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過去沒那麼好,現在也沒那麼糟
皇
上
和
熔
嬤
嬤
的
日
常
《還珠格格》第一部播出至今竟有二十年的時間了,我自然不記得第一次收看時的情景,但我記得只要它重播我就一定會守著電視看。小時候沒有手機,沒有網路,只有電視像個寶貝一樣。錯過了《還珠格格》的我就像錯過了山口百惠的小丸子一樣。
後來有了手機、電腦,我還是更習慣於看電視。就連大學選擇新聞專業,也是因為這深深的電視情結。
時隔多年,湖南台終於重播了《還珠格格》。它的內容和製作不是最好的,劇情也早已背得滾瓜爛熟,可當我聽到那熟悉的主題曲我還是捨不得換台。
小時候的我一手拿著冰棍,一手抱著遙控器,恨不得鑽到電視里。天真地以為自己可以擁有輕功,幻想自己也可以和一群朋友「踏遍天涯、訪遍夕陽」,嚮往著轟轟烈烈的愛情和友情。
現在再看,這部劇承載的都是回不去的童年啊。
高中的時候,班主任突然要求我們換座位,我心裡有幾萬個不願意,好不容易有了默契的同桌,又要被拆散了。老師看出了我的心事便找我談話,我據理力爭卻還是徒勞。最後我們不歡而散,那大概是我唯一一次正面頂撞老師。
大約一年前,陪了我十來年的的交通卡丟了。能打的電話都打遍了,但它就是找不回來了。這卡也沒什麼故事,只不過卡套是初中的班主任在某次班會送給我們的,雖然有些破了我也從來沒有換過,裡邊還帶著一張過期的DQ卡。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有再用別的交通卡。
小時候,就連寫作業都會小聲放著《武林外傳》,還會跟同學模仿劇里的所有經典台詞,當有人說「葵花點穴手」另一個人就會默契配合。前不久,和初中同學一起重刷了一遍《武林外傳》,每個笑點都還是那麼下飯,我們多想跟幾個好朋友一起走過有笑有淚的江湖。微博上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以前看《武林外傳》的時候,最喜歡的是同福客棧的屋頂。 每個人難過惆悵的時候,都可以坐在上面,喝壺小酒發發獃,並且總是會被人發現,然後就有人過來陪著。 屋檐下面是江湖,屋檐上只有柔軟人心。」
我可能是周圍人當中最容易念舊的一個了。
有了固定的歌單也就不太會聽新歌;看過的電影、電視劇會反覆地拿出來回味一遍;喜歡時不時地翻看中學的手機、日記和百寶箱。
那些事物能讓我清楚地想起當時發生了什麼,彷彿時間穿越了。
從《那些年》到《我的少女時代》,能引起共鳴的都是那些曾經陪伴過我們的人和回不去的時光。
我喜歡陳可辛導演,因為他的念舊、感性和那一點點的悲觀主義,從《甜蜜蜜》開始他就成了我最欣賞的導演。他認為,即使改變不了世界,也不要被世界改變。 陳可辛是一個極其懷舊的人,平常的服裝和傢具都會選擇復古的風格,他甚至會在半夜流著淚回憶過去的事情。
據傳,蘇有朋曾經表示自己最想回到25歲。而那年正是他跟趙薇一起拍電視劇《老房有喜》的時期,有人便大膽猜測蘇有朋最想回到和趙薇一起拍戲的那段歲月。
有一次,兩部經典美劇《老友記》和《生活大爆炸》的主創同框,引起了觀眾的回憶殺,他們從來沒有被遺忘過。
2014年,紐約還短期運營了《老友記》里的「中央公園」咖啡館,引得粉絲們一大早就排起了長隊。那首熟悉的《Smelly Cat》更是帶著粉絲回到了二十年前。
人們總說,過不好當下的人才會懷念過去;人要向前看,總抓著過去怎麼能好好生活?有心理學家認為,懷舊情緒是因為孤獨感,在過去甚至認為懷舊情緒是一種心理疾病。
即便如此,多數人還是避免不了懷舊。據研究,大部分人每周至少會有一次懷舊的感覺,懷舊可以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
心理學家蔡格尼克(Zeigarnik)做過一個實驗,他發現人對未完成的事情會更加記憶深刻。這就是著名的「蔡格尼克記憶效應」。
那些似水年華是怎樣都沒辦法重新來過的,所以才顯得更加珍貴。也正因為如此,人們會習慣美化或誇大過去的事情和感受,甚至當時的苦現在看來都是一種甜。有時候,我也會為那些沒結果的故事想像一個結局。
普希金說:「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念舊的我越來越明白,沒有任何事物是永垂不朽的。再精彩的明天,都會成為泛黃的回憶。
蒂姆·韋爾德斯查特(Tim Wildschut)認為,懷舊有一種積極的作用:「懷舊能讓我們變得更樂觀,更卓越,更有創造力,並且更願意嘗試新鮮的事物。」
我不知道過分懷舊到底算不算一種病,但我仍然確定,回憶的力量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給了我前行的勇氣,偶爾的回眸讓我不至於惶惶不安,讓我在未知的未來有了歸屬和寄託。
TAG:三水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