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衛星:傳播學與全球化的歷史構型

陳衛星:傳播學與全球化的歷史構型

值此新春到來之際,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祝讀者諸君新春快樂。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是本中心主任陳衛星教授為法國著名傳播學家阿芒·馬特拉的《全球傳播的起源》一書的中譯本撰寫的序言。原著原名為「傳播的發明」,作者跳出媒介中心論,這是他一以貫之的話語風格,在紛繁複雜的歷史經緯中勾勒出傳播學的歷史發生學,對我們從全球歷史的脈絡視角理解現代傳播體系的起源很有啟發意義。

傳播學與全球化的歷史構型

——《全球傳播的起源》序言

《全球傳播的起源》

阿芒·馬特拉著,朱振明譯,

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4月

傳播全球化是跨世紀的連接符。

冷戰結束之後,經濟全球化大潮所攜帶的經濟強制力逐漸統攝全球社會。在這個歷史的連接點上,人們不得不思考和追問信息傳播技術在物質層面的演進和非物質層面的撞擊所積累出來的社會、思想、文化方面的歷史性影響。

馬特拉的這本《全球傳播的起源》,問世於二十年前。秉承法國歷史學年鑒學派的第二代主將布羅代爾在地中海文明和資本主義以及法國身份等研究主題上形成的歷史資本主義的分析邏輯,馬特拉跳出媒介中心論,這是他一以貫之的話語風格,在紛繁複雜的歷史經緯中勾勒出傳播學的歷史發生學。

「傳播」這個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紀法國國王查理五世的顧問尼科爾·奧雷姆,這個被譽為「十四世紀的愛因斯坦」的德裔學者,當時使用這個詞還只是在宗教文化的背景下考慮知識與形式、信息和語言之間的分離和漂浮。而馬特拉把「傳播」這個詞的誕生推遲到啟蒙運動時期的狄德羅所編撰的《百科全書》的詞條,無疑是從更近的近代化史學觀來考量「傳播」如何展開「科學、藝術和職業」的各個面向,包括暢銷書的流行,物理學的發現,神學的抵抗,軍事工程的建構,民法訴訟的問世以及公路網路的建設等等。

在馬特拉看來,「傳播的發明」是從「既沒有媒體也沒有新聞自由的17世紀」開始的,其下限被定位於強調傳播效果研究的美國經驗功能主義學派問世的20世紀30年代。大眾傳媒、大眾傳播和大眾文化紛至而來的19世紀是本書考察重點,因為「這是一個傳播基礎技術系統被奠基的世紀,也是一個自由交換原則誕生的世紀。」[ 本書導言部分,8頁。] 前者是強調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之後,工業革命和科技創新所煥發出來的生產力的解放;後者更是一個圍繞著貿易、殖民、戰爭、革命的不斷輪換所搬演的一種動感歷史。傳播的起源隨時空變化而展開多樣性分化的敘述,並在時間推移中不斷擴大活動範圍,在擴散主義的邏輯中產生新的對象關係以形成新的動力勢能,最後呈現一種體系性的外觀和結構。從這個意義上說,馬特拉在本書的四大板塊當中提出的4條歷史平行線不僅是「傳播的知識考古學」,亦是一種全球化歷史學的傳播學主題的分類方式。

第一條歷史線索是「流動社會」。威斯特法利亞和約之後的民族-國家邏輯使「社會」成為依附於同一個民族國家的個體整合的歷史進程,人與人的關係和人與信息傳播的關係相互交織。在這當中,首先是交通網路在民族空間的形成中被提上議事日程,然後圍繞建立統一的國內市場所推進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發展需求使得傳播與社會的可完善性成為議題,既有涉及自然地理環境的水力運輸和公路工程,也有針對人體自身的生理學認識如血液循環流動的發現,還有組織社會生產力的重農主義學派的經濟學理論,統一度量衡的採用,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分工論,馬爾薩斯的生存競爭,達爾文的進化論,斯賓塞的有機社會理論等等。政治的算術源於統計的理性,馬特拉把這一切定義為「傳播後來成了度量一個民族實力、社會福利、繁榮、文明和國民政治自由程度的尺度」。[ 本書59頁。]正是在這個刻度上,傳播是否能夠產生社會福利成為一個論辯的核心。

