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人生七年>,我們如何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紀錄片《人生七年》,英文原名《7 up》,是由邁克爾·艾普特執導的;從1964年開始對一群家庭背景有著天壤之別的七歲孩子進行拍攝,然後每隔七年拍攝一次這些孩子的現狀,目前已經拍攝到五十六歲篇,據說2020年將上映六十三歲篇。
《人生七年》是一部很引人深思的片子,結合影片中這些人物不同的成長曆程和個體命運,總讓人心生感悟、感慨不已,也由此思考我們每個人該如何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01
上圖左起 21歲時的約翰、安德魯和查爾斯
約翰、安德魯和查爾斯是精英階層家庭的孩子,他們三人七歲時候在倫敦上私立貴族學校。
尤其是約翰簡直就是精英階層的典範,約翰七歲的時候,就說他喜歡閱讀《觀察家報》和《泰晤士報》,「我就喜歡、我一般看看標題,朗讀出來。」,他說夢想長大上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約翰最終上了牛津大學法律學院,但約翰二十一歲時這樣回答:「好像我們都是一帆風順,從七歲就已經定型,但我們也熬夜拚命讀了無數的書,付出大量努力才進入大學;有些人卻覺得我們生來就有這些權利一樣,我覺得這樣並不公平,你們不知道我們過節也要打工,自己養活自己,(影片)給人們留下的印象並不真實」。
五十六歲篇中,約翰回首人生時袒露心聲,他九歲父親就去世了,母親為了供他們子女上學很辛苦地出去工作,而他自己非常努力才獲得牛津大學的獎學金。
約翰的曾曾祖父是保加利亞的首位總理,約翰自己娶了駐保加利亞前大使的女兒,他四十九歲時候已擔任英國王室法律顧問,是御用律師、高級律師。約翰自己也感恩他一生婚姻幸福、事業成功,有一大群出色的朋友,非常幸運。
我們從約翰身上可以看到:「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約翰勤奮、睿智、有思想,他致力於慈善和環境保護;還熱衷於政治,希望由此改良政府和社會,是非常積極正向的。
還有,約翰鋼琴彈得非常好,連他妻子都誇獎分不清是唱片放的還是約翰自己彈奏的。約翰多才多藝,活得高級有趣且自製自律;從他身上,表現出真正的貴族精神。
七歲的安德魯說他喜歡看金融時報,「我喜歡我的報紙,裡面有我的股份,每天都能知道我的股份是多少。」
安德魯後來考上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法律專業,畢業後從初級律師升遷到大型律師公司的合伙人,後來又跳槽到某跨國大公司。
安德魯大兒子後來在倫敦金融區找到第一份工作,小兒子在英國杜倫大學讀研究生。他一生事業有成,家庭和諧體面。
七歲的查而斯夢想長大後上牛津大學,最終他考上杜倫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先在倫敦東區一家報紙寫稿,後來在英國廣播公司擔任助理製片人。他14歲時候父母離婚,長大後的他是一個散發著迷人氣息的藝術男。可惜二十八歲時他拒絕參加拍攝,就此沒能在影片上再見到他,但不難想像他的人生應該也很精彩。
02
七歲的托尼出生在倫敦東區的貧窮家庭,他的父親賭博、賽狗,還曾出入監獄,但他的父母都非常愛他,尤其他的母親很慈愛也很樂天,托尼的童年雖然貧窮但不缺愛。托尼活潑開朗,熱愛生活,對人生勇敢無畏。
托尼兒時夢想是成為馬術師,15歲就輟學,專門拜師學習馬術,但28歲時徹底放棄賽馬。他開過酒館卻沒有經營成功,後來他主要以開計程車養家;但他還學習表演並以此賺些額外收入。他喜歡打高爾夫球,而騎馬是他一生最為深刻的愛好。
二十八歲篇的托尼淡到了讀書的重要性,他說:「我以前說教育不重要,不,教育很重要,我那樣說是不對了。但我的意思不是,學術的教育沒有用,肯定是有用的,在現在這個環境里,受過教育的人,顯然會獲得更多的機遇。」
其實關於讀書的重要性這件事,我想一個人通過讀書、接受良好的教育,主要是提高了一個人的綜合智能和綜合素養,而綜合智能和綜合素養的提高又助於人們完成任何工作,最終實現人生的夢想;相反的,年輕時候不好好讀書,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那麼他的綜合智能和綜合素養的欠缺終將限制他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也限制了他發展的空間和高度。
托尼一生的日子過得熱鬧繁雜,他曾婚內出軌,婚姻差一點瓦解;他還抵押倫敦的房子去西班牙做投資,最終結果雖然都不盡如人意,但他的樂觀、勇敢是他人生的一抹亮色,他不停歇的折騰讓人感受到他一生濃濃的煙火氣息。
他的孩子也平凡如他,但一家人很有愛,五十六歲篇的他被兒孫環繞,他感覺知足幸福,這就足夠了,不是嗎?
