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山藥,葯食兼備的名品

山藥,葯食兼備的名品

山藥,葯食兼備的名品

山藥是老百姓常吃的一種雜糧,既能充饑,又能補虛,所以民間有諺語說「五穀不收也無患,只要二畝山藥蛋」。關於山藥這個名字的由來,也幾經周折,頗有趣味。早先,山藥名叫薯蕷,從周朝時期就有種植,可是到了唐代,因唐太宗名豫,為了避嫌,就把薯蕷改名為薯葯;可是到了宋代時,宋英宗名曙,再次需要避諱,所以乾脆就叫山藥了。

山藥是典型的葯食兼備的美味。宋代大理學家朱熹就十分愛吃山藥,並讚美它「色似玉,香似花,甜似蜜,味似羊羹」,足見山藥的味美可口。山藥入葯,具有多方面的保健養生功能,正如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所說:「健脾補益,滋精固腎,治諸百病,療五勞七傷。」對於山藥的作用,清代大醫學家張錫純感受最深,他在其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多次使用生山藥,治療了諸如大喘欲絕、滑瀉無度等危急重症。張錫純概括道:「山藥之性,能滋陰又能利濕,能滑潤又能收澀。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在滋補藥中誠為無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由此可見,山藥對人體的肺、脾、腎臟具有極佳的補益效果,張錫純對山藥的推崇備至,是不無道理的。

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山藥入肺經,可補肺止咳,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有一味薯蕷丸,以山藥為主,配以當歸、地黃、阿膠等,治療由勞累過度引起的肺虛咳嗽,當然,用山藥單獨煮汁代茶飲,效果也不錯。五臟之中肺主皮毛,山藥在補肺的同時,還能夠滋潤皮膚,榮養毛髮。元代李景說山藥:「治皮膚乾燥以此物潤之。」李時珍也指出「山藥能潤皮毛。」所以,在秋冬季節,常吃山藥能抵抗乾燥陰冷的空氣,防止皮膚乾裂。

山藥入脾經,可補脾止瀉。山藥的甘味可滋補脾胃,脾胃強健,就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而且山藥作為植物的塊莖,是植株營養的儲存之所,所以山藥具有「封藏」、「收攝」之功,可用於止瀉,如《醫學衷中參西錄》中的扶中湯,用山藥配伍白朮、龍眼肉,治療脾虛腹瀉,體弱乏力,效果極佳。五臟之中脾主肉,所以吃山藥還能長肌肉,使人力氣變大,正如《神農本草經》說它「補中益氣,長肌肉」,脾胃虛弱,身體消瘦的朋友,多吃山藥是不錯的選擇。

山藥入腎經,可補強人的先天之本。腎藏精,並負責人的大小便,所以腎虛容易導致遺精、小便頻繁、婦女帶下過多等症,此時,用山藥的「收斂」功效能有效補腎固精,如《景岳全書》中的秘元煎,用山藥配伍党參、蒼朮等,治療腎虛不固引起的帶下過多。腎被補強了,腎水充足可滋養肝木,肝開竅於眼睛,所以能使人視力變好;腎開竅於耳,所以能使人聽力敏銳;腎主骨,多吃山藥還能強壯骨骼,正如《神農本草經》指出,經常吃山藥,能「耳聰目明,輕身不飢延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健康學習網 的精彩文章:

老寒腿纏上年輕女性一族
有胃病可以吃湯圓嗎?哪些人應少吃湯圓?

TAG:中華健康學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