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族樂器挨個數,看看你叫得上名字的有幾個?

民族樂器挨個數,看看你叫得上名字的有幾個?

相信大部分的觀眾都知道,根據演奏方式的不同,一般西洋交響樂隊可以分為弦樂組、木管組、銅管組和打擊樂組,欣賞一場交響音樂會時,台上的樂器我們也大多叫得出名字:大提琴、小提琴、長號……那麼,問題來了:中國民族管弦樂隊又都包含哪些樂器,和西洋樂器有何不同?趁著新年氣氛未散,今天演藝君就帶大家來認識下中國傳統樂器,民樂小課堂開課啦~

民族管弦樂隊中共有五個聲部:

吹管聲部

彈撥聲部

拉弦聲部

打擊聲部

低音聲部

其中,低音聲部「混進」了兩門西洋樂器——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用低沉的優美音色,默默融入樂團的音色之中以達到平衡作用。其餘四個聲部則基本由民族樂器構成,先來張簡略圖預覽一下。

1

吹管聲部

代表樂器:笛子、簫、嗩吶、笙等

笛&簫

桑園春

 中國音樂大全·笛子卷·卷五

王次恆 

00:00/05:48

這兩件吹奏樂器想必大家在電視上沒少見,最起碼在童年回憶《還珠格格》里,簫劍的一簫一劍的翩翩俠士形象也為這樂器刷了好些存在感。早在春秋時期,笛就在樂隊中佔有重要地位,現竹笛音域可達兩個半八度。形制較多,常見的有梆笛、曲笛兩種。梆笛因常用於北方梆子戲伴奏而得名,笛身較短細,音色清脆、明亮;曲笛因常用於崑曲伴奏而得名,笛身長而略粗,音色純厚、圓潤。而洞簫則用九節紫竹製,全長約80cm。說到笛和簫的區別,從演奏姿勢上辨別,橫吹笛子豎吹簫,並且音色也不同,前者清脆,後者渾厚。

嗩吶

百鳥朝鳳

 虎年春節·中國民族音樂會

中央民族樂團 

00:00/06:54

俗稱「喇叭」,音量大,音色高昂、宏亮,富有穿透力,以擅長表演熱烈歡快的風格著稱。我們對於嗩吶的印象可能更多來自民間的婚喪,這門樂器既能駕馭自由奔放,也能演繹極悲。嗩吶的音色特點決定了它很強的存在感,去年電影《閃光少女》中的中西樂對決那個場景,不知道大家是否還有印象:壓軸的嗩吶一出場,馬上蓋住了其他樂器,甚至擾亂了西洋樂隊的節奏,接下來的一首《百鳥朝鳳》更是handle全場。

電影《閃光少女》斗樂

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笙是民族樂器里唯一能演奏出和音的吹管樂器,我國音樂史上最早的樂器分類,始於周代,稱為「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其中匏主要包括簧、笙、巢(大笙)、和(小笙)、芋。

在管弦樂隊中,笙是最理想的「溶合劑」,它可以與吹、拉、彈三組樂器結合得很好。如民間吹管樂嗩吶、笛子、管子、笙齊奏,如果缺少笙這個樂器。其他幾個樂器奏出的聲音便會顯得不大協調,有笙加進去,便顯得和諧而豐滿。

2

彈撥聲部

代表樂器:阮、古箏、揚琴、琵琶等

阮被稱為「最囧樂器」,不信你盯著上圖看,是不是一張囧字臉。古時候名為秦琵琶,後因魏晉時期文人阮咸善彈而且為與琵琶區分,因而改名為阮咸,簡稱為阮。現代阮已發展成小阮、中阮、大阮、低音阮四種形制,其中中阮、大阮較常用。阮的音色圓滑豐厚,是樂隊中主要的中音及次中音彈撥器,也是合奏、重奏、伴奏中不可缺少和最和諧的樂器。

琵琶

琵琶與樂隊 - 絲路飛天

 2016年杭州愛樂樂團

杭州愛樂樂團 

00:00/10:52

被稱為「彈撥樂器之王」,與二胡並列為民樂中最難的樂器之一。傳統的琵琶作品分為文曲和武曲兩大類,前者的代表作品有《塞上曲》、《漢宮秋月》等,後者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現代琵琶曲的代表作主要有《草原英雄小姐妹》、《渭水情》、《彝族舞曲》等。

