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高祖劉邦曾曾當了八年「郵遞員」

漢高祖劉邦曾曾當了八年「郵遞員」

說起快遞業,不得不提全國唯一的「郵城市」——高郵,而漢高祖劉邦曾在江蘇當過八年「亭長」,可謂郵局局長的「祖師爺」。

漢高祖劉邦曾曾當了八年「郵遞員」

秦:「高郵」已是重要的驛站

何謂「郵」?東漢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從邑垂,垂,邊也。」學者們因此認為「郵」是指古時邊陲地區傳遞書信的機構。我國古代,把郵政叫做「郵驛」。早在春秋時期,吳王壽夢(公元前620~前561年)為與諸侯爭霸,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在姑蘇城都亭橋處設有都亭驛傳機構,以郵遞官府文書和傳輸官方物資,「都亭驛」也就成為了蘇州乃至江蘇最早的郵驛。公元前223年,秦王於高郵築高台,置郵亭。高郵就是因為這一帶位置較高,又是郵路重要驛站所在地而得名,高郵是全國唯一以「郵」命名的城市。

漢高祖劉邦曾曾當了八年「郵遞員」

漢:劉邦當了八年的泗水亭亭長

在郵驛制度上,漢承秦制,並有了更大發展,最大進步是驛和郵的分流。「驛」是以騎馬為主的傳遞方式,「郵」則指短途的步行傳書方式。管理短途步行投遞書信的機構,稱為「郵亭」。《漢舊儀》所謂的「十里一亭,五里一郵,郵人居間,相去二里半」,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派大將軍王翦攻滅楚國,在沛地設立泗水郡,38歲的劉邦被秦政府任命為泗水亭(今江蘇沛縣東)亭長,任期長達8年之久。不過,漢時的「亭」並不全是負責郵傳任務的,還負責征丁收稅及治安捕盜之事。

魏晉南北朝:開了一條「河南路」

公元222年,孫權在建業(今南京)建立東吳政權,擴展郵驛,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座水驛。那時吳蜀間的往來比較密切,交通也要靠船。北方曹魏方面若有使者來吳,有時也靠水驛乘船。水驛到兩晉時得到進一步發展,從九江到南京(時稱建鄴、建康等)全部為江行水驛。那時水路速度很快,一天一夜約可行船300里。到南朝時,水驛甚至發展到用於和西域各國的通信聯繫。據史學家唐長孺先生考證,當時有一條從南朝首都建康出發的「河南路」,即先從水路西溯巴蜀,然後再逆江而行,穿過今青海到達西域各國。

漢高祖劉邦曾曾當了八年「郵遞員」

明:朱元璋建起豪華驛館接待外賓

經過唐宋時期的發展,郵政隊伍日益龐大。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他大力整頓郵驛,規定:「非軍國重事不許給驛。」意思是說,不是國家與軍事大事,一律不許濫用驛站的郵遞設施。明朝時,會同館是全國驛站的總樞紐,設在今天通濟門公園路一帶,城內有龍江驛(今下關)、江東驛(今江東門外)、江寧驛、秣陵驛等驛館。這些驛館十分豪華,堪稱國家的高級招待所,用於接待外賓。1384年5月,朱元璋「命天下府州縣修治橋樑道路」。從《太祖實錄》可知,當時以南京為起點,有8條通往各方要地的幹道。高郵的盂城驛開設於公元1375年,是沿京杭大運河郵路上最重要的驛站之一。

清:南京人李圭手繪中國首張明信片

中國的近代郵政是隨著帝國主義列強對華侵略出現的。咸豐八年英法聯軍攻陷天津,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天津條約》,鎮江被闢為商埠。1866年,鎮江海關與北京、上海等3處海關先後設郵務辦事處,兼辦郵遞。1896年3月20日,光緒皇帝批准正式開辦「大清郵政」。1899年5月8日,全國郵政按海關管轄區域劃分為35個郵界,各郵界設立郵政總局。

清代時還有一樁事不得不提:一個叫李圭的南京人1876年前往美國費城參加美國建國100周年博覽會,回國後擬寫了《譯擬郵政局寄信條規》。在《明信片》一節中,李圭對明信片做了這樣的闡述:「郵政局有印就厚紙片,其信資圖記也印於片上,由局出售,以便商民凡寄無關緊要之信,可就片面寫姓名住址,片背寫信,不用封套,價更便宜。各國信館皆有此片,謂之明信片。」文中還附有一張李圭手繪而成「明信片」。這枚「明信片」是中國郵政明信片的雛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中國男人為何愛娶日本女人
脫脫:被陷害致死的元朝賢相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