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汝平 寫作的秘密

金汝平 寫作的秘密

金汝平,男,60後詩人,1984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現為山西財經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副教授。太原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山西省簽約作家,出版有詩集《烏鴉們宣稱》《獨角獸》《小夜曲》《騷動的黑》;另有散文詩集《歌聲唱給白骨精》,散文集《靜夜思》,評論集《關於詩及詩人的隨想》等。

寫作的秘密(288—300)

金汝平

288

報費一個上午的人。也必報費一個下午。報費整整一生的人。其實是報費在某一瞬。這一瞬屬於每個人。你關緊門。爛事仍從門縫魚貫而入。你塞住耳。爛事仍卷著灰土灌入耳中。請離它遠些。更遠些!而它日日夜夜離你更近。爛事糾纏你。爛事消耗你。爛事埋葬於無邊無際的爛事中。唯有奄奄一息時。爛事有可能被瀕死之人幻化為美妙之事浪漫之事奇異之事。在他顫慄的手緊握的筆下。爛事升華為一篇波瀾壯闊驚天動地的雄偉史詩!

289

博爾赫斯曾謙虛地稱自已為小詩人。但未必小詩人。惠特曼曾驕傲地吹自已是美國的大詩人。他何止局限於美利堅?他當之無愧是屬於人類的大詩人!謙虛與驕傲。不過是詩人的真真假假。假中有真。真中有假。我們聽聽罷了。作家的自我評價也是眾多對他的評論之一種。並不具備真理的尺度和判斷力的權威。作家只看作品。萬千紅帆過大海。醒來抱住空酒瓶。唯有作品為他們下最終的結論。

290

整整一夜。你和語言打架。打來打去。把滿臉橫肉的語言打得眉清目秀了!當雄雞喚來東方紅。你還要和語言繼續打架。打來打去。你又把眉清目秀的語言打得鼻青臉腫傷痕纍纍了!

291

對一部書的任何評說。包括理解。誤解。斷章取義。過度闡釋。歪曲與篡改與修正。為我所用或個人固執的偏見。都在客觀上傳播這本書。擴大補充這本書。發展深化這一本書。是對這本書的大眾續寫。在這個意義上。所有讀者又是作者。通過這雙重寫作。一本書的價值功能與美得以五彩繽紛呈現於歷史中。我們讀這本書。就是讀與它相關的一切事物一切人。讀翻動它的風和照耀它的光以及蛀空它的蟲子毀壞它的塵埃。我們對它產生了深沉的愛與眷戀。緊密的聯繫。它以它神奇的無用之用作用於人們的精神並撫慰著精神塑造著精神。一本書因此重要起來。偉大起來。一本偉大的不滅之書實際上就是由眾多人共同完成的。作者並非絕對主宰。

292

要論詩。必須認真。哪怕表面上用不認真的口氣。嬉笑怒罵盡在其中。詩是不能用不認真的輕薄態度來對待的。反過來。詩將無情而殘忍地嘲笑你的不認真。把你驅逐出詩的理想國。揀到籃子里的都是菜。掛在嘴上的都是詩。這種隨意與洒脫。可能放鬆我們被生活日復一日禁錮的緊張心情。但常常成為創造者極為有害的敵人。一切藝術的第一要求就是認真。終極要求也是認真。在認真中獲得真知。在認真中頓悟奧秘。在認真中獲取大自由。大解放。大狂歡。大陶醉。只有通過這認真的必由之路。我們才能在藝術的幻美王國中雄強而輕盈地翩然飛升。

293

在無盡黑夜裡孕育的。被我在清晨的陽光下寫出。那麼。我什麼時候又寫出這喧囂而騷亂的白天所激發的?隨時隨地。以前寫在隨身帶著的筆記夲上。現在更多記載於手機的微信里。對於一個視思想高於生命的思想者。思想必無所不在。他刷牙洗臉時思想。他散步買菜吃藥時思想。甚至做愛時也在思想。作為一個偉大的動詞。思想如影隨形陪伴他一生。同樣。生為宿命的寫作者。寫作也該無所不在。固然。這裡包括了我們理解的潛寫作。前寫作。對萬物的體察與頓悟。鋒利的觀察。敏銳的捕捉。由此及彼的聯想。還有想像力的風暴在大腦深處呼嘯!而最後把所有這一切精神上的活動。呈現為語言。則是寫作本質中的本質。核心中的核心。許多人在此失敗了。遇到難以克服的巨大障礙。確實。寫作就是寫出。首先是寫出。過不了寫出這一關。我們終生呆在文學的幼兒園。而那永遠寫不出的奧義。就潛伏隱匿於寫出來的文本中。

