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電影 《紅海行動》

看電影 《紅海行動》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句話:如果拍電影就是要燒錢,那就應該燒成《紅海行動》這樣!看過電影之後,相對於賀歲檔的其他幾部特效大片,深以為然。

跟閨蜜猶豫了三天,還是去看了《紅海行動》,她是為了黃景瑜,我是為了豆瓣8.5的高分。猶豫的原因是其實我一直不是很喜歡這種類型的片子,會燃,但也會堵。但是我也萬沒想到這部在賀歲檔上映的軍事題材電影的表達方式會如此露骨,幾近R級。全篇兩個多小時,打了兩個多小時,文戲被儘可能的壓縮,二話不說就是干。不要說尿點,不尿褲子都算我是英雄。

GIF

看完電影,我不自覺地把它和《戰狼2》放在一起比較,不可否認《戰狼2》是一部現象級電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從電影院出來的人都有一股披著國旗大喊「我是中國人」的衝動,但在熱血散去之後,人們開始推敲情節時,也只能擺擺手說,誒呀,哪有那麼多真的假的,美國大片里不也有的是超級英雄么。

但是《紅海行動》告訴了我們,什麼叫真實。

真實就是子彈是真的會打到人的。即使是萬里挑一的狙擊手,也會被一顆流彈打穿脊椎骨;近距離的攻擊中,被子彈擦身而過,精神緊張到看到地上的一截手指,低頭才發現自己已經殘廢了;扔到面前的手雷想要扔回去,晚了1秒,胳膊就沒了,再晚1秒,一屋子的人,命就沒了。即使這樣,也要一往無前,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完成任務。

真實就是中國軍人訓練有素,有血有肉,也會緊張,也會害怕,但決不退縮。面對迫擊炮,無力還擊,跳進防禦工事的一瞬間,抱住身邊百姓的頭;即使一車人都被炸成肉泥,也要從殘骸中挖出能喘氣的來;一輪輪的轟炸之後,一刻不耽誤,立刻挖沙救人,因為哪怕晚了一分鐘,沒被炸死的人,也會被沙子埋住悶死;被炸斷了胳膊,無暇慘叫,而是迅速找醫療設備自救,阻止傷勢繼續蔓延,因為他還要戰鬥;出發之前武器裝備里放一顆糖,心裡念著家鄉,然後頭也不回地熱血撒沙場。

真實就是隊長第一次提出想要靠8個人救出人質營里的所有人質,面對這樣不可能完成的人物,爆破手僅僅思考了幾秒鐘,就給出了最佳方案,沒有質疑,沒有拒絕,沒有退縮。因為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沒有後備,沒有退路,哪怕只有8個人,也要各司其職,面對著150個同樣有信仰,訓練有素並且裝備精良的極端分子,信任是唯一的援軍,戰也得戰,不戰也得戰,不光要戰,還要贏,不光要贏,還要救人,不光要救人,還要帶他們回家。這是任務,是命令,不容有失,不講道理,必須完成。

真實就是中國國旗不再是護身符,幾枚導彈對準中國軍艦,殘忍的殺掉人質,割掉頭顱,然後錄下視頻發給中國,赤裸裸的挑釁,而我們必須等到他們開出第一槍,才能開始反擊與營救,我們可以精準的對空反導,但決不允許先開第一炮。我們是大國,是強國,但世界並不和平。導演說,這個世界上總有那些你不知道的人,在做你想不到的事,逃避不可以粉飾太平,戰爭,是最好的反戰。

拋開這些情懷和熱血的外因,影片本身也非常的可圈可點,雖說全程無尿點,但還是張弛有度。戰鬥在升級,人物技能也在升級,同時細節的處理非常的到位。

狙擊手的冷靜與專註,跟連天的炮火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觀察員李懂的膽怯導致狙擊手羅星受傷,到後來狙擊手顧順接替羅星執行任務,在戰場上與對方狙擊手之間心理較量,都非常的豐富,第一次顧順打偏,第二次對方的狙擊手反擊,顧順李懂位置被發現,第三次聯絡中斷之後李懂靠射擊向顧順提供對方狙擊手的位置,對方狙擊手原地不動打心理戰,最終顧順李懂之間的信任和顧順的果決,分秒之間的細節,都非常非常精彩。

除了這些細節,影片對人物的塑造也很成功,值得一提的是蛟龍突擊隊中唯一的女隊員佟莉,扎紮實實的一個人立在那裡,完全蛻掉了人們心中女隊員「中看不中用」「絕對拖後腿」的標籤。

其實前期對她並沒有什麼刻意的描繪,但正是這種不刻意,反倒襯託了佟莉的優秀,因為她不需要女兵的標籤,和石頭一樣,她的位置就是機槍手,和其他人一樣,她就是蛟龍突擊隊的一員。這樣不刻意的塑造,在隊長對她下達「壓著他們打!」的命令時,達到了高潮——真是完全沒把她當女人。然而接到命令之後,佟莉也真的一個人扛著二十斤的重機槍沖了出去,壓著對方的火力一陣猛打。

後來石頭受傷,她抱住被削掉了半邊臉、打穿了動脈的石頭,聽他含混不清的說「好疼啊」,塞進他嘴裡一塊糖,因為石頭說過,挨打了,疼的時候就吃糖。她哭著說「吃糖就不疼了」「我們回家」的一瞬間,激發了整場的淚點。能一個人扛起幾十斤重機槍衝鋒的女英雄,面對奄奄一息的心上人和剝不開的糖紙時發出的悲鳴,要比整場戰爭都來得慘烈絕望。

而當我們以為佟莉的戲份差不多了的時候,導演最後又把整部電影唯一的一場近身肉搏的戲份交給了這位女戰士。這種隻字不提她是個女兵,又時時刻刻的提醒觀眾她就是個女兵的表達,一級棒。

最難能可貴的是,在如此飽滿的塑造下,電影呈現出的依舊是團隊而非個人,表達出的依舊是「行動」而非情懷,這些相比較而言,所謂的主旋律和大國情懷處理的看上去非常克制,對於最後楊銳帶著僅存的隊員處理了臟彈的事情,看上去也只是有些強迫症的捎帶手,但情懷卻融進了各種細節中,命令、服從、信任、鬥爭,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嚴絲合縫,飽滿了電影情節,感染了觀眾的內心。

我不是一個軍事迷,看不懂電影里所謂50多種荷槍實彈的武器分類,不知道一顆迫擊炮會有多大的功效,一把機槍能把人打飛多遠,一個狙擊手打槍甚至不靠眼睛……

當影片結束,燈光亮起的時候,我往椅背上虛脫的一靠,看著一長串的演職人員表,被轟炸了兩個小時的腦子裡嗡嗡的只有一個結論,我不想二刷。不是因為它不好看,而是因為那些血肉橫飛的鏡頭之後,輕描淡寫的一句「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太疼了。

雖然2015年的葉門武裝撤僑事件遠沒有電影里表現的這麼慘烈,但是電影中那艘當年親身參與撤僑的「臨沂號」,卻在無聲的告訴我們,中國軍人正實實在在的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流血犧牲,保家衛國。

我們沒有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

只是生在了一個強大,願意保護我們,

並且努力的想要保護我們的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會說 的精彩文章:

TAG:不會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