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開播!被點名的這一口鍋已經售罄!藏在一勺一筷之間,是千古不變的中國味兒!
8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在正月初四回歸!CCTV9 每晚8點,再次點燃你舌尖上的中國魂!
本季《舌尖3》共8集,每集50分鐘,主題分別是「器具」「宴席」「廚人」「小吃」「點心」「食養」「時節」「融合」,其中「器具」「食養」「融合」是三個新的創作主題方向;同時第三季還富有更多關於歷史文化、人物命運以及食物關係的思考。
GIF
GIF
GIF
GIF
GIF
GIF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器——食物與刀灶鍋的緣分
從陶器、青銅、鐵器、瓷器,中國烹飪器具一路走來,伴隨著文明不斷前行,新材料的發明、發現與應用,燒烤、蒸煮、煎炒也相繼出現,中國烹飪方式產生了飛躍。
GIF
GIF
第一期里出現了河南三門峽特有的穿山灶,一個灶台七口鍋,蒸煮燉燜還能保溫,可以放置七口鍋同時操作,非常高效,能夠很快做出當地著名的十碗席。
河南穿山灶
章丘手工鐵鍋製造需要歷經十二道工序, 再過十八遍火候, 一千度高溫錘鍊,經受三萬六千次鍛打,直到鍋如明鏡。
這道技藝歷史悠久,漢代時這裡便是冶鐵重鎮。但在2000年前後,手工鍛造鐵鍋行業曾經受到衝擊,直到最近幾年,人們再次認識到傳統鐵鍋的魅力。在熱愛手工的年輕人幫助下,83歲王立芳老人和其他已經放棄的老師傅們又重出家門,在這個曾經的漢代冶鐵技術中心,章丘鐵鍋手藝又復興起來。
GIF
除此之外,
濟南鐵匠李士貞一家世代制刀,
他的技藝秘而不宣,
打出的刀聲若龍吟,切姜如玉。
據介紹,《舌尖3》中,「器具」「食養」「融合」是三個新的創作主題方向;同時第三季還富有更多關於歷史文化、人物命運以及食物關係的思考。透過這些中華美食的故事,表達出中國人同食物之間的微妙情感與關係。
香——奉上一桌小吃的盛宴
小吃,看似簡單,卻充滿了飲食之道,只有真的懂得火候,食材,與調味原理,了解每一個小吃背後的艱辛,才能看懂製作中從小處用心的美好,一地獨有的食材和烹飪方式創造出了小吃不變的滋味,在鄉音的繚繞中講述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歷史。
稀豆粉
雲南騰衝,一碗從婆婆手裡傳承下來【稀豆粉】,木翠這一買就賣了幾十年,到現在也不過就是2塊錢一碗,但卻是騰衝人的舌尖記憶。
胡辣湯
河南人的胡辣湯,顛沛流離之間不論走到了那裡,只要來上這麼一碗胡辣湯,就好像一天的疲憊都消散了,帶著暖暖的滋味又可以開啟新一天的拼搏。
煎餅餜子
在老天津的眼裡,最好吃的煎餅餜子,永遠是我們家樓下的那家!經營一個煎餅餜子攤,從早晨5點起就開始忙忙碌碌了。
為了這一鍋綠豆煎餅皮,敲上倆雞蛋,配上熱鮮挺脆的油條,果蓖子,一把小蔥香菜辣子,這種簡單的小味道背後的功夫和記憶,也是幾代人情感的傳承。
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美哉吃肉喝湯的痛快,盛湯的碗,都得用熱水溫著,湯多肉少不行,有肉無湯也不行,每天下午6點就開始準備熬制第二天的湯頭,羊骨牛骨在熬制之前就已經要浸泡10個小時。
這一碗肉爛湯鮮的水盆羊肉,老白家一做就做了4輩人,86歲的白玉亭在店裡聽著最高興的讚美就是吃客們的一句:幾十年來這味道一點都沒變!
