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時有聲勝無聲

此時有聲勝無聲

談及王維,

常讓人想到其山水田園詩篇中,

自然流露的那一份靜謐之美。

王維好靜,眾所周知。

政局變幻,仕途艱險,經歷了太多的宦海沉浮之後,王維十分渴望超越喧囂紛擾的塵世;加之長期受其母親虔誠信佛的影響,亦仕亦隱的他常在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追求內心的空明寧靜。正如他在《酬張少府》一詩中所寫:「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他將坐禪靜思的體驗與對自然山水的審美關照合而為一,以一顆純凈澄明之心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靜謐純美的詩境。

然而,翻閱王維表現靜寂山水的詩篇,直筆言靜的文字卻不多見,他慣於用那雙敏銳的畫家的眼睛,去觀察自然界的萬千變化,用精通音律的耳朵去捕捉山間谷底里動的音響,進而用細膩的筆觸,以動寫靜,惟妙惟肖地表現山中的空靜,讓人讀後似身臨其境,不得不感嘆他的匠心獨運,妙筆生花。

如《鳥鳴澗》一詩就集中體現了王維以動寫靜的高妙技巧。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詩一開篇,作者便言及「桂花落」,桂花之輕自不必說,然而即便如此,作者仍捕捉到了其墜落時細微的聲響,試想,何其靜謐的山谷才能聆聽花落的聲音。接下來雖然也有「夜靜春山空」這樣的直筆,但此詩的亮點並不在此,真正能在讀者心中烙印下靜的印象的卻是那兩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若在鬧市,即便是鳥兒最悅耳清脆的歌喉,恐怕也早已被吞沒在車流人潮之中了。而能清晰聆聽鳥兒鳴啼的,則必然是一片萬籟寂靜的天地。藝術創作貴在以個別點染全境,此詩惜墨如金,只「花落」、「鳥鳴」寥寥數筆便渲染了一種空靈靜謐的意境,達到了「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可謂妙哉!

無獨有偶,在絕句《鹿柴》當中,作者同樣運用了以動寫靜的手法,「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若用一字概括此詩意境,我想不外乎一個「靜」字吧!此詩首句讀來,似乎平常,但在「空山不見人」之後緊接一句「但聞人語響」卻境界全出。劉學鍇先生在評及此詩時曾說:「這空山之中的『人語響』似乎是破『寂』的,實際上是以局部的暫時的『響』反襯出全局的、長久的空寂。空谷傳音,愈見空谷之空;空山人語,愈見空山之寂。」

再看《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好一個「深山何處鐘」,此句可說是與《鹿柴》中的「但聞人語響」有異曲同工之妙。雲里霧裡的山林本已是杳無人跡,而這忽又飄來的陣陣鐘聲,不知源自何處,卻在空谷中迴響,可以說為這空曠的山林更添了一份神秘和寧靜。再看「泉聲咽危石」句,流泉撞擊嶙峋的山石,發出的音響猶似嗚咽之聲,既是嗚咽之聲,恐怕難謂響亮,但還是被這位酷愛音樂的詩人捕捉到了。他對大自然細緻觀察,潛心默會,而後搜求於象,神會於物,以獨特的筆觸表現了有聲的寂靜,實在難能可貴。

王維鍾情於以動寫靜的高妙手法,而且每每運用,總能給人以新的體驗和觸動。如其《秋夜獨坐》中的「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里的「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以果落、蟲鳴、鳥聲反襯山林之靜,超於象外而入於詩心,以動寫靜,喧中求寂,實現了神奇的藝術效果。

好詩猶似醇酒,讀後令人回味。

王維作為一位畫家,在表現靜美時,智慧地選取個別傳神的動的意象,而後以不全求全,給讀者留足了想像的空間。但也有人說王維的詩禪味太重,崇尚靜寂,略顯消極。然而我們不能忽略的是他筆下的靜謐到底不同於寂滅,他所創造的靜境乃是隱含著自然生機的空靜之美。

這種靜美的實現,

恰得益於詩人以動寫靜的藝術手法,

正是通過動靜相成,

詩人才傳達出了幽靜之中的生之樂趣,

給人以清新明朗的審美體驗。

覺得不錯,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2018,把生活過成你想要的樣子!
留住青春,讓我們對皺紋 say NO!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