第二條歷史線索是「普遍聯繫的烏托邦」。在馬特拉看來,從空想社會主義先驅的聖西門主義的企業思想開始,就形成傳播救世意識形態。結合當時生命科學的進展,聖西門夢想著用工業組織的方式來建構一種新型文明。「和法語中的 『communication(s)』的所指相同。馬克思用它來表述廣義的『貿易(commerce)』或狹義的『社會關係』(Verkehrsform, Verkehrverh?ltnisse,隨著馬克思著述變成了『生產關係』或Produktionsverh?ltnisse)。因此,如果我們想從馬克思那裡找到『communication』一詞的現在意思的演變蹤跡,就必須涵蓋勞動、交換、所有權、意識等的所有關係形式以及個人、群體、民族、國家等之間的關係。就像馬克思相信傳播技術的社會決定性一樣,聖西門主義者堅持傳播技術的決定論思想,希望用它們來重鑄世界。」[ 本書112-113頁。] 在歷史的現實語境中,這種政治想像實際上首先伴隨著經濟擴張和殖民開拓,交通網路的建造和世界市場的建立是平行的,如蘇伊士運河的開挖;其次才是工業聖殿的國際化傳播景觀,如世界博覽會的舉辦。這裡有帝國和殖民地之間的利益衝撞,也有國家意志和市民社會的矛盾協調,還有國際與跨文化關係場景中的景觀修辭。

人工建造的傳播網路究竟是城邦民主的烏托邦所在,還是政治軀體擺脫危機的手段,這成為不斷反覆的論辯主題。從培根的《新大西島》到傅立葉的《法倫斯泰爾》,人們夢想著傳播手段是服務於社會關係網路的理想工具;而在卡貝的基督教思想、普魯東和克魯泡特金的無政府主義直到曾經是老布爾什維克的俄羅斯白銀時代作家扎米亞京,人們又糾結於「無幸福的自由和無自由的幸福」的二難抉擇。其中交織著希望的執著和事實的背離,學說的理想和政治的裁決等歷史政治學主題。在社會結構的決定性和自由選擇的可能性之間,信息傳播究竟是建構統一性的手段抑或是塑造體主體性的工具,這逐漸演變成廣義上的歷史主義和日益增長的進化主義之間的權力博弈。把這一視角擴大到全球史的圖標中,人們就不得不反思信息傳播技術的實體介入究竟在什麼意義上形塑了民族-國家單元的等級序列。

阿芒·馬特拉

第三條線索是圍繞著傳播的地緣政治的空間譜系。在馬特拉看來,文化和傳播網路的建構伴隨著帝國霸權的確立:「世界就像單一的工廠和市場;相互依賴的國家依據不同性質工作而劃分的國際勞動分工分布開來;在地球的開發中形成相互聯繫的人類等等。所有這些對世界的表述都逃脫不了對帝國時代傳播流動地形圖的分析。」[ 本書187頁。]布羅代爾的「經濟世界」模型旨在說明全球經濟的空間循環是中心和邊緣地帶之間的不平等交換,這在信息傳播技術史的歷史註腳就是全盛時期的大英帝國的電纜公司擁有的決定性霸權:「對網路的控制要麼通過所有權進行直接控制,要麼通過對網路中信息的審查來實施間接控制。」[ 本書192頁。]1902年問世的「帝國主義」概念,亦是使當時的資本主義國家掠奪非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學概念合法化的政治表述。

與資本主義的歷史軌跡相平行,17世紀的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五世就發出「把信仰放大到世界的每個角落」的動員令,兩個世紀後的羅馬教皇直接宣稱「用傳道網路把地球包圍起來。」其實早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開始,西方文明的對外擴張就是在商業拓展和軍事征服的同時,用宗教的方式來奠定語言和文化的霸權,意識形態的力量是資本主義形態的帝國地緣政治學的基座。物質基礎的更新始終在催生新的戰略思想,比如交通網路的效率所定義的軍事輜重能力。在這個意義上,歷史學派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是第一個清楚意識到民族國家領土的經濟和政治意義的德國經濟學家,提出「自由交換隻有在國家事先確保自己的工業優勢時才能給一個國家和它的居民帶來收益。」這種泛日耳曼主義的經濟綱領衍生後來的拉策爾的地緣政治學,再到後來的慕尼黑學派時期,「世界強國」、「空間顯現」、「生存空間」和「繁殖空間」等概念相繼出爐,全球範圍的霸權政治效果不得不取決於徵服遠距離空間的投送能力的較量。馬漢的海權論從此繁衍出海上空間和「天定命運」的戰略思想,在此期間發展起來的軍事感知後勤學終於在隨後的無線電領域(今天的互聯網)當中找到新的爭霸方式。

