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國藩:剛以立業,柔以立命

曾國藩:剛以立業,柔以立命

剛以立業 柔以立命

1

剛以立業。剛不是暴戾殘忍,而是剛直強韌。

剛也是一種挺身入局、擔當責任的氣概。在太平之亂髮生時,曾國藩只不過是一介侍郎,居鄉守孝。既沒有統兵作戰之職,也無督撫一方之責。應該說,他完全可以置身事外。

然而命運卻偏偏相中了他。

然而即使做了幫辦團練大臣,他的使命不過是保衛桑梓。他無兵、無餉、無權,一個三無人員,卻主動提出數省協防,毅然率領一支自創的農民隊伍,出湘東征。

因為剛,他四次抗旨,以保湘軍,以護全局。在訓練未精,武器未備,力量不足之時,他審時度勢,敢於抵制皇帝的詔命,保全大局。

因為剛,在1859年圍攻安慶之時,曾國藩不為浮議所動,力排眾議,「任憑各處糜爛,仍不分安慶兵力」,牢牢抓住安慶這一主戰場,使太平軍在戰略上全面陷入困頓。

剛,也指堅忍、硬氣,咬牙勵志,矢志不渝,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剛,更是一種氣節,硬骨頭。

面對數量多過湘軍十倍二十倍的太平軍,曾國藩沒有退縮,常常經少勝眾,以弱擊強,而且對敵人毫不手軟,以霹靂手段,一點點將太平軍剿殺殆盡。

2

柔以立命。柔者,君子以厚德載物。

首先,對湘軍部下,曾國藩以柔道待之。愛兵,規定每天行軍不超過五十里,不許打浪仗,視湘軍士兵為子弟。

其次,對百姓,曾國藩以柔道安之。愛民,規定,行軍以不擾民為本。逢年過節,在大營發放糧錢以賑濟百姓;聽聞戰亂之地,人肉都賣起高價,就思儘快結束戰亂。太平之亂平息之後,馬上撤厘金、裁湘軍,都是為了安民。

柔是安身立命的基本哲學。

孟子說:「愛人不親,反其仕。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意思是當自己努力了,而別人不能理解自己,則不要去責備別人,而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面對中樞的不信任,面對同僚的不理解,面對國民的謾罵指責,曾國藩以柔待之。他忍得住,吃得虧,耐得煩,看得淡,放得下,因而,一切阻力和困難最終都擺得平。「唯柔可以制剛狠之氣,唯誠可以化頑梗之民。」

曾國藩一生經歷過由科舉之學到程朱理學之變,再由程朱之學到法家之變,再由法家到道家之學的三次轉變。融會儒道修身之旨,一生未停止過修德養性,終於養就一段春意思。

面對功利,曾國藩絕不迴避,也絕不貪占。他懂得人性對功利的追求,因此一直奉行「有功先讓人享」這一宗旨,而自己則盡量克服慾望,而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自己達成曠世之大功。可以說,曾國藩的柔字功夫在於助人以功,克己以忍。

他還說「:清則易柔,惟志趣高堅,則可變柔為剛;清是易刻,惟襟懷閑遠,則可化刻為厚。」可以說,對於怎麼做到柔,曾國藩思考得十分周全。

柔也有抱殘守缺、不求圓滿的智慧,然而,這正是曾國藩得以走上不斷反省的一條永無止境之路的重要原動力。知柔,在曾國藩那裡就是「求闕」。功成而不居,業成而不彰,他能夠在兔死狗烹的專制時代得以全身全譽,庶幾得益於這個柔字。

剛柔之道,在曾國藩身上運用到了一個化境,古今罕見。「養活一段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這幅對聯,將這一剛柔之道揭示得十分親切形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事如易 的精彩文章:

莊子說:再無用之材,也要以一種有用的方式保全自己
曾國藩的四項修鍊

TAG:萬事如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