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零售風雲再起:四年花了1600億 而這只是開始?

新零售風雲再起:四年花了1600億 而這只是開始?

2月23日,步步高發布公告稱,已向騰訊、京東轉讓公司股份,騰訊將持股6%,京東將持股5%,股票將於2月26日復牌。

公告還顯示,此次轉讓股份的價格不低於17.11元/股,按此計算,標的股份轉讓總價約為人民幣8.87億元。

作為一家商業連鎖企業,步步高在全國有592家多業態實體零售門店,業務遍及湘、贛、川、渝、桂、滇等省市,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零售實體,是中國第九大零售商。

此次交易也是「騰訊系」對新零售領域布局的最新舉措,其與「阿里系」在新零售領域的對戰亦愈演愈烈。

四年對決,投入近1600億元

事實上,自2014年阿里入局銀泰商業開始,阿里和騰訊的新零售之爭就已打響,且從未消停過。而從可獲得的公開資料統計來看,在近四年的競爭中,兩者及其同盟投入的金額已接近1600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超市雙寡頭格局逐漸形成

從阿里騰訊的布局來看,因資本湧入和科技賦能,超市行業的整合速度明顯加快,目前雙寡頭格局已逐步形成。

目前,對於騰訊系來說,除了新投資的步步高,此前還投資了永輝、家樂福、紅旗連鎖和中百集團,而阿里系則投資了高鑫零售、三江購物、新華都和聯華超市。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

現在,國內超市領域市場佔有率排名前十的公司(統計周期為2016.9-2017.9),已經有7家公司選擇了站隊。目前僅剩華潤萬家、物美集團和來自荷蘭的SPAR集團仍保持中立。

正因為此,目前騰訊和阿里又將目光轉向了其他實體零售企業,比如阿里系在春節前投資了國內家居行業龍頭企業居然之家,而騰訊系則投資了萬達和海瀾之家等企業。

「收編戰」仍會繼續?

對於實體零售企業紛紛選擇站隊的原因,有專業人士表示,一是實體業者的電商需求,二是經營者自身的困局。

目前,很多實體零售商,比如萬達等企業,一直在開發自己的線上平台,但客戶黏性低,App的裝機率等都不高。其所提供的服務,其他同類平台都能提供。這樣的實體業者必須要尋找到合適的線上合作夥伴。

另一方面,據第一財經記者的深入了解,目前很多企業的線下銷售正在遭遇瓶頸期,相反線上銷售則迎來較好表現。比如近期與騰訊合作的海瀾之家,其在2016年的電商毛利率為60%,線下卻只有38.8%。

此外,優衣庫的母公司日本迅銷公司截至2017年8月31日的前12個月的年度報告中表示,優衣庫的實體零售店銷售正處於一個困難時期,但優衣庫的電商業務卻處於上升期。

當然,ZARA、GAP、C&A等快銷品牌同樣存在上述的困難局面。所以,很多實體零售企業都急需尋求與電商合作,以分享其線上流量。

對此,有專業人士認為:「按照現在的格局來看,接下來阿里系和騰訊系,以及京東等具有資金實力的電商巨頭還會繼續布局線下,未來還將有更多線上線下的戰略與資本捆綁合作,2018年的新零售大戰會持續升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天說市 的精彩文章:

傳媒行業:文娛消費升級驅動票房超預期 質量口碑決定後勁

TAG:天天說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