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治療新思路,以毒攻毒擊敗癌症

治療新思路,以毒攻毒擊敗癌症

肺癌康復圈

微信號:feiaibhrw

近年來,各種各樣的免疫療法已經給覓友們帶來了很多新的希望和曙光,免疫治療是指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症。這種療法給癌症的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免疫療法最早廣泛應用於黑色素瘤和血液腫瘤,例如白血病的治療。近幾年,進過不斷研究,科學家不斷推進免疫療法在其他癌症治療中的可行性。

什麼是溶瘤病毒

溶瘤病毒是指一類具有複製能力的腫瘤殺傷型病毒,溶瘤病毒本身對人體的正常細胞損害就很小,經過改變溶瘤病毒的基因結構,減少溶瘤病毒對正常細胞的損傷,使特定的病毒靶向性的只攻擊並且消滅腫瘤細胞,從而治療癌症。

溶瘤病毒的前世今生

世界上最早對於溶瘤病毒抗癌的發現,是一名宮頸癌的患者在治療期間意外感染狂犬病毒後,腫瘤居然神奇的消失了。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常見的容留病毒,比如腺病毒(最日常的感冒,部分就是由感染腺病毒引起的)、痘病毒(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得過水痘,就是痘病毒的原因啦)、皰疹病毒(我們常說嘴角起小水泡是『上火』,其實是皰疹病毒在作怪),這些本身就對人體不致命的小病毒就是溶瘤病毒。而如今,經過科學家的改造,他們也加入了抗癌大軍中。

那些有貢獻的溶瘤病毒們

目前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專家們研發出一種全新的溶瘤病毒(tumor-attacking virus),這種病毒主要針對生長在大腦內的腫瘤細胞,還能夠阻斷腫瘤內供血血管的生長。研究表明此種病毒或許能夠更有效的治療侵潤性腦部腫瘤和一些轉移性的腦腫瘤。

而在歐美已經上市一款經過基因改造後的皰疹病毒(T-VEC),經瘤內注射的方式治療晚期惡性黑色素瘤,去年頂尖生物學雜誌《Cell》就曾報道過一項關於T-VEC瘤內注射治療惡性黑色素瘤患者I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疾病控制了76%、有效率62%,完全緩解率33%,並且療效非常持久,這樣的結果堪比PD-1抗體聯合CTLA-4抗體,或者PD-1抗體聯合IDO抑製劑,甚至更好。並且在研究中,研究者意外的發現:一部分開始PD-L1陰性的病人,在接受治療後,表達了PD-L1,從而可以接受PD-L1的治療了。

由於溶瘤病毒是通過細胞表面的分子進入到腫瘤細胞的,經過改造的具有特異性的溶瘤病毒以腫瘤細胞中特異性表達的受體為靶心,直擊要害。科學家們開始思考,那麼1/4的乳腺癌和卵巢癌患者體內不是正有這種過度表達的特異性受體;人表皮生長影子受體-2(HER-2),如果能夠進行溶瘤病毒的治療,那麼將造福許多患者和他們的家庭。義大利學者Laura Menottia和他的團隊對HER-2陽性的腫瘤開始了一系列研究,他們嘗試改造溶瘤病毒HSV,使其能夠進入HER-2陽性的腫瘤細胞發揮作用,隨後,他們將改造好的溶瘤病毒對裸鼠進行瘤內注射,癌細胞的生長受到了明顯的抑制。

近日來,來自渥太華大學的科學家們進行了溶瘤病毒結合抑製劑的進一步研究:一種將溶瘤病毒和檢查點抑製劑療法結合的新型組合性免疫療法在三陰乳腺癌小鼠模型上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這種組合療法對於患癌小鼠的治癒率達到60%至90%,研究者還意外的發現:這種療法不但可以治癒大部分患癌小鼠,對一些產生耐藥性的小鼠也有效。相同的機制在人類癌症中或許也會發揮作用,但還需要大量的臨床試驗來證實。

小小的溶瘤病毒已經在一些抗腫瘤的戰役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們完全可以滿懷期待,在不久的將來,那些晚期的、難以治癒的癌症,也可以以毒攻毒,被溶瘤病毒一一打敗。

參考資料:

1.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9;106:9039-9044

2. 《Medical Recapitulate》2008;14:1482-1483

3.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2008;12:347-351

4. Oncolytic VirotherapyPromotes Intratumoral T Cell Infiltration and Improves Anti-PD-1 Immunotherapy.Cell 170, 1109–1119.

5. 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II Study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alimogene Laherparepvec in CombinationWith Ipilimumab Versus Ipilimumab Alon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UnresectableMelanoma. DOI: https://doi.org/10.1200/JCO.2017.73.7379

6. Sharma, P., and Allison, J.P.(2015). The future of 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 Science 348, 56–61.

7. Adel Samson, Karen J. Scott, David Taggart, et al (2018) Intravenous delivery of oncolytic reovirus to brain tumor patients immunologically primes for subsequent checkpoint blockade.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m7577

8. Marie-Claude Bourgeois-Daigneault, Dominic Guy Roy, Amelia Sadie Aitken, et al (2018) Neoadjuvant oncolytic virotherapy before surgery sensitizes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o 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本文來源於覓健,版權歸覓健所有

如需轉載,請聯繫後台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警惕!當心「小病」拖成癌症!
癌症都是自己「找」來的,趕快改掉這些壞習慣!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