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聆聽│憂傷的麗江 文/蒹葭 誦/瑩秋

聆聽│憂傷的麗江 文/蒹葭 誦/瑩秋

2018/02/25 星期日 總第180447期

憂傷的麗江

作者│蒹葭 朗誦│瑩秋 編輯│卿筠

點擊下面按鈕聆聽朗誦

憂傷的麗江

蒹葭

我的古鎮游似乎總是與雨結緣,雨中的鳳凰、雨中的黃龍溪、雨中的上里,所有的我去過的古鎮好象約齊了一樣只讓我看到雨季中的美麗。麗江也是一樣,到麗江時正值雨季,在忽晴忽雨的氛圍里,我細細地品味著傳說中的淡雅、清新和亦真亦幻……

冥想者

蒹葭

所有去過麗江的人都說那是一個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是一個適合做夢發獃的地方,是一個療傷止痛自我放逐的地方,是一個充滿著夢幻般的迷戀的地方。一切的語言都在訴說著她的美好,然而從踏上麗江的那一刻起,一種不知名的若有若無的憂傷卻浸潤著我的內心,如影隨形,綿綿不絕。

麗江屬於水,人們逐水而居視水為生命的源泉,先民們引泉水入村,水渠環村而過,在流水的滌盪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走過一個又一個恬靜而美好的日子。在麗江是不用擔心迷路的,順水而走,總能走到出口,實在走到沒有水的地方,也不必怕,街面的石板縱向的就是有出口的路,橫向的則必是通往居民家了。納西先人又將一股泉水一分為三依次排開,名曰「三眼井」,最上層是飲用水、洗菜次之,最後才是洗滌水。就是這樣尊重自然愛護自然,才有了潔凈、美麗、優雅、淡定的古城。

麗江三鎮中的白沙已在地震中損毀,大研是麗江主體古鎮,而束河是古風猶存的唯一。我們住在大研。街市上有永遠絡繹不絕的遊人,永遠逛不完的小店,永遠數不清的酒吧和客棧。真是喧鬧啊,南來北往的客都匯聚在這本應古樸恬靜的小鎮。

木增老爺的府第已變成遊人講古的好去處,李家大院的後人們兀自在訴說著曾經的榮耀,街市上仍然在叫賣著麗江特色的粑粑、米腸和雞豆涼粉,自稱只賣真正的麗江雪花銀的銀鋪依舊一間連著一間,納西的古樂依舊在傳承,四方街上依舊有打歌的人們,可是我卻分明感受到納西先民們創造的純粹而恬靜的古城在漸漸遠去,只留下「天雨流芳」的匾額在向世人昭示著納西人千百年來男讀書女耕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畫面。

古鎮上還有多少納西子孫呢?他們紛紛外遷,將古鎮的空殼留給了來這裡尋夢的外鄉人,在古鎮上做夢、發獃、療傷、艷遇。街邊小店飄來侃侃憂傷的歌聲與我此時的心境是這樣的契合。路過一間小店,賣得什麼已經忘記了,可是那間小店卻在我離開麗江後從記憶深處浮了出來漸漸清晰,在小店的深處,一個樣似歐人的男子,呈標準的蓮花坐姿靜靜的冥想、入定,任旁邊的人討價還價買賣貨物,任遊人如織穿梭往來,任街面商鋪的音樂不絕於耳。我真願意麗江古鎮就是這樣一個冥想者,守住自己的真純,任由塵世間的閑人散客將她改變的面目全非,賦予她本不屬於她的特質,隨著歲月滄桑斗轉星移固守住自己與大自然的恆久約定。

木曉

蒹葭

木曉是個納西族的「胖金哥」, 納西族以黑胖為美,木曉黑是黑了,卻未必見胖,臉上線條分明英俊得很。想像中的少數民族兄弟姐妹都應當是能歌善舞快樂達觀的,可是木曉卻很特別,他不高興。

在茶馬古道上為遊人牽馬是木曉的工作,他為自己的馬都起了很有意思的名字,我騎的那匹馬叫喬治·左林,是木曉馬隊中的頭馬。這一次木曉的馬隊中帶了一個老太太、一個11歲的小女孩和我們三個大人。木曉不高興,他說他一天跑了三個來回了,很累,可是這些遊人卻總是借口不會而不肯好好地騎馬,害他總得不停地在馬隊兩頭跑。木曉不高興,我們誇他帥,他嘴角彎彎露了露雪白的牙卻說賺不到錢帥有什麼用。木曉不高興,我說茶馬古道多美啊,空氣好,山水好,一派牧歌式的田園風光,他說,有什麼好,以前種地放羊讀書多好玩,現在牽馬送遊客一點樂趣也沒有。一路聊著,木曉漸漸開心起來,他告訴我說茶馬古道是因為唐明皇禁茶入藏,刺激了滇茶進藏貿易後繁榮起來的,起於滇南,經大理、麗江、迪慶、拉薩,止於印度,老人們都說是馬鍋頭繁榮了麗江呢。山風陣陣,茶馬古道在時空推移間變幻了作用,昔日馬背上的茶葉、鹽巴、寶石、香料早已變成了各色遊客,馬鍋頭的商隊隨著馱鈴聲聲漸漸遠去,只留下山風間依稀傳來的打歌聲。