03
七歲的尼克來自農場,是個農二代,他在七歲篇里穿著大大的雨鞋,獨自一人漫步在空曠的原野里,去離家4英里遠的只有一個班級的村校讀書,那小小的孤單身影讓人心生愛憐。但尼克從小就志向遠大,有他七歲篇的金句為證「長大後,我想知道關於月亮的所有事」,「若我能改變世界,我要把它變成磚石」。
尼克有幸贏得了約克斯寄宿學校的獎學金,後來被牛津大學物理系錄取。尼克說他的家鄉有著壯觀、剛強、殘酷的美,這讓他無論在身在何處都深切懷念、難以忘懷。
而從小在農場,當家裡養的狗趕羊群時候趕錯了方向,也只能坦然面對,這樣的生活經歷深深影響了他的個性,賦予他處驚不變、安之若素、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和胸懷。
尼克最終去了美國的威康斯辛大學工作,成為教授和系主任;他著書立說,是核能源研究領域的科學家。
尼克曾結婚、離婚又再婚,兩任妻子都非常優秀,他還有一個前妻生的乖巧兒子。
尼克是這部紀錄片中唯一一個通過自身不懈努力實現自身階層向上突破的幸運兒,他的奮鬥精神讓人肅然起敬,我個人也非常喜歡和欣賞他。
現在來介紹蘇西,蘇西是出生在倫敦的富家女,家庭條件優渥,七歲的她在私立學校學古典芭蕾,她還喜歡游泳、打網球、兵乓球和槌球。
14歲時候蘇西父母離婚,導致她一度叛逆消沉,她最終沒有上大學。後來她在回顧人生時,很遺憾地表示,她如果15歲到21歲期間更加努力、上了大學,人生更會有所不同。
但蘇西作為女人很幸運,嫁了一個優秀的丈夫,是個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她還生了2個兒子一個女兒,最終孩子們都上了大學,也彌補了她內心的些許遺憾。
蘇西在三十八歲時候,還去參加傷痛諮詢的培訓,完成培訓後她免費為他人做傷痛諮詢的服務。五十六歲篇時候,她依舊是個美麗優雅的婦人,和農場出生的尼克教授彼此還成了好朋友。
04
尼爾和彼得來自倫敦中產階層家庭,尼爾的父母都是老師,彼得父親是警察,但最終尼爾和彼得的人生之路卻大相徑庭。
七歲篇的尼爾非常陽光、活潑,但二十一歲篇的尼爾剛從阿伯丁大學讀了一學期後輟學,在倫敦的建築工地打散工艱難度日。
他情緒低落憂鬱,採訪者問「他們(指尼爾父母)對你期望高嗎?」,尼爾回答:「是的,他們給我做了長期的設想,他們經常跟我說,從我小時候,他們就設想我從事某些類型的工作,他們可能從來沒想過我有其他的可能性,他們可能想像我當大學教授或者銀行經理之類,都是室內的工作,需要用到讀寫技能或者類似工作,因為他們沒發掘過我個性的另一面,有多少父母會把自己的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呢?」。
其實很多家長都會犯尼爾父母同樣的錯誤,因為他們沒有把自己的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從而去挖掘孩子的天賦和尊重孩子的天性,而是以自己的意志和期望去設想和控制孩子,因而他們沒能很好地引導和輔助孩子,恰恰相反他們反倒限制了孩子健康自然地成長和發展。
二十八歲篇和三十五歲篇的尼爾都沒有工作,靠領取社保救濟勉強度日,過著居無定所、顛沛流離的日子;四十二歲篇的尼爾人生稍微有點轉機,他在四十歲那年當選哈克尼自由民主黨議員。
四十九歲篇的尼爾開始對人生不惑,他侃侃而談:「我認為生命只有一次,人生苦短,你要對那些美好的東西心存感激。我要講一個故事,我在曬太陽,一隻蝴蝶落在我旁邊,她有美麗的深紅色翅膀和白色花紋,蝴蝶的壽命很短,它離我非常近,她一點也不害怕,他歡快地扇著翅膀,在那一刻展示著自己的美麗、享受著陽光,也許生命不過如此,要做自己、明白生活會一直繼續,世上還有無數生命也在尋找自己的路。」
五十六歲篇的尼爾感覺他稍稍活過來了,他已經修完了大學學士學位,成為擁有執照的帶職牧師,他積極服務社區,成為自願者,還渴望改變社會。
尼爾說他一直有神經緊張的問題,從十六歲開始就有了,因為離開大學、因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他還說:「我能更好地救助自己勝過那些聲稱要幫助我的人。」
尼爾他永遠在按照他自己的信念行動,也許結果並不那麼美好,但他勇敢地追求著過程完整的自我,這已經很讓人欽佩了!
而實際上,活著本身就是生命意義所在,很多人他努力一生也只不過是為了過完這平凡的人生,所以勇敢做自己就已經是非常非常美好的事了!
同樣來自倫敦中產家庭的彼得就讀於倫敦大學歷史系,畢業後成為一名老師,後來改行成為政府就業和退休金部門的公務員。
他酷愛音樂,和同樣熱愛音樂的同事結婚並成立了「善意樂隊」,經常演出,在當地很受歡迎也挺有反響。他回望人生,感謝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愛和支持。
05
這部紀錄片中還有兩個來自倫敦兒童福利院的男孩保羅和塞猛,還有三個來自倫敦平民家庭的女孩傑基、琳恩和蘇珊和從小被親生父親寄養在寄宿學校的布魯斯,限於篇幅,我就不再一一描述了。
總體來看,1964年至今的英國社會,表現出社會結構的穩定性,參與拍攝這部紀錄片的這群人,個體階層幾乎沒有太大的浮動,除了農二代尼克的逆襲和中產家庭孩子尼爾的淪陷。
事實上社會階層的分化日趨明顯,有人越來越富,也有人窮得找不到出路;另一方面,也展現出接受良好教育的人,在晚年無論家庭成員狀況還是個人健康方面都呈現出比較理想的狀態,也呈現出他們自律有序的個性且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心、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等等。
因此,無論處於什麼時代,也無論在怎樣的社會,每個人如果能夠重視自己的優勢、正確地選擇、朝向對的方向、多讀書、多律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那麼定然不會不辜負生命本身!
END
作者簡介:馨一然,寫文聊以自娛、抑或是自我救贖,也藉此傾盡全力追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TAG:馨一然AnnieW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