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是讓媽媽真的去扮演孩子老師的角色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是讓媽媽真的去扮演孩子老師的角色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說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比老師更大,而不少媽媽卻誤解了這句話,直接把自己從慈母,變成了嚴師。

一位媽媽在悟空問答提問:當孩子要求「一起」時,做遊戲真的不如讀書有助成長嗎?

同為媽媽,真心媽媽看到這個問題,有點小詫異:孩子和媽媽在一起,只有遊戲和讀書兩個選項嗎?一家人一起吃飯;一起聊天;一起玩玩具;一起外出散步;一起出門旅行;甚至可能只是一起待在家裡……這不都是一家人能在一起做的事嗎?

這讓我又想起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媽媽在孩子的生活中,到底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是媽媽,還是老師?

可能很多媽媽,都像我一樣,讀過《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過尹建莉老師的原意,應該是說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比老師更大,而就我觀察,不少媽媽可能是誤解了這句話,直接把自己從慈母,變成了嚴師。

對孩子來說,媽媽的角色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溫柔、慈愛、包容、為孩子遮風擋雨,意味著舒適的衣服,美味的飯菜,乾淨整潔的家,還有和爸爸相親相愛,共同為營造出溫暖有愛的家庭氛圍。

對孩子來說,老師的角色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課程、學習、作業、嚴格的學校教育、高水準的教學,還有老師作為「園丁」,對孩子們陽光普照般的愛。

媽媽就是媽媽,老師就是老師,誰也替代不了誰。而不少媽媽,卻把每天監督孩子功課、送孩子去上各種各樣的班、甚至自己上陣教孩子學英語、學數學、閱讀、寫作文,當成了比無微不至地愛孩子、做真正意義的媽媽更重要的事。

每天在微信上看到媽媽們帶孩子打卡學這學那,在悟空問答回答媽媽們關於「我如何讓孩子學這學那」的問題,我都會想:明明是孩子的媽媽,為什麼一定要把教孩子學習當成最重要的工作,搶著去扮演老師的角色呢?

成不了好老師,卻很可能變成糟糕透頂的媽媽

真心媽媽認為,老師有老師的專業,除非一位媽媽的職業就是老師,否則是不足夠勝任對孩子做純粹的「教學」工作的,媽媽著急自己上手教孩子學這學那,有時候反倒會適得其反,耽誤孩子的發展。

一位媽媽曾經問我:我孩子三歲,原來什麼都不說,現在語言表達突然變得不好,說什麼都磕磕絆絆的,是為什麼呢?

我問她:你最近對孩子做什麼特別的事了嗎?她說,我在家裡給孩子做英語啟蒙,孩子對英語單詞興趣倒是挺高,不過說中文反倒不好了。

這就是了,在孩子母語發展的關鍵階段,非要加上所謂的英語啟蒙,孩子的母語能學好嗎?再說,你在家裡犧牲孩子的母語發展,花上一年時間教孩子學會的英語單詞和會話,對於一年級英語老師來說,很可能只是她一個月就能輕鬆完成的教學任務。

更糟糕的是,老師有老師的職業要求,通常情況下,不會像媽媽那樣對孩子大吼大叫,而一位把教孩子學習當成第一要務的媽媽,則既不具備老師的教學能力,又很可能為孩子學得慢、學不會,對孩子爆發超級壞脾氣,結果就是,既成不了好老師,又可能變成暴躁、沒耐心、老失控、愛發火的媽媽,兩個角色,一樣都沒扮演好。

不帶功利的陪伴,才是媽媽要做的事

回到文章開頭說的那個問題,當孩子要求「一起」時,做遊戲真的不如讀書有助成長嗎?

真心媽媽覺得,這樣的提問本身,就隱含著媽媽對媽媽角色的誤解,

「在一起」的意義是「陪伴」,不是只為「有助成長」。爸爸媽媽和孩子在一起,最重要的意義是陪伴,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對父母的信任、和父母的親密關係。

如果和孩子在一起,只想做所謂「有助成長」的事,那麼這件事就不免變得太過功利,讓孩子和父母,都沒有辦法享受到真正的、讓彼此內心安寧的親子時光。

真正好的親子時光,其實也是彼此的「充電時光」,既是給自己充電,也是給親子關係充電、給孩子充電,讓我們自己和孩子,都時刻能量充足。

所以當孩子要求「一起」時,我們需要考慮的不是你想和孩子一起做什麼,而是孩子想和你一起做什麼。孩子想要的,不一定就是你認為「有用」的親子遊戲,或者親子閱讀,更多時候,只是簡簡單單地想讓爸爸媽媽坐在一邊,陪著他,讓他感受到「媽媽在,爸爸在」的安心而已。

