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追溯千年前洋浦人拜年最早的故事,人情味正是中國最深的年味

追溯千年前洋浦人拜年最早的故事,人情味正是中國最深的年味

1

千年前 妻子等出海打漁的丈夫回家過年

拜年故事

你從未聽過的故事

洋浦人拜年最早的故事要從一千年說起……

很久很久以前,洋浦的漁民祖祖輩輩都以打漁為生。

千年前,風拂過干沖碼頭,丈夫李二就要出海打漁了,要幾個月以後才能回家。天氣微涼的清晨,二十二歲的妻子陳花手裡攥著一個小籃子,碼頭的風飄過行人的髮絲,海的味道溢滿整個港口。妻子緊緊地握著丈夫的手反覆說著:「你一定要注意安全,照顧好自己,我和孩子在家等你回來過年」。

丈夫笑著吻了妻子的額頭,就接過妻子為她準備的早餐。李二就這樣上船了,而妻子就這樣望著他,茫芒大海的盡頭,將是丈夫打漁的地方。妻子不知道,丈夫能不能按時回家過年,她能做的就是給丈夫祈禱,在家照顧好家人和孩子,不讓丈夫擔心。

每晚,妻子等孩子熟睡後,總是一個人來到丈夫離開的碼頭上坐一坐,望著深夜中遠處的大海,隱在無邊的黑暗中,周邊全是未知的世界,她不知道丈夫在海上過得怎麼樣。

天亮了,在遠方海域打漁的李二,周圍一面天四面水,腳下的船就是他心中的世界。波浪之下又蘊藏著無盡的財富,只要再努力一點,就會得到魚蝦滿船的回報,再堅持一下,在無數次的打撈中,無數次的等待中,他捕到魚和蝦了,他也能開開心心回家過年,陪妻兒和父母了。

上天總是不會辜負努力的漁民,眼看大年三十了,妻子陳花帶著孩子給出海打漁的丈夫準備各種好吃的,特別是丈夫愛吃的年糕還有熱噴噴的飯菜,她想丈夫回來以後,還要和丈夫一起回娘家拜年。

在海上「熬風磕浪」幾個月後,丈夫「凱旋而歸」,離港口越來越近了,她看到了碼頭上的妻子在向他招手。

港口前,堆滿了各種海鮮,在撲面而來的海味中,她感受到了丈夫的氣息。

在海上風吹日晒的幾個月,丈夫蒼老了許多,年紀輕輕就曬的烏黑,臉上也了皺紋,妻子含淚擁抱了丈夫。

村裡,鞭炮鑼鼓聲不絕,香煙繚繞。

他和丈夫開始為一年的新春佳節做最後的準備,殺雞、殺鴨,做年糕……

到了大年初二那天,丈夫李二和妻子拿著年糕帶著水果等各種好吃的到妻子娘家拜年。

丈夫愛妻子,懂得孝順父母,懂得感恩,無論一年出海打漁有沒有收穫,都要回家過年,因為家裡有個她在等你,這就是你回家過年最大的收穫,一家人團圓就是幸福。

自此,洋浦人在大年初二後,開始走親訪友,互相邀宴,可謂「人願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洋浦人過年拜年圖的就是歲歲有餘,家庭和睦,歡樂和吉祥。

淳樸善良的漁夫和妻子的愛情故事也成為洋浦人代代相傳的佳話。

2

千年後 道不完的洋浦拜年習俗和情懷

習俗情懷

千年後,每年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里祝賀新春,古時稱拜年。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此後,「拜年」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隨著時代變遷和人們觀念的轉變,拜年這一古老傳統,越來越簡化。

在海南洋浦,干沖、三都、新英灣三地的拜年時間不盡相同。干沖的8個社區里,夏蘭社區居民集中在初五這一天到親朋好友家拜年;南便、東臨、海勤社區集中在初六這天拜年;洋浦社區集中在初八這一天拜年。此外,姓氏不同,拜年時間也不盡相同,姓王的人家一般選擇在初五這一天拜年,姓羊的一般選擇在初六這天拜年,姓周的一般選擇在初七拜年。三都的9個93個自然村和新英灣10個社區的拜年時間也不同,但一般都是從大年初二後至大年初八,當然不過十五不過年,只要有心,初幾去拜年,洋浦人都是很歡迎的。總體來說,洋浦人拜年都是那麼親切祥和,相互祝賀,很有年味。

每年春節,洋浦社區里大紅的春聯,街頭的燈籠,濃濃的年味瀰漫街頭巷尾,令人倍感溫馨。

社區李哥說,洋浦的女婿回娘家拜年,有一個東西必須帶,那就是年糕,年糕配料有糯米粉和白砂糖、黑砂糖。將糯米粉與糖攪拌均勻後,倒入圓狀的器皿中,放入蒸鍋內蒸熟。在初二拜年時,年糕就派上用場了。

大年初二那天一大早,李哥就帶著妻兒拿著特色的年糕,用老洋浦話說就是「漲糕膜」,這種剛出爐的年糕趁熱吃是一種風味,冷了拿著下鍋煎炒,吃起來更是一種風味,還有晒乾的紅魚回娘家,一是感謝老人們的養育之恩,二是一家人團團圓圓開開心心過年,吃個團圓飯,祈禱來年一切順順利利,祝福長輩們健康長壽。

說起拜年習俗,李哥講得眉飛色舞,洋浦人拜年還有一個習俗,大家會圍坐在一起吃火鍋,隨性哼起古老的調聲,讓人感受到過年的濃鬱氣氛。

後來,女婿回娘家拜年,走親戚拜年,同事,朋友間互相拜年,大家開始主動地有選擇地去給親朋好友拜年,互相祝福,互相道謝,拜年的習俗也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

洋浦人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賀卡拜年、電話拜年、簡訊拜年。其實無論是選擇哪種拜年方式,只要是真心的,通過拜年,表達了相互間的祝賀與祝福,增進友誼和聯絡了感情,仍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當然拜年的時候選著的禮物也是很重要的,給長輩拜年時,禮物不宜太貴和奢華,又應能「拿得出手」,拿上一束鮮花,近年來成為了很多人的一種溫馨拜年的方式。拜年禮物還應講究衛生,比如,別人送的年糕,最好不要轉送他人,否則食品在「旅遊」中會腐爛變質。給年邁的人拜年,所送的水果等應該有益對方強身健體,以免造成浪費引起誤解。

(以前的洋浦人拜年喜歡買鞭炮)

現在洋浦拜年的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走街串巷,不再聽到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而是暖暖的笑聲。在拜年的領域裡,帶來了新氣象。

鄰裡間的感情也變得深了,大家見面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人們去拜年手裡提的更多的水果和飲料,再也不是鋪張浪費的大鞭炮,拜年訪友,坊頭坊尾,街前街後,到處洋溢著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

人們越來越喜歡簡約、環保、文明的過年,倡導「文明餐桌」、「光碟行動」,不攀比、不鋪張,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弘揚好家風,傳遞正能量,倡導給孩子健康向上的過年方式,在社會上不斷形成一個和諧的氛圍,文明大行動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心中,在熱熱鬧鬧中,好好聚聚,共同慶祝新春佳節。

無論是洋浦人的拜年習俗,還是流傳在海南各地的軍坡節、公期等民俗文化,都是人們走向美好生活,互相慶祝的一種方式,我們都要代代相傳下去。

代 辦

洋浦融和商務諮詢服務有限公司

是一種美德,請為洋浦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洋浦網視 的精彩文章:

TAG:洋浦網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