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之利刃,國之瑰寶:一個女人奠定的吐蕃「藏刀」文化!
原標題:魂之利刃,國之瑰寶:一個女人奠定的吐蕃「藏刀」文化!
藏族生活在我國西部藏、甘、青、川、滇等地,是一個強悍尚武,有著悠久歷史以及文化傳統的民族,舊稱土蕃。藏人佩刀是千百年來保持的風俗,藏族長刀不僅是戰爭中的重要兵器,也是個人身份和階層的代表。
普通的藏刀在藏語中被稱為 「直」,官職佩刀稱為「斜郎」。藏刀於西藏已有接近二千年歷史,早在公元一世紀左右,吐蕃就掌握了銅、鐵、銀的冶煉技術,止貢贊普時代(土蕃第八代贊普,推測為公元1-2世紀)就由明確記載開始鍛打腰刀和盔甲。
公元七世紀時期文成公主入藏時,陪嫁大量珍寶典籍300種、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和大量工匠作為嫁妝,其中即包括冶鍊師和刀劍工匠。這些工匠帶來的先進技術對吐蕃冷兵器製造業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藏族冷兵器是在漢、唐的影響之下,奠定其基本形制的。從藏族長刀來看,其造型傳承了漢、唐長刀的風格。藏刀刃都是直刃、單鋒、圓弧刀尖,刀背起脊、複合鍛造,這些特點與出土的漢、唐長刀非常相似,唯一不同在於漢刀帶有圓環於刀首。
唐刀在初唐時期依然傳承漢刀風格,中唐以後吸取突厥等其他民族風格最終稱為唐刀,並東渡影響日本,成為日本刀的祖先。
土蕃立國後與唐朝有近百年的邊境戰爭史,戰爭是促使冷兵器發展和相互學習最大的交流平台,這是藏族第一從戰爭中學習中原兵器文化。
藏族的鋼鐵工藝隨著日常生活用具和大量生產工具的生產需求而發展的,而宗教藝術的蓬勃發展也促進了藏區金屬工藝的不斷進步和完善。
宋沈括《夢溪筆談-青唐錄》還記載了藏族的鍛「瘊子甲」技法( 「青堂羌善鍛甲,鐵色青黑,瑩徹可鑒毛髮」,「去之五十步,強弩射之不能入」,「凡鍛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鍛之,比原厚三分減二乃成。其末留筋頭許不鍛,隱然如瘊子,欲以驗未鍛時厚薄,如浚河留土筍也,謂之瘊子甲。」)。
利用金屬的冷變形以提高該金屬硬度和韌性,是硬化金屬的重要方法,藏族在宋朝時期的冷鍛技術非常先進和科學,說明吐蕃匠人充分掌握了冷鍛技術和精湛的冶煉技術,相信同時期的兵器製造也是非常精良的。
宋史載「蕃兵者,具籍塞下內屬諸部落,團結以為藩籬之兵也。」蕃兵是北宋的四大邊兵之一,由宋和西夏邊境依附於宋的羌、吐蕃等族壯勇組成,駐防河州、湟州、蘭州、岷州等地區。
說明藏族冷兵器在宋朝與中原冷兵器文化進行第二次學習和自身的演變,藏刀在首先學習了漢唐直刀後,刀首採用了宋劍一樣的如意形刀首,這樣的如意形刀首造型一直保留到今天。
同樣藏族的長矛也充分學習了宋制長矛,宋《武經總要》中一些長矛的特點在藏制長矛充分體現,其中某些特點保留至今。
註:圖文轉載自網路,本賬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武士刀浪人結怎麼綁?
※十幾年前TVB拍的7部金庸武俠劇,有幾部成童年神劇,百看不厭!
TAG:中華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