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部間諜片水準頂尖,只是太低調了

這部間諜片水準頂尖,只是太低調了

文 | 盛昊陽

在小說《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的第一章中,約翰·勒卡雷狀似漫不經心地描寫了湯頓鎮一所預備學校的情況,主角之一的吉姆·普萊多就在這所鄉間學校與小胖墩比爾·羅奇相識。

由於這段劇情與主線故事關係不夠緊密,無論是公認經典的1979版電視劇還是2011版電影,都以「老總」命吉姆前往捷克斯洛伐克(電影改成了匈牙利)與人接頭,找出圓場內奸開場。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2011)

也就省去了間諜小說中也許最經典的開頭之一:「說實話,要是杜佛少校這個老頭沒有在湯頓賽馬場上突然中風死去,吉姆是根本不會到瑟斯古德學校來的。」

這句話的妙處在於無法用影像來還原,勒卡雷以敘述者的身份告知讀者一個真相,在事件全貌得以揭曉後,我們知道這個真相根本是假的,堂而皇之出現在全書開頭的「說實話」是毫無準備的當頭一棒,瞬間將人心砸得粉碎。

什麼是真相?至少在苦苦追尋伊琳娜的里基·塔爾對真相的確一無所知,可能因為飾演這個塔爾的是湯姆·哈迪的緣故,原作中胡天胡地的混子被改成了電影中的情聖角色,一夜露水夫妻後居然真情流露,不惜一切也要找回因他出事的蘇聯情人,伊琳娜的結局也就隨之更加迅速。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2011)

這段短暫情緣的背景從小說的香港改到BBC版的里斯本,最後變成電影的伊斯坦布爾,不變的是當事者的茫然無措。至於另一悲劇感情線的主角之一吉姆,仍然是小說的第一章,最後一段寫到:「吉姆給羅奇取了一個外號。他不再叫他比爾,改稱大胖」。

當史邁利等候在水閘花園第五號公寓時,他聽到比爾·海頓熟悉的聲音,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但是,這並不說明他不知道「鼴鼠」是誰,「他從一開始就知道是比爾。正如老總知道,拉康在孟德爾家裡也知道。正如康妮和吉姆知道,阿勒萊恩和伊斯特哈斯也知道……」

電影對這點表現得也足夠明顯,不止一次暗示前往匈牙利之前的吉姆早已知情,但他愛著,無可救藥地愛著那個甚至送他去死的「鼴鼠」。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2011)

儘管《鍋匠、裁縫、士兵、間諜》作為史邁利三部曲的第一部,表面上講述的是主角史邁利重回間諜舞台的故事,其實,劇情的核心人物是全部角色中第二個出場的吉姆·普萊多,而最重要的一段感情關係正是他與比爾·海頓的昔日戀情。

與BBC版相比,加里·奧德曼風度翩翩而深藏不露的演出無疑是在向亞利克·基尼斯爵士的詮釋靠近,與那個矮胖短小,「像個小雞蛋」的史邁利毫無相似之處。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2011)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1979)

兩版吉姆的容貌氣質也十分相似,差異最大的是兩版的比爾·海頓,BBC版的伊恩·理查森氣質陰冷,一看就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老辣政客,電影版的科林·費爾斯則是最優雅的英倫情人,無怪片中的男男女女都為他傾心。

除了借酒消愁的吉姆之外,影片還給衝上樓梯發現真相的彼得·吉勒姆一個表情特寫,那是憤懣,困惑、痛惜於信仰的破滅和偶像的隕落。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2011)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1979)

被間諜電影的名頭吸引而來的觀眾必然會對《鍋匠、裁縫、士兵、間諜》感到失望,兩個小時的篇幅本就不夠交代清楚原作千頭萬緒的關係。電影已經足夠濃縮,主線只聚焦於史邁利一人之身,略去複雜的多視角敘述,史邁利失敗的婚姻生活也被幾筆帶過。

這不是伊恩·弗萊明式醇酒美人只爭今夕的故事,大多數線索都在往事的迷霧中若隱若現,史邁利的兩副眼鏡代表當下與閃回之間的穿梭,而回憶當然不總是美好的。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2011)

電影版最失敗的改編部分肯定是結局,史邁利根本不可能是志得意滿坐上王座的功利之人,比爾·海頓的槍殺被直接拍出,哪有小說一分一毫的摧人心肝。

在勒卡雷的結局裡,精神終於好起來的吉姆又開始管比爾·羅奇叫起了比爾,這真是一個讓人慾哭無淚的愛情悲劇。

但電影也有神來一筆的添頭,在史邁利與康妮的交談中出現了往年聖誕晚會的鏡頭,這場聖誕晚會打碎成幾段分散在電影中,透露了不少人物關係的重要信息,直到臨近結局時,揭示晚會上的吉姆已經猜到比爾的背叛。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2011)

然而在那個時候,圓場的所有人都還在,即使在座的任何人都改變不了夕陽落下的方向。

風流雲散。一別如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膜 的精彩文章:

影向標:能得東京電影節的最佳影片,必須有三把刷子
誰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奧斯卡獲獎導演?

TAG:虹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