同行的老太太一路在抱怨著自己的女兒不該叫自己騎馬,絮絮抱怨乃至發火,一路只看著腳下,馬上陡坡下滑坡都要引起一陣陣驚叫,木曉說「老太太,你看古道上的風景多美呀,天這樣藍、山泉這樣清,你不要老想著在騎馬,不要總是看到腳下,你看看周圍就不會害怕了。老太太卻厲聲說,什麼都不好看,沒什麼可看的,我只想趕快下馬。木曉長嘆一聲,說了一句我至今記憶猶新的話,他說,你心裡要是有一坨狗屎,那你看見的所有東西就都是一坨狗屎。接著馬隊里就是一陣長久的寂靜。我想木曉心中一定有一塊金子,因為有了這塊金子,木曉總是有辦法變得高興。

茶馬古道上傳來木曉們的歌聲,穿越時空帶來遠古的氣息,那氣息中有花的甘美、草的清香,那氣息中律動著世世代代的木曉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妙節奏和他們心中明凈清朗的世界。

漂流者

蒹葭

在麗江市石鼓鎮的東北部,有中國最深的峽谷之一 ——虎跳峽。金沙江到此急轉北上,才有了後來的長江和富饒的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燦爛的中華文明。

在古鎮閑逛了兩天,我們決定去虎跳峽,去領略傳說中的驚、險、奇、絕。從前觀虎跳峽,要麼是在山崖上遠眺,要麼是在空中俯瞰,如今人們在絕壁上修出棧道方便了許多,但是沿途的工作人員不斷地告誡遊客們「當心落石,緊靠崖壁走」的話語,還是襯托出這裡的危險。金沙江從哈巴雪山和玉龍雪山中間一躍而過,兩岸高山聳立,江中礁石林立。進入棧道上最後一個山洞前我們看見的江水還比較平緩,孩子們還在說說笑笑,一出山洞,片刻的靜寂過後是大家的一陣驚呼。我們去時正值雨季,水量劇增,江心的虎跳石已然淹沒在滔滔江水之中,江水在此處呈萬馬奔騰之勢,從未見過這樣震憾人心的水勢,一瞬間「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濁浪排空」「 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等等辭彙在我的腦海中此起彼伏,我不知該用什麼樣的語言來形容這種震憾力。江水來勢洶洶,如猛虎下山風馳電掣,瞬息萬變水花迸射,石亂水激雪浪翻飛,轟鳴陣陣霧氣蒙蒙,壯觀極了。遊人興緻勃勃擺好造型,卻不防一個巨浪打來躲閃不及將全身淋個精濕,這邊江水以雷霆萬鈞之勢沖向崖底,如萬馬奔騰呼嘯而來,那邊在我們目力所及之處,江水卻一派安祥,悠然而去。

漂流是我們在虎跳峽的上游參加的一個娛樂項目,快艇在江面上來回穿梭,漂流的遊人互相打著水仗,一小時的水路儘是歡歌笑語,在江水平緩處我們下了船。但二十年前堯茂書的探險隊卻順水而下,預備在虎跳峽完成中國人的驚天一躍。如今那驚天一躍已乘風而去,雖是壯志未酬卻寫下虎跳峽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漂流者與江水已渾然一體以勇往直前的姿態一路前行,站在崖壁上我神思良久,我們每一個人又何嘗不是一個漂流者,在人生的河道里輾轉起伏,或隨波逐流或逆流而上,儘管前路眇眇,卻要努力將人生的每一個關口過得美不勝收過得不留遺恨。

麗江的確是一個值得一去再去療傷止痛的地方,所有的焦燥和煩惱會隨這裡的風這裡的水這裡的一花一樹一沙一石而變得無足輕重。《麗江的柔軟時光》會讓你放慢腳步,整理好心情再出發。這裡的雪山會說話,這裡的溪水愛唱歌,這裡的老君山熱情如火,這裡有夢中的香格里拉。來麗江吧,不為艷遇和發獃,只為圓一個清空心靈融於自然的夢吧。

《清風夜語》《平凡詩界》與您相約:

【紙刊補充公告】紙刊第二期...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DUCTION

蒹葭:本名譚淑紅,遊走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文藝女中年,生活在四川的山東人,善於把眼前的苟且過成詩和遠方的逐夢人。

朗誦者簡介

RECITERINTRODUCTION

瑩秋:美刊集團(微文美刊、讀者園地、美刊之聲)平台主播,一個溫婉舒雅的女子,管理學學士,教育行業,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朗誦風格沉靜溫婉,細膩自然,用真情對待文字,用聲音溫暖心靈。荔枝電台FM1504764瑩秋之聲

本刊聲明

PRINT STATEMENT

《微文美刊》是原創文學自媒體平台。本文作者蒹葭,朗誦瑩秋投稿並授權在《微文美刊》「原創」刊發,文中圖片除作者照片外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其他微信平台如若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文章來源。本文經多次遴選,入闈「優秀作品」,特賦予讚賞功能,其金額的五成歸作者所有,五成用於平台運營,由於微信平台數據統計原因,作者部分兩周後結算。

歡迎加入我們

《微文美刊》《讀者園地》《美刊之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文美刊 的精彩文章:

聆聽│雪路 文/國智 誦/晨曦
詩選刊│五九 文/王大喜

TAG:微文美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