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記憶中的寒冬臘月

記憶中的寒冬臘月

年前就該把這篇文章發出來,只是因為換房子、搬家等瑣事耽擱了。等到有時間的時候,才驚覺早已過了我所要描述的寒冬臘月。不過,因為今年爸爸媽媽從老家過來陪我們在上海過年,我也重溫了很多兒時的家鄉美食。於是,還是決定把兒時記憶中的寒冬臘月寫出來,以示懷念。)

年前上海飄雪了,這堪稱#十年一遇#的雪讓申城變得別具韻味。與北方雪後光禿禿的樹榦所形成的樹掛不同,江南的雪,綻放了一樹樹綠葉托著的#雪花#,別有一番情調。恰逢臘梅盛開,梅花映雪,更是美不勝收。雪的到來讓北方長大的我清楚地意識到已步入臘月,年關正在靠近。看著一如既往平靜的日子,任何節日都顯得波瀾不驚的城市,突然就懷念起小時候在東北老家的日子,以及屬於我們童年記憶的濃墨重彩的寒冬臘月。

記得小時候在東北,一進入臘月,就能嗅到年的氣息——大人們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過年事宜,小孩子更是扳著手指算著有好吃、好喝、好看新衣的節日還有多久到來,而且早早地就開始興奮不已。臘月里的集市更是熱鬧非凡,因為大家都在爭搶著囤年貨。臘月里,大家打招呼的方式幾乎都變成了:你家年貨置辦得怎麼樣啦?

記得每到趕集的日子,爸爸媽媽總會置辦回一大推年貨,一邊清點一邊查缺補漏,並計劃著下次趕集要再添置點什麼。時隔多年,每每想起這一幕,心裡都無比溫暖。東北過年的習慣是什麼東西都要囤很多,一是圖個吉利,二是正月里不願意提早花錢(依然是圖吉利的一部分)。於是,家裡就像變戲法一樣慢慢多出了一袋袋瓜子,花生,糖果……一籠籠蘋果、橘子(我小時候,印象中蘋果和橘子都是用籠子裝的)……再後來,又有了鞭炮、年畫、對聯……年貨越多,意味著離過年的日子越近。

當然,還是小孩子的我們,最開心的就是跟爸爸媽媽去買過年衣服。記憶中都是色彩鮮艷的新衣,就像我們的心情一樣#歡呼雀躍#。除了買衣服,饞嘴的我們必定要在集市上吃幾串冰糖葫蘆。那時的冰糖葫蘆花樣並不多,基本都是山楂做的,酸甜可口。而賣冰糖葫蘆的人,大多騎著自行車,冰糖葫蘆被安插在#稻草人#上#招搖過市#,引得貪吃的小夥伴們垂涎三尺。這可能是大部分85後童年記憶最快樂的情形之一吧。因為那時的物質條件與今天無法相提並論,因此每一個小小心愿的滿足都能帶給我們大大的幸福感。

除了置辦年貨,還有殺年豬,做豆腐,做油炸糕等等。當時很流行的一句俗語: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當天,家裡會做臘八粥,臘八來了,也意味著我們期待著的春節快來了。

殺年豬應該算是東北過年諸多事宜中最為熱鬧的,進入臘月,家家戶戶陸續把養了一整年的豬殺了,請眾多親友來家裡吃飯。提到殺年豬,不得不提的就是東北特色菜——酸菜燉豬肉。在我小的時候,吃酸菜豬肉鍋是一定要放在火盆上的,一大鍋裡面有酸菜、粉條、豬肉、血腸、凍豆腐等,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如今,大家吃酸菜鍋大都是放在電磁爐上,跟平日里自己在家裡吃火鍋相差無幾。這裡,梔子簡單提一下火盆。在暖氣還沒有普及的時候,火盆在東北人家極為常見。在我的記憶中,很多大人都是圍著火盆邊烤手邊話家常。尤其是奶奶,因為奶奶裹過腳,三寸金蓮,行動不便,到了冬天就喜歡坐在炕上圍著火盆取暖。當然了,奶奶的火盆里還是有很多寶貝的——裡面時不時會變出烤紅薯、雞蛋,有時候她還會專門在火盆上架起鐵支架,給我烤餃子和包子吃。這些都是我童年記憶中的回味無窮的美食。