爛書既不該被暴君惡毒焚燒。也不值得被我公開蔑視。蔑視爛書的最好方式。是書寫一部凌駕於它們之上的絕妙好書。一個作家的偉大。並非源於他道德上的完善。那是所謂"聖人"。但這種絕對完美的怪物。真在地球上閃閃發光活過又死過嗎。我表示懷疑。作家的最終結論是由他的作品做出來的。沒有《紅樓夢》。曹雪芹又是誰?沒有《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及眾多箴言體著作。尼采。不過是一個抱著馬頭痛哭而被人嘲笑的疾病纏身的瘋子。正如榮格所說。不是歌德創造了《浮土德》。而是《浮士德》創造了歌德。於是被偉大之書創造的歌德。成為代表德意志文化的一代巨人。他終於輝煌完成了自已。可以和早已長眠的精神兄弟席勒相視而笑了。

294

黃昏因必逝的光才沉悶漫長。那被趕著上架的鴨子。終於趕上架了。那被創造的兇猛慾望驅使的窗前的寫作者。終於寫出他自認為還滿意的東西了。快感前的折磨。折磨後的快感。是如此奇異複雜融合於他的神經和血液里!固然。會有人不屑一顧淡淡而笑。"擼起袖子加油干。升官發財搞大錢。這才是艷陽天的金光大道啊。你這純粹是耗費時間。耗費生命。耗費自已。」對。對。說得有理!但天外有天。理外有理。寫出《荒原》和《四個四重奏》的艾略特。已對他做了強悍有力的反駁:"我們唯有活著。唯有嘆息。不是讓這種火就是讓那種火把我們耗盡。」

朋友。必將耗盡我的是思想與寫作這種火。耗盡你的又是什麼熾烈的火?

295

在文學的盡情書寫中。主觀主義多是正能量。一個豐富鮮艷的自我從語言中橫空出世任人觀賞任人評議。但在社會實踐的領域。主觀主義是極為有害的負能量。無頭蒼蠅血肉狂飛撞死在銅牆鐵壁上。

296

我們經常妖魔化他人。但神化別人本身是一個對人的神話。舉目四望。芸芸眾生嘴臉各異。又有誰真實地而非表面地神化過他人?偽命題。個個都牛通哄哄的。自戀的要死去活來啊。互相吹捧不過是生存需要。是締造友誼的一種形式。但絕不意味著神化被吹捧者。更多情況是。當面說優點。私下才偶然說缺點。既然發現缺點並直擊其不可迴避的局限性。神化從何而來?革命者天天抽風。反革命夜夜呻吟。光在牆上遊盪。蛇在樹下念經。神化從何而來?

297

陸遊作為大詩人。寫得太多。張若虛作為大詩人。寫得太少。就這樣。我們在閱讀的快樂中滿足著又惋惜著。惋惜著又滿足著。而馬克思以畢生心血寫出一部《資本論》。那些沒讀過《資本論》又大肆否定馬克思的鳥人。打死他也寫不出半篇《論資本》。妙手空空。一閃而過。嘰嘰喳喳叫去吧。馬克思地下笑哈哈。

298

審美與審丑。乃同一回事。都指向人類觀察萬物體味萬物並試圖揭示其秘密的一種特殊能力。審丑力的低劣。決不意味著審美力的高超。審美力的缺席。註定著審丑力的蕩然無存。實際上。審美與審丑作為人的精神活動。合而為一。同時進行。老虎的金黃。或金黃的老虎。在任何一種語言里都是句普通的話。而"虎的金」。卻升華為一句耀眼的詩。凝神靜氣。讓我們慢慢品味吧。有趣的是。許多詩人對此不以為然。不就是一個好句子嗎?而我不屑於這種尋章摘句的雕蟲之技!算了吧。連費盡九牛虎之力。也弄不出一個好句子的文學青年或文學中年或文學老年。竟異想天開地書寫一部橫空出世高不可攀的煌煌巨著!我為這樣的天真這樣的弱智笑了起來。笑是一種同情。笑是一種憐憫。但此時此刻。我笑得如此殘忍!可能我笑得恰恰不是別人。是我自已!

