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心!《舌尖3》健康風險巨大:胡亂葯膳、食療,傷肝傷腎又傷命

當心!《舌尖3》健康風險巨大:胡亂葯膳、食療,傷肝傷腎又傷命

作為一檔影響力巨大、素有口碑的節目,鼓吹葯食同源、飲食養生的同時,卻沒有提醒人們,如此飲食可能產生巨大風險。

看到《舌尖上的中國3》這一集的時候,我終於意識到,這個節目是在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了。

以「食療並用的中華葯膳」為主題的第4集,不遺餘力地鼓吹葯食同源,飲食養生,不僅捏造諸多毫無根據的論斷,更要命的是,毫不談及這背後的健康風險,可能造成的惡果連連。

黃瓜提高免疫力?

最開始出現在這一集的食物是蓑衣黃瓜,然後,解說詞就給出結論:黃瓜可以提高免疫力,促進新生代新。

或許你已經看過不少養生節目,但可能還是繼綠豆、茄子之後,第一次聽到給黃瓜這麼高的評價。

這樣的論斷,依據從何而來,節目組沒有解釋。也許是無中生有,也許是捕風捉影。

根據我做過的科學報道,接觸過的流言,能想到的一個簡單邏輯是:編導也許是看到哪條科學新聞,把像黃瓜這類食物里的某一丁點營養成分,與該成分在實驗室或者小鼠身上展現出來的可能效果,混作一談。

總之,解說詞腦洞一開,掛構成「食物治病」的美談。至於什麼成分、劑量和有效性的關聯,動物實驗和人體實踐的區別,通通省略。可問題是,你又不是商家,何來推銷自信?

這跟張悟本的綠豆湯治百病,又有什麼區別?

葯食同源的魚腥草

可能損害腎臟

在舌尖3這部片子里,各種養生神論都冒出來了。連食物原材料,也弄出個元氣。

元氣是什麼?生物和化學書里有介紹過嗎?補了它可以延年益壽嗎?

這位豆瓣網友就說了:為什麼總是要補氣啊?我又不是輪胎。

舌尖3里類似的紕漏和玄學論述,比比皆是。

這不是舌尖上的中國,這是舌尖上的養生堂。

節目里的傳統食物和食療方子,為了包裝它們的健康效果,用上了「免疫力」這樣的現代辭彙。一些明明可以自愈的疾病,其治療功效,也推給了一些在當地民間流行的茶飲。

如果只是誇大功效的食療,那也就罷了。可事實上,葯膳同源,食療其實也是有風險的。這一點卻在舌尖3的劇里避而不談。

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會認為,葯就是葯,食就是食。你要是有病,就治病。你要是沒病,就別亂吃藥。

葯食同源的這些原料,或許可以認為,它們處在葯和食的兩端光譜的中間地段。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那麼,葯食同源可能就是處在灰色的地帶。

可是,灰色地帶,問題也重重。

比如,舌尖3里鼓吹魚腥草,說它「補養身心」,可是近年來,隨著中草藥曝出的腎病問題,這味食物也被懷疑跟腎臟損害有關係。

魚腥草在中國的西南地區甚為風靡,但它其實含有一種叫「馬兜鈴內醯胺」的物質,可能損害腎臟。

馬兜鈴酸是已知最強的致癌物之一,有腎毒性,並可以導致腎癌等多種癌症。馬兜鈴酸進入人體,會代謝生成馬兜鈴內醯胺。儘管魚腥草所含的集中馬兜鈴內醯胺,跟目前發現的毒性最大的那種馬兜鈴內醯胺不同,但它們的毒性機理可能類似。

如果一味地鼓吹魚腥草的好處,當做食療葯膳天天進補,那麼吃出問題來了,誰負責?

很多人都知道,有一句俗語叫:是葯三分毒。

既然葯食同源,那這些可為葯的食,是不是也隱藏著三分毒?我們又該如何控制這些「葯食」的攝入,對它的安全和有效性做到可控?

這其實是一段混亂的光譜。

對於食物,人們追求的是,填飽肚子,滿足味蕾。對於藥物,人們追求的是,治病救命,保障健康。

我們如果對這種葯食同源的療效抱以期望,那麼也要準備好因為難以把控而品嘗惡果。

給痛風父親煲肉湯

不怕嘌呤加劇痛風?