充滿愛意、不帶任何功利目標的陪伴本身,就是對孩子成長最有益的事。而嘴上不離學習、時刻給孩子壓力、對孩子稍有不滿就失控發脾氣,恐怕是孩子最不喜歡見到的媽媽的樣子。

一對爸爸媽媽和孩子開家庭會議,彼此提出要求,爸媽對孩子的要求是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把每天的時間以分鐘為單位列出時間表,而孩子對媽媽提出的要求則是「脾氣好一點」、「少嘮叨」和「做飯時多考慮全家人的口味」,對爸爸的要求是「脾氣好一點」、「別老是批評別人」。

做個簡單純粹的好媽媽

真心媽媽有兩個孩子,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做個簡單純粹的好媽媽。對我來說,好媽媽意味著下面這幾件事,它們都來自我自己媽媽的傳承。

每天給孩子們做他們愛吃的飯菜——

放學回來,書包還沒放下,孩子們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今天吃什麼?」我也特別樂於積極地跟孩子們彙報,「媽媽今天準備了哥哥愛吃的什麼什麼,小弟愛吃的什麼什麼」,末了還不忘謙虛地問一句:「行嗎?」

真心媽媽小時候,家裡的生活雖然也不富裕,我媽卻認為,讓一家人吃好是最重要的事,從來不在吃飯上讓孩子們將就對付,直到今天,她年過七旬,我們回去時,她仍然是以「用好吃的把孩子喂得飽飽的」當成自己的第一要務。

把孩子看得比自己重要——

我小學時,有一回,馬上要出門上學,發現衣服上丟了一個扣子,我媽要給我縫上,一時卻找不到閑置的扣子,情急之下,她一把從自己正穿在身上的衣服上揪下一個,三下兩下縫到我衣服上。那場景,我一直記到了今天。

到現在我自己做了十幾年的媽媽,一直覺得,做人家的媽媽,就得有點奮不顧身的勁頭,甭管是毫不猶豫地讓出一顆扣子,還是你不舒服而孩子要吃飯時,你是讓他自己泡一碗泡麵,還是爬起來給他下一晚媽媽牌家常麵條。

不跟孩子發火兒撒氣——

我媽不是個特別好脾氣的人,直到現在,她還能每天從早到晚嘮叨我老爸,但她有一樣奇特的本事,就是不嘮叨孩子,不嫌棄孩子不做家務,甭管我們姐妹倆多「氣人」,都不打不罵。

小時候,其實我也不是個好脾氣的人,過年回家,我爸媽還笑話我,當年邊吼邊跳腳,能從這屋一直蹦到那屋。兩個孩子小時候,我也跟他們發過火,還打過他們,不過邊做媽媽邊學習,到現在已經能驕傲地說,自己也是個對孩子超級好脾氣的媽媽了。

等你真的變成一個不輕易對孩子生氣的媽媽,你會愉悅地發現這事兒真的不難,你不需要想辦法控制自己的怒氣,因為你那麼愛孩子,根本就會覺得,這樣的小事兒,壓根既沒啥好生氣的。

做個堅韌的樂觀主義者——

很多媽媽覺得,生活是一副重擔,擔起來累極了,我媽不這樣,她很少說自己當年帶我們姐妹倆有多辛苦;很多媽媽覺得,自己不舒服時,別人得特別體貼她,我媽也不這麼想,她不但不柔弱,而且簡直是鄙棄各種柔弱。

這個脾氣,無疑也傳給了我,我從來就覺得,生活是樂事,不是苦事,而且小病小痛,完全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兩次生娃,兩次剖腹產,手術台上,我都能和大夫們談笑風生。

可能不同的媽媽,有不同的樣子,不過我自己堅信,一個人面對生活是否有充足的能量來應對,年幼時媽媽給了他多少能量至關重要。我希望,自己是個用自己的能量,為孩子內心注滿能量的媽媽。

關於真心爸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心爸媽 的精彩文章:

只要父母愛孩子,怎麼要求都不過分?
爸爸媽媽,請別讓孩子小心翼翼地討好你

TAG:真心爸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