箜篌

在音樂會上,你可能很容易把箜篌和豎琴搞混,兩種樂器確實長得有點像。箜篌歷史悠久,漢代樂府詩《孔雀東南飛》就有劉蘭芝「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詩句。據悉,在中國比箜篌更加古老的樂器,只有石哨、骨哨、骨笛、塤和陶笛。

3

拉弦聲部

代表樂器:二胡、高胡、板胡、京胡等

二胡

梁祝  (二胡)

 梁祝  絕響

純音樂 

00:00/05:20

二胡是胡琴類中流行最廣、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樂器。它的音色柔美,富於表現力,既適宜表現深沉、悲凄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可用於獨奏、重奏、合奏。在民族管弦樂中,二胡處於重要地位。

高胡

又名「粵胡」、「南胡」,廣東音樂的主奏樂器之一,約上世紀二十年代在二胡的基礎上創製而成,琴筒比二胡小,音色甜美、纖細,常作為民族樂隊中拉弦樂器的高音聲部,也用作重奏或伴奏。

4

打擊聲部

代表樂器:鑼、鈸、雲鑼、木魚等

中國民族樂打擊樂器種類繁多,有金屬類:大鑼、小鑼、雲鑼、各種鈸、鈴、鍾等;竹木類:拍板、竹板、梆子、木魚等;皮革類:大鼓、排鼓、單皮鼓、手鼓等。

《國家寶藏》里出現的曾侯乙編鐘也屬於此門類,是我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此外,對於我們來說比較熟悉的便是鈸、鑼,鼓,作為民間喜慶鑼鼓「四大件」(鼓、大鑼、小鑼、鈸),春節的習俗活動和兒時的戲台上,我們都沒少見,正所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此處請腦補白雲大媽的口吻)。

GIF

民族管線樂隊的樂器就介紹到這裡,可能有小夥伴會問,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有沒有哪些相似之處?確實也有,音樂是相通的,從音色和形態上考慮,有些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似乎也有著「親戚」關係,比如前面說到的箜篌和豎琴,還有嗩吶和雙簧管等。兩種音樂藝術各具魅力,我們喜歡聽著《藍色多瑙河》迎接元旦,更習慣於在農曆新年伊始,帶上家人一起聆聽中國風,感受民族韻。

所以,春節長假後的第一場音樂會,選定中央民族樂團和廣東民族樂團強強聯手,傾情奉獻的《國風粵韻》音樂會,演藝君覺得再合適不過了。

喜慶的民族管弦樂《羊城節目》(世界首演),靈動的笛子協奏曲《燕歸來》,還有展示輝煌場面的琵琶協奏曲《絲路飛天》,諸多優秀國樂將陪伴廣州樂迷度過美好夜晚,延續春節的歡樂。

奏響新春序曲——中央民族樂團聯袂廣東民族樂團傾情奉獻《國風粵韻》音樂會

演出時間:

2018年3月5日(周一) 20:00

票價:

60/120/160/220

190 (120*2)/260 (160*2)

聯合演出:

中央民族樂團、廣東民族樂團

指揮:

劉 沙

曲目單:

一、民族管弦樂:羊城節日

(世界首演) 房曉敏 曲

二、笛子與樂隊:燕歸來

王次恆 曲

胡廷江配器

笛子演奏:王次恆

三、高胡協奏曲:韻海心沙

(世界首演) 陳思昂 曲

高胡演奏:何王保(旅美粵籍高胡演奏家)

四、民族管弦樂:國風

趙季平 曲

五、雙五架頭與樂隊:樂隊扣連環

王丹紅 曲

高胡:曹玉榮/李超

揚琴:潘偉文/諶向陽

竹笛:伍國忠/丁曉逵

秦琴:林文光/趙玥

椰胡:徐丹丹/鄒輝

六、民族管弦樂:荔枝紅

(世界首演)羅紫藝 曲

七、琵琶與樂隊:絲路飛天

趙聰 曲

尹天虎配器

琵琶演奏:趙 聰

八、民族管弦樂:絲綢之路

姜瑩 曲

*具體曲目及順序以現場演出為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東演藝中心大劇院 的精彩文章:

天鵝公主: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
別再說你沒有聽過銅管樂了!

TAG:廣東演藝中心大劇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