葯食同源,胡亂吃出的惡果,其實在舌尖3里也若隱若現。

很多人都知道,老火湯里嘌呤高,長期食用可引起痛風。這幾乎算是醫學常識了。

片子里有位煲湯的廣東女性,她的父親痛風。而痛風嘌呤高,其父親居然還在考慮喝煲了三個小時的肉湯。這可能加重病情。

事實上,這種痛風的起因可能就是因為喝湯太多,嘌呤太高引起。

草藥煲湯、涼茶泛濫的地方

腎病發病率居高不下

南方地區迷戀傳統草藥煲湯的問題不止於此。隨著很多中草藥被發現可能損害腎臟,像廣東省的腎臟發病率長期排名全國前列,就被懷疑可能跟中草藥煲湯,以及涼茶泛濫有關。

台灣地區的民眾同樣熱衷葯膳跟食療,甚至可以說有過之無不及。其傳統醫學觀念影響深遠,且沒有受過政治運動的衝擊,中醫也被納入全民健保系統,民眾接觸中草藥廣泛。

很可能就是因此,台灣的腎病發病率高發,才成為「世界洗腎之都」。

然而,舌尖3的這一集一直熱衷介紹「葯食同源」,但關於毒性和風險,卻一個字都沒有提。

這一集里隆重推出了「草藥燉豬腳」,但在網上一搜就可以發現,除去像當歸這樣用得廣泛的食材,很多地方,民間食用另類的「草藥豬腳」,而中毒已經成為高發現象。

這種葯膳中毒的情況還有很多。每逢秋冬,雲南部分地區有在食品中添加自種的草烏、附片等烏頭鹼類中藥進補的傳統,近年來曾發生多起中毒事件。

據新聞報道,2015年9月8日,雲南省賓川縣村民邀請親朋食用草烏燉豬腳,導致27人中毒,其中6人搶救無效死亡。2016年秋冬季節昆明有25人食用草烏中毒,雲南省就此專門發布過葯膳中毒預警。

亂吃藥膳可能導致肝衰竭

甚至迅速喪命

這樣的悲劇,有些是坊間未能正確使用或者濫用導致,有些則是無法識別準確的中草藥,誤用其他藥材引起。

舌尖3這部片子自己也犯了這樣的錯誤:把有毒的植物搬上了餐桌。網友指出,舌尖3當中一集,把有毒的南天竹(南天竺)剪下來放在餐桌上。

我過去做《大陸中草藥肝損害調查》報道的時候,曾聽很多肝病醫生談起類似的例子。比如,拿一味叫「土三七」的中草藥泡酒,吃出一種特有的嚴重肝病:肝竇阻塞綜合征。這種肝病的住院死亡率超過10%。絕大部分病例是患者喜歡用土三七泡酒,並長期飲用導致。

更廣泛的,比如號稱能夠烏髮的何首烏,作為葯膳的後果。何首烏煲雞湯的方子,網上到處都是。在傳統醫學的認知里,何首烏的毒副作用一度長期不為人知。

由於坊間傳言何首烏能夠烏髮,進補,或延年益壽,很多人喜歡用它來煲湯,碰上像孕婦生產,或者白髮者求葯的情況,更是肆無忌憚地食用。

然而,分辨不清楚生首烏和制首烏,胡亂食用,這種葯膳的後果是,可能導致吃出嚴重的肝損害,最嚴重的,甚至會發生急性肝衰竭,迅速喪命。

這種情況,在迷戀中草藥的台灣地區也時有發生。

就在剛過去的2017年年末,台灣媒體還報道,冬令進補食材何首烏多年來竟未經台灣的「衛福部」核准用於食品,而坊間的何首烏雞湯餐廳和宅配熟食包,都遊走在法律灰色地帶。

台灣衛生部門的中醫藥司科長陳聘琪指出,何首烏用於食補前須經炮製,否則吃下肚恐腹瀉、腹痛,加上何首烏與具肝毒性的中藥黃葯子外觀相似,誤用風險高,因此未將何首烏納入得提供食品使用中藥材。

現在考慮到民間傳統和食補需求,台灣的專家會議一直在研究如何開放何首烏用於葯膳。問題是,如何有限度地開放何首烏用於葯膳,比如適用哪些料理、劑量多少,這些細節都有待評估。

看到這裡,你應該明白了,為什麼舌尖3大肆宣揚食補觀點,真就不能忍了。

作為一檔影響力巨大、素有口碑的節目,有多少觀眾能夠判斷它是不是信口胡說?又有多少不明真相的觀眾可能因此盲目食補?

片子里的所謂葯食同源,一些食材療效有什麼文獻依據?有什麼實驗依據?它並沒有給出,看上去只不過依據坊間傳言,道聽途說的東西。

更令人擔心的,就是上面反覆提到的食用風險了。熱捧「葯食同源」,「鄉野草藥融入家常便飯」等觀念,卻毫不提及安全風險,這難道是要鼓勵食客們去當試藥的小白鼠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傷腎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這些會「傷腎」的藥物,醫生還開給你吃?
尿毒症有什麼表現,生活中要注意哪些傷腎行為

TAG:傷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