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人精神——底色
三與按:今天開始,三與樓推出《史考》欄目,不定期推送中外新聞事業發展的歷史。按照設想,《中國報人精神》將是第一個系列,而《底色》是本系列的第一篇。
歷史沒有巧合。
中國歷史雖然長遠深厚,但是抵禦外侮並非歷史常態,1840年是一個特殊的歷史節點。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封建中國也由此被迫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中國人開始了拯救民族危亡的漫長征程,恰逢此時,近代中國新聞事業也登上歷史的舞台。
兵馬未動,文化先行。與世界上很多戰爭一樣,在堅船利炮逼近大清帝國綿長的海岸線之前,西方列強也試圖用文化侵略和意識形態滲透的方式,打開封建中國緊閉的大門。1815年8月5日,第一份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統記傳》由英國傳教士米憐在馬六甲創辦。就這樣,英國人創辦的以傳教為目的的報刊成為了近代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史的第一頁。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
其實,在殖民主義入侵中國的過程中,近代中國歷史的很多第一次都與西方列強息息相關,因此近代中國新聞事業史以外國人創辦的報刊為起點並不奇怪。那麼,這與中國報人精神有何聯繫?
1815年之後,外國人相繼在華辦報。值得注意的是,外文報刊無論是種數,還是出版期數都遠遠超過同期出版的中文報刊。截至1839年,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出版的外文報刊有17種左右,出版時間有的長達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之久,但是出版地點則局限於澳門與廣州兩地 。
外國人在華創辦的主要外文報刊
為什麼要著重強調外文報刊?因為國人最早的新聞出版活動就是譯報。人的精神思想往往通過他的行為活動體現出來,中國人不應該忘記林則徐銷煙,中國報人不應該忘記林則徐譯報。
林則徐是在什麼情況下譯報的?
大清搖搖欲墜,英夷虎視眈眈。明朝海禁「寸板不準下海」讓封建中國犯了方向性的錯誤,待到清朝,已是外強中乾,危如累卵。英國在工業革命之後,成為世界上最先進最強大的海上強國。林則徐面臨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林則徐施行禁煙並不順利,他也許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料到,中英之間必有一戰。1840年3月7日,在給道光帝上的奏摺中,林則徐道:現值防夷吃緊之際,必須時常探訪夷情,知其虛實,始可以定控制之方。
《澳門新聞紙》
探訪夷情,定控制之方,了了數十字,道進了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史早期譯報活動的目的與初衷,愛國主義情懷躍然紙上。第一次鴉片戰爭最終以失敗而告終,林則徐無奈被貶。這場戰爭,除了大清帝國通商賠款之外,還有林則徐留下的價值千金的兩句詩: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此後,中國經歷若干歷史階段而不斷向前,報人在歷史中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也不盡相同,但是愛國主義的主旋律一直沒有變。
從申請這個公眾號後,才真正理解,什麼是萬事開頭難。不僅難在精力有限,更難在才力有限,但希望能夠堅持下去。第一篇倉促成文,難免有不足之處。其實,之後也難免出現紕漏,仍希望能夠堅持下去。最後,感謝前輩們的努力,讓很多史料可以無比清晰的呈現在我們眼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更希望能夠堅持下去。
※巧手改造舊燈泡,重新點亮整個家!
※那些高情商的女人,在交往中都是怎樣做的?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