299

泡了三遍的茶,改了十遍的詩,就該放棄了。放棄。放棄。然後,朝那生命中不能放棄的至高之物,發起孤注一擲的攻擊!或許,這就是我們心中勝利者的形象?然而,沒有勝利者不是傷痕纍纍。沒有一個勝利者不是血跡斑斑。真是所謂「勝利者」嗎?不,「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老子已經說給一代又一代的人聽了。整理舊作意味著寫不出新作。悲哀。寫出的新作不過是另一篇舊作。把它撕碎。扔進虛無。它仍冷冷嘲諷我創造力的匱乏。這更加悲哀。悲哀乃宇宙間的氣土水火。悲哀乃心靈中的統治與主宰。但悲哀也是瞬間的。對於姍姍來遲的所謂「靈感」,必須主動出擊,而非守株待兔。一絲清風把它驅散。靈感之光至天而降!

偶爾大腦里跳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句子,這就是「靈感」嗎?靈感究竟來自何方?我問自己。靈感來自天花板,來自西門慶潘金蓮。墨索里尼希特勒,來自我昨夜夢見的汪洋大海和今天看見的車禍,來自壓在我肩上的三座大山,來自莊子的夸夸其談和韓非子比手術刀更尖銳的解剖,來自母親的乳腺癌父親的心臟病以及一個詩人25歲的死和異教徒的自焚,來自黃土地上一群羊,來自性慾的下降股票的上漲,來自釣魚島和珍寶島上的槍聲,來自人肉宴席,老鼠被綁架在貓縱橫甩打的尾巴上,來自飛機的轟鳴和衛生間水龍頭嘩嘩水聲,來自一尊被人們膜拜的鍍金偶像,千百年保持固定不變的姿勢。來自病歷,一次艷遇和一次重逢,來自從各各他吹到臉上發涼的風……

偶爾跳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句子,靈感來自一切刺激我靈感產生的地方。靈感來自這個莫名其妙的難以闡述難以表達的時代。不論忠實於這個時代,還是背叛這個時代,我們註定是「時代的兒子」。

300

隨便寫寫容易,舞文弄墨而已,信手塗鴉而已,但寫出一首好詩,很難,寫出一部光芒四射意義重大的傑作,難上加難,這是生活中可遇不可求的奇蹟。

所有的寫作,都是野心勃勃的寫作;所有的寫作,也都是辦不從心的寫作。理想與現實,初衷與結果,目標與過程,隔著十萬八千里永不能逾越的隔離——陷於此岸的一隻腳,無法到達彼岸。不能要求一隻眼睛看見宇宙全部的風景,不能要求一隻耳朵聽見宇宙所有的聲音。你的眼睛只能看見你能夠看見的,你的耳朵也只能聽見你只能聽見的。局限性是人類的宿命。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局限性中生老病死罷了。理解這一點並淡然一笑吧,慘然一笑吧,但誰又能笑得起來。在這個意義上,每個表面自信的詩人,內心絕對是不自信的,一種與生俱來的局限,宿命的局限,無法克服,無法戰勝。濃重的失敗感,挫折感,沮喪感,無力感,渺小感必籠罩他寫作的一生。如果他真誠對待寫作,不自欺欺人的話。

活在今天,就不會活在唐代,不會活在宋代;活在中國,就不會活在美國、德國、俄羅斯和法國。是命運以莫測之力日夜塑造著我們。時代,打在每個個體血肉之軀的烙印是太深太深了。我們活在今天,必然吮吸今天這無孔不入的空氣。