天地山河給予了我們豐富的美食素材,
柴米油鹽煎炒烹炸盡展人生百味。
《舌尖》系列裡讓你流過口水的美食,
這些年,都吃上了嗎?一起回顧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自然的饋贈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線。這種地理跨度有助於物種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多潛在的食物原材料。為了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人們採集,撿拾,挖掘,捕撈。
烤松茸
魚頭烙餅
主食的故事
主食通常提供了人類所需要的大部分卡路里。中國人的烹調手藝與眾不同,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都是中國人辛勤勞動,經驗積累的結晶。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遠都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後的主角。
黃饃饃
干炒牛河
轉化的靈感
在吃的法則里,風味重於一切。中國人從來沒有把自己束縛在一張乏味的食品清單上。人們懷著對食物的理解,在不斷的嘗試中尋求著轉化的靈感。
豆腐
茶葉蛋
徽州毛豆腐
時間的味道
時間是食物的摯友,時間也是食物的死敵。為了保存食物,我們雖然已經擁有了多種多樣的科技化方式,然而腌臘、風乾、糟醉和煙熏等等古老的方法,在保鮮之餘, 也曾意外地讓我們獲得了與鮮食截然不同、有時甚至更加醇厚鮮美的味道。時至今日,這些被時間二次製造出來的食物,依然影響著中國人的日常飲食,並且蘊藏著中華民族對於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種特殊的感觸。
臭鱖魚
金華火腿
醉蟹
廚房的秘密
要統計中國菜的菜品數量、毫無爭議地劃分菜系,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烹炒煎炸蒸,火候,食材,調味……有時候,這些顯得簡單,有時候卻又無比複雜。中國的廚房裡,藏匿著什麼樣的秘密?是食材,佐料,調料的配比?是對時間的精妙運用?是廚師們千變萬化的烹制手法?
揚州包子
燙乾絲
西湖醋魚
五味的調和
不管在中餐還是在漢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遠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嘗、鼻之所聞,在中國文化里,對於「味道」的感知和定義,既起自於飲食,又超越了飲食。也就是說,能夠真真切切地感覺到「味的,不僅是我們的舌頭和鼻子,還包括中國人的心。
糖蔥
鹽焗雞
大火鍋
我們的田野
中國人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從古到今,這個農耕民族精心使用著腳下的每一寸土地,獲取食物的活動和非凡智慧,無處不在。
大閘蟹
倭瓜花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時節
中國,人們春種、秋收、夏耘、冬藏。沿襲祖先的智慧,來安排飲食,已內化為中國人特有的基因。穿越一年四季,在時節變換中尋找屬於每個季節的獨特美食。
鐵鍋燉魚貼餅子
筍乾燉雞
腳步
不管是否情願,生活總在催促我們邁步向前,人們整裝、啟程、跋涉、落腳,停在哪裡,哪裡就會燃起灶火。從個體生命的遷徙到食材的交流運輸,從烹調方法的演變到人生命運的流轉,人和食物的匆匆腳步從來不曾停歇。行走一生的腳步,起點、終點,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這是中國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樸素,但有力量。
桂花糯米藕
樂山嫩豆花
心傳
中國烹飪無比神秘、難以複製,廚藝的傳授仍然遵循口耳相傳、心領神會的傳統方式,祖先的智慧、家族的秘密、師徒的心訣、食客的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代代傳承。
蒜泥白肉
金魚酥
秘境
遙遠的山林、江河、草原、沙漠,這些難以到達的地方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美味,人類與自然攜手讓古老的美味延續至今。秘境,帶我們發現和尋找與眾不同的人和食物。
酸辣華子魚
手抓羊肉
家常
家,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們生火、做飯,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里,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棗花饃
紅燒肉
相逢
大多數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組合、碰撞產生的裂變性奇觀,美食之間的相逢給了人們在味覺上的享受,人類的活動促成了食物的相聚,而食物的離合也在調動著人類的聚散。美食的相逢有時恰恰印證了中國傳統的「緣分」。
燴南北
大盤雞
三餐
一日三餐,對於中國人來說意味著人生的五味雜陳。現代化的中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在奔波忙碌中通過簡單的美食尋找味覺的快樂。一些人開始享受工業化流水線食品,但也有人不辭辛苦仍然在飲食上堅持傳統。
煎餅果子
牛肉麵
西洋菜豬骨湯
TAG:JD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