除了殺年豬,做豆腐也是年前很重要的。我最喜歡的是家裡做豆腐的時候,因為豆腐是我特別喜歡的食物。當然,因為做豆腐工序比較繁瑣,平時大家都在專門做豆腐的鋪子里買,只有逢年過節,家裡才會「大動干戈」地做豆腐。我至今都覺得,做豆腐的過程是很神奇的。記得要先選好黃豆浸泡一段時間,然後用機器磨成#豆漿#。接著,媽媽會用又紗布把#豆漿#包起來在專門的木架子上……又是摔打,又是擠壓……還要用上點滷水……最後白白的豆腐塊就成型了(這段是我憑藉記憶的描述,可能不夠準確)。總之,做豆腐的當天,家裡的熱氣騰騰,炕熱得坐不住人。梔子最喜歡新做好的豆腐,鮮嫩可口。而豆腐腦也是我的最愛,用蘑菇做成的鹵澆蓋在上面,美味妙不可言。

而臨近大年,爺爺可以說是最忙的了。爺爺的毛筆字在當年可謂遠近聞名,鄰里鄉親都慕名而來,帶著自己裁剪好的紅紙,請爺爺幫忙寫春聯。記得當時,有好多人來,爺爺要足足忙上好幾天。那時候流行紅紙金字的對聯,因而爺爺用的是金墨,我對那個味道記憶猶新。而奶奶呢,就在爐子邊不緊不慢地做著油炸糕,還時不時端給拜託爺爺寫對聯的鄰居吃。時至今日,每次看到春聯,我都會記起金墨和油炸糕的味道——我印象深刻的#年味#之一。

一般在農曆大年夜的前一天,家裡就要開始貼對聯和年畫了。過年家家都要貼對子(春聯)。「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養豬的要在豬圈上貼上「肥豬滿圈」,糧囤子上要貼上「糧食滿倉」,車上要貼上「出入平安」的字樣。家家戶戶都在屋門上、牆壁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人們習慣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倒(到)了」。為圖吉利,一般年畫中必備#財神爺#、楊柳青年畫中的#連年有餘#,還有帶有故事情節的連畫等等。誰家的年畫選得出彩,也算是很值得驕傲的了(證明了品味,哈哈)。

終於迎來了激動人心的除夕。在東北老家,除夕的早上一定要吃發麵餃子,#發#預示著發財。除夕當天的午飯是第一頓豐盛的節日餐,通常每家都會準備十幾道菜,以示隆重。除夕夜,一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看春晚,其樂融融。我們通常會在餃子里包上硬幣、紅棗和糖果等,寄託新年美好的願望。臨近半夜十二點,是迎新的時刻。伴隨著窗外的鞭炮聲,我們的心激動不已。記憶中,爸爸出門放鞭炮的時候,媽媽便開始煮餃子,熱氣騰騰的餃子在鞭炮聲中出鍋。新年的鐘聲敲響之後,家人忙著換新襪,收壓歲錢,然後在《難忘今宵》的歌聲中進入夢鄉。

大年初一更是熱鬧非凡,大家都在新年的第一天早早起床,著新衣,戴新帽,走街串巷拜年去。當然,最開心的還是小孩子——拜年過程中收穫的一袋袋糖果(糖果塞滿新衣服的口袋),成了我們兒時寶貴的私人財富。那時,遇見漂亮的糖紙,我們不捨得直接丟掉,會洗乾淨要放在書里壓平整,然後放進小盒子里保存起來。小時候,對於這樣的事情,總是樂此不疲。那時候,快樂很簡單,幸福很單純。

而一般進入臘月,我們的寒假也已開始,每天過著溜冰,看電視,走親戚的日子,那時候的放假是真正意義上的放假。兩本寒假作業加上老師額外布置的小楷和作文之類的完成之後,我們就徹底放飛自我了。臘月里總是少不了冰和雪。臨近過年一般都會下雪,我小時候對#瑞雪兆豐年#這句話感觸頗深。而河水早就冰封了,成了我們童年的遊樂場。滑冰,玩冰車,打冰球(陀螺)等,都是我們童年最喜歡的遊戲。當然了,這期間還伴隨著家長們耳提面命,聳人聽聞的一句話:千萬注意,不要掉進冰窟窿里——因為河水全部結冰,有時候需要洗衣服或者洗拖把,就有人把冰鑿開,直到見到水——幾十厘米厚的冰下面是潺潺流水聲——我從來沒害怕過,反而很喜歡聽冰層下的水聲,感覺就像我們平靜而又不失歡騰的日子。

一直很喜歡陸遊的這句詩: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因為這句話充滿了人間溫情和煙火氣息,同時又把農家人的樸實和慷慨展露出來。在東北,臘月是最寒冷月份,卻又因人們對年的熱情而變得格外溫暖和美好。時隔多年,有些細節可能已經模糊,但臘月在我記憶中的溫度卻始終不變。致童年,致記憶中最溫暖的寒冬臘月。

ps:很遺憾,文中所有圖片均來自網路。圖片選擇不以美為標準,梔子只是努力尋找與記憶最相符的。涉及故鄉、記憶,文章貌似也有些啰嗦,大家見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梔子藝棧 的精彩文章:

TAG:梔子藝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