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看待魯迅的「漢字不滅,中國必亡」?

如何看待魯迅的「漢字不滅,中國必亡」?

「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個問題很有意義。對這個問題的討論,相信也能夠進一步對我們現代人有所啟發。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和大家探討:

第一,先從現實來看吧。漢字滅了嗎?沒有!漢字不但沒有滅,還走出了國門。目前世界上已有90多個國家的人在積極學習漢字。中國亡了嗎?沒有!中國不但沒有亡,還進了世界的核心。我們正在無限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刻。漢字曾亡的國家怎麼樣了?韓國自己的歷史是用漢語寫的,已經快沒人知道了,所以就胡說八道。越南現在也在積極復興漢語。這些個例子就是為了打臉用的。因此,事實就已經說明,「漢字不滅,中國必亡」是沒有道理的。

第二,要從時代背景來看。在封建王朝封閉僵化的統治下,受到西方列強的欺凌,中國一些有識之士深刻感受到了中國的落後,開始了「啟蒙」運動。他們在通過各種途徑尋找中國落後的根源,希望找到救國圖存的道路。當時,中國有各種各樣的思潮、學派,但是偏激、激進的居多。有的認為中國要實行無政府主義,這個思潮比廢除漢字強大多了;有的主張廢除中醫,不食肉、不飲酒、不吸煙、不婚姻、不就醫等等;有的主張全盤否定中華文化,全盤採用西方制度。很不幸地是,這些人選錯了方向。把矛頭對準漢字、對準中華傳統文化,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試想,如果漢字真的這麼不堪,中華文化這麼落後,為什麼中國出過唐宋盛世?為什麼中國數千年領先世界?文字不過是個工具而已,寫錯了字你埋怨筆不好使,這不是本末倒置么?當然,這些人雖錯了,但其中憂國憂民的精神還是很值得我們提倡的。

第三,從魯迅個人特點來看。這句話首先是章太炎的學生錢玄同提出來的。魯迅是不是說過,我們不必認真。這代表了當時文學界的一種思潮。即使不是魯迅說的,很多名人也都在為這句話背書。魯迅說話、文章都很犀利,言辭激烈,一針見血,因此,在表述上,會有不夠全面的地方,自然在理解上就容易出現分歧。假如是魯迅說的,我個人認為他講的是「舊漢字」、「舊中國」。其所謂出處《與救亡情報訪員談話》中: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因為漢字的艱深,使全中國大多數的人民,永遠和前進的文化隔離……因此我堅決主張,用新文字來替代這種障礙大眾進步的漢字。這隻能說明,魯迅的原意是用新文字替代舊漢字,前面「漢字不滅」指的就是「障礙大眾進步」的舊漢字。因此,他才寫出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同時,他在《關於新文字》中說:方塊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這個推斷我們是不能認同的,這是方法論出了問題,以偏概全。在這方面,魯迅受錢玄同以及當時激進思想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綜合多種因素,這種論調多是為漢字改革吶喊以激起關注罷了。君不見錢玄同自己後來都起了個「疑古玄同」的怪名。試想,假如漢字無用,魯迅先生為什麼還要畢生用漢字做鬥爭武器呢?

第四,正確認識漢字,堅定文化自信。誠然,漢字的確有很多弊端,有些漢字難以記憶、辨認。比如:孔乙己就知道茴香的茴字有四種寫法,然並卵。所以,民國以後,中國政府也一直在改良漢字。從1935年8月,中華民國教育部正式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到2001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規範漢字作為國家通用文字的法定地位,前後歷時數十年。而且隨著網路的發展,漢字現在還具有生命力,一些新的、通俗易懂而又時代感強烈的詞語不斷湧現。Chinglish遍布全世界了,呵呵。我想,這應該才是魯迅先生的初衷吧。

漢字是中華文化獨特的象徵,是中華文明延續的載體,既是語言也是藝術,具有獨特的魅力,數千年的歷史更是絕無僅有,並且煥發著旺盛的生命力。文字是國力的體現,伴隨著國家的強大而強大,也會伴隨著文明的消失而消逝。我們需要增強文化自信,沒有必要妄自菲薄。慶幸地是,漢字沒有被消滅。希望這個荒謬的說法以後只出現在反面歷史教訓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限輪迴 的精彩文章:

詩評百家將33——關羽,顏值與智慧並重,英雄與俠義的化身
自己的孩子該如何稱呼自己的表姐表哥呢?

TAG:無限輪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