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半夏:中國崛起,德國怕了?

半夏:中國崛起,德國怕了?

春節剛過,德國政客就發出了新一輪「警惕中國」的言論。

先是在2月16日(大年初一)開幕的第54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德國外長加布里爾指責中國和俄羅斯試圖對西方自由世界的秩序發起挑戰。

「中國發展出一套不同於西方的體制,這套體制不以民主和自由為根基。」他還指出,「我們是唯一的草食動物,艱難地在肉食動物的世界裡生活。」這位外長早在去年8月就呼籲歐洲制定統一的對華戰略,不然「中國就會繼續分化歐洲」。

2月21日,訪華專業戶默克爾在柏林會見馬其頓總理時又呼籲,要警惕中國在巴爾幹地區的投資,並強調合作不能與政治訴求掛鉤。有眼尖的媒體指明了,默克爾針對的是中國的新絲綢之路,擔心中國向歐洲擴展影響力。

你看,年還沒過完,中國人正吃著火鍋唱著歌呢,德國就火急火燎地散布「中國威脅論」了,而在這個關口上,一則重磅消息更是讓德國沸騰起來:

一份發佈於2月23日的股市公告顯示,幾星期以來,中國吉利集團以逾70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德國著名車企、賓士母公司戴姆勒集團的9.69%股份,現已成為戴姆勒集團的最大單一股東。德國網民炸開了鍋:不好了,中國人又要來竊取核心技術了……

去年至今,「中國威脅論」在德國乃至歐洲愈演愈烈。德國學界認為,這些警惕中國的言論背後,反映的是危機重重的歐洲難以適應崛起的中國。中歐關係不斷推進的這幾十年,中歐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這令歐洲無所適從。

德國《商報》近日一篇題為《為了富足的鬥爭》的文章焦慮地指出,歐洲目前的處境十分艱難。一方面,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正在架空全球多邊經貿秩序,另一方面,崛起的中國也在積極拓展其政治與經濟影響力。

文章接下來便開始黑中國,稱中國只有在需要吸納國外關鍵技術時才會適度開放國內市場,中國給非洲國家提供援助是為了換取後者在聯合國投票時站在中國一邊。

這樣看來,德國乃至歐洲不知道該如何適應崛起的中國,首要原因是他們難以客觀看待中國的崛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義桅接受《參考消息》採訪時表示,德國難以客觀看待中國的崛起,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利益。在中國-中東歐「16+1」框架下的中東歐國家,此前大多處於德國產業鏈下游。在德國看來,中國的大量投資擠壓了其產業鏈的延伸、市場,影響其現實利益。

二是體系。在一些西方國家看來,中國正在挑戰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體系、國際秩序,制定新的國際規則,對以西方規則為導向的全球化形成衝擊。尤其是很多國家都想學習中國發展模式,鑒於此,一些西方國家就認為,這是對自由秩序的衝擊。

三是心理認知。西方文明強調二元對立,即如果不能將其皈依就將其「妖魔化」。

我們還記得去年11月,德國《明鏡》周刊封面上那個醒目的黃色拼音「Xing lai!」。這裡的「醒來」一語雙關,文章最後以拿破崙兩百年前的名言結尾:「中國是一隻沉睡的獅子,一旦覺醒,將會震驚世界。」但文章更著重強調西方應該「醒來」,中國經過40年的驚人發展,已經跨越了政治、經濟和科技超級大國的門檻,西方卻不知自己面臨怎樣的挑戰,所以說,西方應該「醒來」,從而更好地應對中國的「醒來」。

《明鏡》周刊的這篇文章乍一看是一篇誇讚的文章,實則是升級版的「中國威脅論」。不過,西方確實應該「醒來」,但這個「醒來」絕不該是把中國作為對立面去妖魔化,而應該先學會如何客觀看待中國的崛起,然後再去思索如何應對中國的崛起。

不然,多年後,他們收到的將不是一句「醒醒」,而是一首「涼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夏 的精彩文章:

百草園之半夏

TAG:半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