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除了朕,皇帝還會怎麼稱呼自己?

除了朕,皇帝還會怎麼稱呼自己?

自從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他不僅開創了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還創造性地規範了皇帝對自己的稱謂「朕」。自此2000多年,無論朝代如何更迭,皇帝對於自己的稱呼都是「朕」。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想方設法要讓自己與眾不同。丞相李斯投其所好,建議把「朕」作為皇帝專有的第一人稱代詞。取「天下皆朕、皇權獨尊」之義。其實,「朕」這個詞在先秦時代很常見,意思是「我的」的意見。譬如《離騷》中的名句「朕皇考曰伯庸」,意思就是「我的父親叫伯庸。」但誰叫皇帝看上了這個字呢?於是,秦始皇之後「朕」就成了皇帝的專有名詞。

那麼,外國的君王能稱朕嗎?嚴格來說,除非僭越或者中國處於分裂時期,否則東亞漢文化圈只有一個皇帝,只有一人能自稱「朕」。譬如,朝鮮半島的歷代國王只能稱「寡人」或者「孤」,不能自稱「朕」,敢稱朕就等於是要造反。而日本比較特殊,它不是中國的附屬國,且有萬世一系的天皇制度,所以天皇可以自稱「朕」。

除了朕,皇帝對自己還有沒有被的稱呼?其實是有的。

皇帝說話有時候也很隨便,有時候甚至會稱呼自己為「我」。在《康熙朝漢文硃批走著彙編》中,就記錄著康熙皇帝說漏了嘴的一段對話。1714年,直隸巡撫給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摺,引用了鄂倫岱傳的聖旨,「密雲縣是我常走的地方,交給馴服料估修了好。我記得先曾料估過,不知道料估了多少。」這段話康熙皇帝還直接用硃筆進行了改動。把我都改成了「朕」。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康熙皇帝知道了直隸密雲縣城牆傾倒的事情後,就派大臣鄂倫岱向直隸巡撫傳旨,沒想到鄂倫岱原封不動把康熙皇帝的話轉述給了直隸巡撫,康熙皇帝口語里自稱「我」,鄂倫岱也就稱「我」,直隸巡撫也就照實記錄皇帝自稱「我」。奏摺送到康熙那裡,康熙一看,兩二愣子啊,不知道傳旨的時候把「我」改成「朕」啊!於是,自己用硃筆幫不懂事的臣子又把「我」改成了「朕」。

看到這你或許就明白了。其實,皇帝平常說話也會稱「我」,只是在書面語言里要求規範,大家都會自覺把皇帝的稱呼統一為「朕」,所以今天看到的關於皇帝的自我稱呼都是「朕」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楠木史 的精彩文章:

為何哪吒的師父不怕哪吒惹事,孫悟空的師父卻怕?
古代兵器前端一束紅纓,除了美觀好看,還有兩項用途少有人知道

TAG:楠木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