如果說從流動社會外溢出來的空間烏托邦最後還原為信息資源的戰略競爭,那麼所有對傳播的起源及其嬗變的因果關係的梳理說明傳播既是一種產生權力的資源,也是一種負載權力的標籤。隨之而來不可避免的後果將是,在人類活動和社會結構之間的互動中,必然要衍生出體現權力意志和管理思維的技術標準。

第四條歷史線索是人體測量。這種對人的行為方式、活動機能、文化涵化的數理觀測,可以被看作是經驗功能主義學派的傳播效果研究的發生學。這種行為主義邏輯的社會探討幾乎是在大西洋兩岸同時進行的。從19世紀的比利時人凱特勒提出的社會物理學開始,人的善惡傾向、生產能力、消費品質、抗干擾性以及人和社會系統穩定的關係就成為社會管理的「統計理性」。攝影的發明為人的體貌識別提供技術保障,這差不多可以被認為是公共治安和醫學治療的基礎資料庫;如果說犯罪人類學的恐懼催生了義大利社會學家西凱勒和法國醫生龐德的群眾心理學,那麼個體心理的無形運動究竟有沒有軌跡可循,從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到塔爾德的模仿律一直延續到美國的芝加哥學派,終於誕生出從心理感染擴展為象徵互動的社會心理學。而在福特主義的生產邏輯中,所有這些對人的物理和心理的技術分析,引發出類似於「動物機器」概念的泰勒制。既然產銷可以預期,那麼勞動力的再生產就需要維持。在人體測量的指標上建立的社會一定要有大眾文化形態的娛樂節目和廣告投放,「在這裡它成了凝結『普遍願望』和構建國民社會聯繫的形式。」[ 本書325頁。]即使在一個世紀後的今天,當人們歡呼雀躍的擁抱大數據時,再一次證明了這一推斷:「測量、計算和記錄是在建構現代傳播方式的漫長過程中反覆出現的特徵。」[ 本書導言部分,10頁。]

無論是宏觀社會的發育還是個體自由的想像,大到時空霸權的拓展,小到人體行為的控制,馬特拉從龐雜的歷史現象和思想軌跡出發,將事件和數據以及概念和現象予以語境化的編織,通過對大範圍、長時段的歷史運動的整體分析,把交通工程、經濟競爭、殖民擴張、帝國爭霸、語言傳播、社會治理和企業經營等主題的生成演變的各個節點納入這本令人眼花繚亂而又不無啟迪的傳播學前史,並試圖給出一個全球史樣式的歷史闡釋:「每個歷史時期與社會階段都有自己的傳播構型(configuration),這種有著不同層次(經濟的、社會的、技術的或思想的)和範圍(局部的、地方的、國家的、地區的或國際的)的構型產生一個傳播的霸權性概念。在從一個構型到另一個構型的過渡中,重要的是顯示出斷裂和連續性。」如果說連續性是指涉歷史資本主義和民族-國家敘事的演化邏輯,那麼斷裂就在於作者認為「大眾傳播機制在兩次世界大戰間的出現開始動搖了文化和文化民主的神聖思想。」[ 本書350頁。]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全景式的歷史考察來展開另類的現實想像。

著作簡介

本書追溯了全球傳播的歷史源頭,透過傳播在各個歷史階段的意識形態和理論,向讀者展示出一個巨大而完美的社會傳播體系是如何從18世紀鋪展至今的,以及這種傳播如何為全球化社會奠定基礎。本書是新聞傳播學師生、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參考書,同時也適合對全球傳播話題感興趣的廣大讀者閱讀。

目錄

導言

第一部分 流動社會

第一章 理性之路

第二章 流動的經濟

第三章 發展的十字路口

第二部分 普遍聯繫的烏托邦

第四章 網路崇拜

第五章 工業聖殿

第六章 社區城邦

第三部分 地緣政治空問

第七章 世界的等級化

第八章 象徵傳播

第九章 戰略思想

第四部分 個體測量

第十章 群眾的肖像

第十一章 人類動力的節奏

第十二章 目標市場

結語

素引

傳播的觀念

ID:ideasofcommunicatio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飛微議 的精彩文章:

潘忠黨:如何除怯

TAG:吳飛微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