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適應這個越來越公眾化的時代了嗎?
越來越覺得自己過多的呈現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這種特質越來越傾向於公眾化。一個人過多的暴露在公眾下,必然要呈現他很多的私生活,包括他的思想、他的行事風格、他的為人之道、他的價值觀等領域,所以這是極其有風險的,因為這種行為很容易成為他人攻擊的目標,但從側面來說本人也必定是抱著自己極大的誠意和熱情在約束和審視著自己。
說到這裡必然要談到個人的價值觀,一個人最大的品質當屬善良,此外你還需要擁有公正、勇敢、節制、堅持、反思等一系列品質加以完善,這是人生的此必修課。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我到底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一開始我沒有方向,你看到的自己就是最真實的,這是我一開始的自我判斷,這段時期很自我。後來經歷的事多了,看的書多了,才知道有一種力量叫做模仿,我要成為某某一樣的人,但是後來發現這些人成才的條件自己很多都不具備,老是活在別人的影子里也越發的看不清自己,但是經過了多重身份的洗禮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了解自己了,因為我學會了用別人的角度看自己,於是我又慢慢回到了自己的身份,只不過跟先前相比,自己更加謙遜,更加考慮到他人的感受,更多的去為別人考慮。這種轉變對自己受益匪淺,因為這樣做讓自己更加的社群化,更有利於溝通和感情的傳遞。
我以前有一個思維的誤區,老是覺得一對一的關係最牢靠,所以這時候的我往往活在一個既定的小圈子裡,結識的人也往往跟自己具有相同的特質,但是慢慢發現相同氣質人的疊加並沒有使自己有太大的成長,所以更多的是一種歸屬感。後來慢慢發現,一個人註定是要受自由和限制之苦的,或是被動或是主動,你都要去嘗試一種不同的生活、不同的領域,進而你要去接觸不同的人,過不同的人生。
這時候,你會發現很多朋友會慢慢退出自己的視線,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好,而是因為他們已經不再適合你現在的生活方式。人總是很現實的,因為你時刻都要面臨著生存的問題,一個人一旦生活在這個社會裡,你就要跟人打交道,這是你決定不了的,所以不斷接觸新人的最底層要求。
但是一個問題又來了,在這個固定的圈子和領域內,你就又重複之前的那種生活,永遠只是在踏步,本質沒有變,還是太封閉。此時,終於了解到一對一關係的弊端。於是,一對多的思想格局打開。
其實任何有所建樹的人,不管是他的思想還是行為總是不斷跨界和融合的,這是一種視野,更是一種價值優勢。這是從事媒體運營最大的收穫。這也是馬斯洛需求理論的第三層。
一旦當一個人渴望擁有被尊重和愛的需要,他便會在儘可能的去努力爭取他人的重視和肯定,這就破切需要你極大的去發揮自己的優勢,並去感染更多的人,此時也會有更多的人去回應你,這時候才發現以前的區域壁壘是如此的可怕,把人圈到一個匣子里讓時間慢慢的從你身邊耗去。
其實這些還不夠可怕,可怕的是一旦自我設限,默認了這種生活,一個人必定陷入巨大的孤寂中掙扎老去。如果認識到此時,想必走進了一層,一個人奮鬥的終極意義又將提到新的高度,那就是為了自我實現。這個自我實現可以演化成兩層含義,一個是我實現了我的目標,一個是目標通過我實現。當然絕大多數人都有過第一類的經歷,第二種其實就很少涉足了。
TAG:影視漫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