幽居其中的象牙之塔早已坍塌。詩人們紛紛潰逃到這塵埃飛揚叫賣聲四起的大街上。

悲痛,不平,苦悶,焦慮。古老中國在遺老遺少渾濁的眼裡現出支離破碎的秦磚漢瓦和重重鬼影,極權主義的壓迫和奴役,翻開了二十世紀怪異荒誕又恐怖的一頁,有過那麼多恥辱,有過那麼多非正義和廉價的諾言,物質的大面積壟斷把人也異化為商品,消費者也作為商品被他人和市場消費,慾望像泛濫的洪水衝擊著大江南北以及每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落,「娛樂至死」導致了精英文化的破產和大眾文化的畸形繁榮。掛羊頭賣狗肉,說好話做壞事。表面的豐富無法掩蓋內在的貧窮,表面的歌舞昇平不能遮蔽內在的千瘡百孔。一個畸形的社會裡,連正義者的正義也有可能是畸形的。一個變態的環境中,連反抗者的反抗也是變態的。我們的生活是這樣五光十色又單調無聊,我們的內心是這樣騷動不寧又充斥著死的寂靜,信息的堆積,知識的膨脹,符號的飄搖不定,肉身在解放之後的疲憊與虛脫,靈魂在信念瓦解後的無邊迷茫,你厭惡這個世界,同時你也蔑視你自己的隨波逐流,你與他者格格不入也和自己貌合神離,一個人這麼多的愛恨情仇酸甜苦辣,難以言訴,我們試圖對這個時代和自我命名感到無能為力。嗚呼!

寫,成為問題,不,一個難題。如魯迅所言:「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是時候了,是該瞪大眼睛,瞪大精神上的第三隻眼逼視自己靈魂里這無所不在的空虛的時候了!

歸根到底,寫作是非常個人化的行為。當一個人獨立宇宙「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當一個人被困生老病死的羅網中無法逃亡,當一個人徘徊在曠野嗅到野花的芳香又看到墓碑渾身發冷,當自我的神經被死亡、暴力、性愛觸痛,他渴望著向他人訴說,他渴望著表達。寫作就從一個人的靈魂里開始了。除此之外它並無奢求,除此並無慾望。只是後來,寫作被篡改、滲透、玷污,被外物扭曲、擠壓、異化。到了這個時代,寫作的純粹越來越少,功利目的卻惡性增加。為了金錢與榮譽,職稱與住房,太多人再也不能平心靜氣「十年磨一劍」,他們被文學所帶來的東西衝擊著,有的墜落為「文化明星」,有的升華為「胡評家」,有的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製造著「文學快餐」,但這樣倒胃口的「文學快餐」連自己吃一口都覺得噁心。寫作的根本意義被取消。毫無意義的寫作,只能被稱為「寫字」。

那麼,該怎麼辦?我們寫什麼樣的作品?或更深入地問:「我們能寫什麼樣的作品?」盡最大努力挑戰自己,完成自己,閃耀自身的光,哪怕這光在歷史的蒼茫里何其微弱何其暗淡。最終,終極審判高懸在每個認真寫作的人頭上。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文學以至高之美選擇著它的熱愛者獻身者。令人沮喪的是:我們有些氣數已盡了……

——你曾張狂,你曾自命不凡,你曾侍才傲物,你曾對許多平庸的製造者不屑一顧,正是這一腔熱血和高昂的理想主義精神驅使你寫下大量文字,藉助於詩之形式。它受到某類讀者的喜愛,也被另一類讀者拒絕、排斥和敵視。沒有一個人的作品能夠征服所有讀者的心,正如沒有一顆星星能夠照亮黑暗裡的每一個角落,但對於你內心深處那至高無比的美學尺度來說。你必須沮喪地無奈地承認:「你還沒有寫出你想寫的」。一息尚存,努力吧,拼搏吧,或許這努力仍是有限的,這拼搏仍是徒勞的。

「多少年來,我們勤奮地勞作,但天堂並沒有建成,只建成了辛酸的令人想起天堂的東西」。這是偉大的泰戈爾的心聲,我相信,也是所有嚴肅作家的心聲。

詩賞讀在讀與寫中與您相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賞讀 的精彩文章:

《紫江詩刊》通緝令/劉川、百定安、海 上、湯養宗、李輕鬆、馬蕭蕭、路 雲、龐 白、冷眉語

TAG:詩賞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