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懸賞令背後的惶恐
原標題:國民黨懸賞令背後的惶恐
1935年3月28日,貴州省主席王家烈簽發的關於懸賞擒斬紅軍指揮員的訓令。
貴州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兼保安司令部布告
貴州省湄潭縣檔案館保存著兩份十分珍貴的檔案:一份是時任國民黨貴州省主席王家烈簽發的訓令;一份是國民黨貴州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兼保安司令部布告,這兩份檔案反映出國民黨以重金懸賞擒斬紅軍將領為手段,以達到瓦解摧毀紅軍的目的。從一個側面看,這兩份檔案充分證明了遵義會議後紅軍在貴州轉危為安,使得國民黨南京政府和地方政府惶惶不可終日的情形。
1935年3月28日的貴州省政府訓令,主要內容是:(一)生擒毛澤東、朱德者各獎十萬元,獻首級者各獎八萬元;(二)生擒羅炳輝、林彪、彭德懷、董振堂者各獎八萬元,獻首級者各獎六萬元;(三)生擒周恩來、項英、張國燾、王稼祥者各獎五萬元,獻首級者各獎三萬元;(四)生擒劉伯承、葉劍英及紅軍師長以上者各獎三萬元,獻首級者各獎二萬元。
王家烈發布此訓令之前,中央紅軍已經經歷了「四渡赤水」的戰略轉移,如果說前兩次是受追兵所迫,而後兩次則是紅軍戰略性的大手筆。就在王家烈發布訓令的當天,3月28日,紅軍總司令部部署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紅五軍團、中央縱隊秘密迅速地鑽過鴨溪至白臘坎不足15華里的國民黨軍封鎖線,並於31日南下突破烏江,成功地把幾十萬追兵甩在北岸,紅軍上演了一出兵臨貴陽逼昆明的好戲。隨後渡過天塹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紅軍在遵義會議後一步步走向勝利。
1936年3月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的布告,主要內容是生擒賀龍賞洋八萬元,斬獲首級五萬元;生擒肖克賞洋八萬元,斬獲首級五萬元;生擒紅軍師長以上賞洋一萬元,斬獲首級五千元。
在這份檔案中,矛頭指向的是紅二、六軍軍團的指揮員。紅二、六軍團於1935年11月19日離開湘鄂川黔根據地,於12月17日強渡沅江。於1936年1月5日與尾追之軍打響了「便水之戰」,由於寡眾懸殊,紅軍撤出戰鬥。1月12日,紅軍經過玉屏、江口攻佔石阡。20日,經龍溪直抵貴陽扎佐。然後在黔西、畢節、大定開展鬥爭,於3月31日撤離盤縣離開貴州。
紅二、六軍團在黔西、畢節、大定開展鬥爭期間,是紅二、六軍團長征途中的「黃金時代」,在貴州的影響較大。這就是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兼保安司令部專員兼司令的趙璞發布告的原因。因為1935年7月15日至1936年3月13日,貴州省劃分為11個行政督查區,區署設在思南。湄潭屬於第六行政督察區。這樣看來,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發布告到湄潭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通過這兩份檔案我們可以看出:遵義會議後,中國工農紅軍在以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為首的軍事小組的領導下,擺脫了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在戰略上完全佔據了主動地位。由於國民黨對戰局無法控制且又無可奈何,因此,上至省主席、下至保安司令才寄希望於懸賞這種伎倆。從中反映出當時國民黨政府心中惶恐、無計可施的情況,也充分證明了遵義會議的重大歷史意義。
傅治淮 馮 林 曹前軍
貴州省湄潭縣檔案館提供檔案
※晚清外交官的埃及熱
※現存半部《聊齋志異》蒲松齡手稿收藏於遼圖 一半在舊書堆中發現 一半從哈爾濱追回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