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史話04 The 1930s
1927年《爵士歌手》誕生,有聲電影正式出現,電影院紛紛裝上了有聲設備。由於外景有嘈雜的雜訊,所以電影拍攝又回歸到了攝影棚里。從1931年電影《情難定》可以看出,早期有聲片由於聲音是主角,所以畫面影像效果很不好,比如平·克勞斯貝的特寫鏡頭由於旁邊的小提琴手而顯得畫面不簡潔、
構圖彆扭。導演魯賓·馬莫利安克服了有聲片初期電影沒活力的缺陷,1932年的《愛在今宵》中,他讓日常的噪音變得有節奏組成了交響樂,在這部片中聲音使畫面系統化、聲畫呼應。
三十年代的好萊塢誕生了六大類型片。首先是恐怖片,恐怖片從二十年代起就有了,來自德國表現主義電影,比如《魔像》。1931年詹姆斯·威爾拍的好萊塢電影《科學怪人》借用德國表現主義的外表,給好萊塢帶來驚人的風格和氣氛,
恐怖片成為了環球公司的標誌。法國電影《無臉之眼》讓一個毀容女子戴上面具使人看得害怕,詮釋了「恐怖片講的就是看不見的恐懼」。
黑幫片出現於三十年代美國本土,1920年到1933年的禁酒令讓美國社會上出現了販酒的人,形成黑幫。《國民公敵》是早期著名的黑幫片之一,它使黑幫片道德問題爭論持續到現在。
霍華德·霍克斯導演的《疤面煞星》將黑幫片變成了希臘悲劇,1983年奧利弗·斯通還翻拍過本片。受好萊塢黑幫片影響,1954年日本電影《七武士》將黑幫主題與日本劍客救村民的傳統故事融為一體,成為非常著名的日本電影。《美國往事》也許是最著名的黑幫片。
西部片從電影誕生的第一個十年起就一直存在,大部分西部片背景設定在1860至1900年。約翰·福特的《鐵騎》通過原野風光、一場追逐戲中的攝影機快速移動體現出西部片特色,
黑幫片的攝影機往往是固定的。黑幫片是見利忘義時代中違法者的故事,西部片是理想主義時代中執法者的故事。
喜劇片在有聲電影出現後走向女性化,第一部滑稽女性片《二十世紀》中通過誇張的表演和飛快的語速體現喜劇片特點。
霍華德·霍克斯是三十年代最有才華的導演之一,他執導過許多類型的影片,促進流行電影類型的形成。
歌舞片誕生在三十年代。巴斯比·伯克利是歌舞片最有才華的創造者之一,在《1933淘金女郎》中設計了嘆為觀止的畫面。
動畫片出現在1906年,最早的是簡筆畫風格,
二十年後德國人洛特·雷尼格的《阿基米德王子歷險記》用了剪紙技術。
華特·迪士尼把動畫轉為世界流行的藝術形式,他創造了米老鼠,第一部米老鼠動畫是《瘋狂的飛機》。
1937年《白雪公主》是最著名的動畫片之一,為塑造白雪公主,迪士尼先拍穿演出服的真實演員,再把人物影像轉到紙上,類似「動作捕捉」,讓白雪公主跳舞如真人。
戰後的動畫製作方式變了,繪畫實際上是拍照複製到膠片上,讓物體都有譜了黑邊,
同時迪士尼成了麥卡錫反共浪潮的受害者。
好萊塢以外的國家繼續進行非類型片創作。法國,讓·谷克多的《詩人之血》創造了穿鏡子的奇觀,並展現了無重力的鏡子世界,
諾蘭的《盜夢空間》受到其影響。
讓·維果具有叛逆精神,他的《操行零分》法國教育制度。馬賽爾·卡內和雅克·普列維在三十年代拍攝了許多電影,由於二戰即將打響,法國社會動蕩,卡內-普列維電影又稱為詩意現實主義電影,《霧碼頭》就是一部標誌性影片,導演加上了柔光鏡拍攝,更顯詩意。
還有《天堂的孩子們》等詩意現實主義電影,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結合。而讓·雷諾阿則注重人道主義,他的最著名影片《遊戲規則》拍攝上毫無新意,但內容上宣揚人道主義,其中有著名的台詞「人們有自己的權利表達心聲」。《大幻影》表現人類平等,講述了一戰中一個法國軍官在戰俘營里和施特羅海姆飾演的德國軍官成為朋友,因為他們都是沒落貴族。
讓·雷諾阿電影的人物都有好的一面,並尊重他們的不同,並且他喜歡讓他的電影情節曲折甚至偏題,就像《大幻影》中兩個人討論猶太人的慷慨,和主線故事偏離。
南美洲最早的一部創新型電影是馬里奧·皮索托的《極限》,拍這電影時他才十九歲,是當時最傑出、最令人深思的巴西電影,飛翔式的鏡頭進一步完善了法國印象派電影人的思想。
三十年代的波蘭,特莫森和斯泰芬在1938年的非類型化影片用了曝光技術和奇怪的拍攝角度。
德國,萊妮·里芬斯塔爾曾為希特勒拍了《意志的勝利》表現了納粹黨大會,採用《黨同伐異》和岡斯的《拿破崙》的手法,拍了這部神話般的紀錄片。
後來她在1936年拍了當時的奧運會,把攝影機綁在熱氣球上或帖地上與運動員保持高度一致,還用變焦鏡頭從遠處拍特寫捕捉細節。
她喜歡莊嚴的、高於日常的東西,雖然有政治目的,但她的電影語言能力遠遠高於其他三四十年代的導演。
英國的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不僅是類型片導演還是重量級革新者,是二十世紀而最偉大的影像製作者,他有七點貢獻。第一,視點,《迷魂記》中他用幻影移動手法將攝影機代提成人的眼睛,有夢幻般的感覺。
第二,他認為電影高於生活,所以他的電影有超自然的邏輯,是因為希區柯克小時候受的基督教影響。三,擅長拍恐怖氣氛,他的《破壞》一開始交代一個男孩手中的包裹是定時炸彈,並強調了十五次,詮釋了「恐懼來源於對已知震驚的知道」。四,特寫,他在《三十九級台階》多次用到手部特寫。
五,用特寫組成一組鏡頭交代故事開頭,如《三十九級台階》的開頭,一般導演用的是全-中-近的景別變化帶觀眾進入電影。第六,用自然聲和低聲對白還有細節特寫營造恐怖氣氛而不是傳統的戲劇性音樂,就像他的一部片子中,人物要從自由女生像掉下去,鏡頭一再切到他衣服被拉扯出的破洞的特寫,
並用了自然聲無背景音樂。第七,就是將這些技法綜合。
三十年代末二戰即將爆發,有三部以女性為主角的逃避主義電影,《妮諾契卡》中的葛麗泰·嘉寶在巴黎找到了愛;
朱迪·加蘭在《綠野仙蹤》里陷入了奇幻的奧茲國;
《亂世佳人》用上升的大全景展現戰場的傷亡人,表面是講愛情的逃避主義,實則在諷刺逃避主義。
(想看更多的影視劇分享,敬請關注「愛電影的Gump」)
TAG:愛電影的Gu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