不適合做政治工作。」

毛澤東當即批評說:「李德生不合適,你就合適?」

正是因為毛主席的意見,李德生在1969年擔任總政治部主任。

這也是促成林彪迅速奪權的一個因素,他暗暗的感覺到毛在逐步分化他手中的權利。

克制林彪的王牌,卻被江青污衊為大軍閥

1970年的廬山會議後,毛澤東嚴厲批評林彪集團幾員大將的錯誤時,專門在批示中的括弧里註明,「除個別同志如李德生外」。

「九一三」事件後,李德生作為政治部主任,全力清查林彪事件的參與者,也迅速讓林彪叛黨、叛國事件的影響降到最小。

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十大組織人事安排。談到黨中央副主席的人選時,毛澤東沉思了一下說:「我看,現在的候選人裡面,有老的,有青的,還沒有中的啊!我們不是講老、中、青三結合嗎?我們也應當老、中、青三結合啊!」

毛澤東又說:「這個『中』,我的意見是從軍隊裡面選。」按照毛澤東提議的條件,就只有李德生合適了。

在十屆一中全會上,李德生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成為正國級領導人。

李德生是因為清查「九一三」事件有功當上副主席的,他哪裡想到他後來也會成為「林彪分子」。

具《文史參考》2013年6月發文稱,由於李德生在八一廠和解放軍報的問題上和江青唱了反調,又在圍繞鄧小平到軍委工作的問題站在了葉劍英一邊,遭到了四人幫的陷害。

事實上,四人幫敢於陷害這個毛主席信任的將軍,還有一個原因是,李德生在處理林彪事件中只將問題鎖定在少數人身上,也讓毛有點生氣。

1974年8-9月間,各大軍區負責人被招到北京開會,此時毛澤東不在北京,周恩來剛剛做過手術,正在養病。

王洪文主持會議把李德生、許世友、韓先楚當靶子打,列舉了李德生十幾條罪狀。

李德生心裡知道,這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江青一夥是想借批自己來羅織周恩來、葉劍英的罪名。

李德生把問題一身承擔,做了「檢查」。會後葉劍英特意找到李德生,握住他的手說:「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該幹啥幹啥!」

在之後的十屆二中全會上,李德生辭去了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職務,保留了政治局委員,回到瀋陽軍區工作。

1974年「批林批孔運動」時,「四人幫」把矛頭直指周總理、葉帥和李德生。

妄稱李德生是「大軍閥」,要放火燒荒打倒他。

特別是在安徽,李老成了安徽「批林批孔」的活靶子,大字報到處都是。

他本是文革中被提拔最顯著的領導,也是文革中摔的最重的領導。

1976年12月,鄧小平說:李德生同志一身清,在「四人幫」問題上沒有牽扯。

即便如此,李德生平反也是在1980年之後的事情。

中科大在合肥,李德生功不可沒

從1958年到1978年,整整20年的校長史,在如今的中科大校園依然可以看到郭老的雕塑,風雨無阻地佇立著。

中科大在北京的十年,是痛苦的十年,從反右到文化大革命,

中科大自1958年創立以後,她的創辦便被稱譽為「中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不到兩歲,便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短短數年中,便成就斐然。

更令人驚訝地是,1961級學生在校長達6年半之久,至1967年12月方畢業分配,走上工作崗位。研究生至1968年才派遣完畢。

一時間,剛剛起步的中科大風雨飄搖,面臨倒閉。

十年文革自1966年5月開始進入大爆發階段,全國上下各大學校停止招生,教學、科研工作被迫停頓,中科大作為科研基地更是首當其衝。

一時間,學校里的學生和老師人人自危,日常的教學活動變成了批鬥活動,揭發會、批鬥會、大字報、大辯論持續不斷。

後來因為珍寶島事件,北京決定遷離。

1969年9月下旬,科大分兩組去湖北沙市(現在的荊州)和河南南陽尋找地址。沙市有科學院的幹校,河南組帶有中央國務院科教組組長劉西堯給河南省的親筆信,預計去這兩地選址會容易些。

但是,江西的表現還好,直接拒絕了,河南則一拖再拖,表現十分不積極,既不接受,也不拒絕,最後南陽的領導才側面表示 :「南陽土地有的是,三千畝五千畝沒問題,但我們南陽沒有接收一所大學的能力。」

於是兩組選址人員回到北京,都表示這兩地沒有條件,不能去。

當時的工作組又去了江西。但江西明確表示不能接收中科大。

當時文革期間,軍管安徽的是李德生,他明確要求爭取中科大,首選的是宣城,因為山多。

在安徽,工作組受到了歡迎,但是工作組在宣城看了很久,回去說,地兒不行。

有人願意接收就行了,怎麼還挑三揀四的呢?

聽說安徽願意接收,中科大高層決定暫時先安排在安徽,但是不在宣城。

1970年1月底,相關人員向安徽省革委會主任李德生彙報,商定學校搬遷到合肥市。

清廉自己,嚴苛家人,卻樹傳承家風

李德生本身是個軍人,對自己和家人的要求都非常嚴格。即便身居高位,依然為民務實清廉,始終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1962年困難時期,李德生家來的客人比較多,糧食不夠吃,他從管理處借來糧票買糧食,親戚走後,為了還糧票,他決定從全家的定量中扣,連續兩年,才把糧票還完。

因此,他的幾個兒女因為吃不飽飯而得了浮腫病。103團楊團長就想給他家送點糧票,渡過難關,到家以後,曹大姐(李德生愛人)堅決不收。

正在僵持,正巧李德生回來看到了,把楊團長狠狠地訓了一頓。

李德生與夫人曹雲蓮共生育了六個子女。六個兒女皆事業有成,四個女兒中三個是學醫的,小女兒學法語出身。

李德生對小女兒的意見最大,她是「文革」後考取了第一批公費留學生,後留在美國工作。

李德生每次思念女兒,總要在家中說:公費留學,呆在美國,破壞家風。

小女兒在美國將要生孩子的時候,李德生才主動給女兒打電話:「回到北京來,讓孩子回祖國。」

兒子當兵,有破格錄取的條件,卻被他死死按住。

一直到晚年,他還是居住在當年分配給他的房子。

2011年5月8日,李德生在京逝世,享年96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客讀史 的精彩文章:

績溪火腿 每一片都是時間的
徽言:你相信努力,就會發現努力真有回報

TAG:看客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