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這8大育兒困擾,你家或多或少都有!怎麼破,專家來支招!

這8大育兒困擾,你家或多或少都有!怎麼破,專家來支招!

來源:新民周刊,整理:周潔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因材施教絕對不是一句空話。

在上海市教委等單位指導,眾多新聞媒體和相關專業機構共同打造的「幼有所育——16區16講」0-3歲科學育兒巡講活動中,各路專家針對目前出現的眾多育兒困擾和誤區,開出了對症下藥的「藥方」,讓年輕的家長們懂得遵循孩子成長規律的重要性,盡量避免在育兒路上走入「誤區」和「雷區」。

01

孩子哭鬧太厲害,

為了安慰就該打開電視、手機?

根據一項上海地區3歲兒童屏幕時間現狀調查顯示,來自16個區20000餘名3歲兒童,平均每天屏幕時間在2小時42分鐘。「屏幕暴露」正在走近不會說話的寶寶。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兒童醫學中心兒科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江 帆

科學研究表明,與不看電視的嬰幼兒相比,每天看電視時間大於等於1小時的嬰幼兒,其就寢時間推遲、入睡潛伏期延長、夜間睡眠時間縮短。每小時的電視或錄像,可能導致兒童語言能力評分下降。

兒童早期是發育的關鍵期,尤其對今後成長和學習至關重要。現有研究表明,成人智力水平的一半是在4歲前發展起來的,因此,早期的促進發展措施可以提高今後的智力發育水平。重視兒童早期發展,家庭是核心。

她建議,2歲以下的兒童不建議接觸屏幕,2歲以上的兒童使用屏幕應選擇教育類內容,且在家長陪伴下進行,時間控制在1小時。

2

周圍有孩子去上「早教班」,

我家孩子是不是也要去報?

不知啥時候起,看到周圍不少家長送兩三歲的孩子去上社會「早教班」,我家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是不是也該去報報班?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主任、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張明紅

對於0-3歲幼兒來說,交往的需求、愛的需求都比學習更重。嬰幼兒最基本的需求是「安全感」,現代家長因為工作忙,將與孩子相處的機會交給早教機構,面對陌生的環境和老師,毫無安全感的孩子自然就學不起來。

家長應該轉變心態,從「孩子能學到什麼」轉為「孩子學過什麼」,關注孩子的個性特點,讓孩子去感受和體驗。遊戲能力比學習知識更重要,遊戲就是他們學習的形式。

教育是「人生長跑」,更要關注「終點線」,而不是所謂「起跑線」。

3

孩子到了兩歲還遲遲不肯開口,

是不是孩子「言語發育遲緩」了呢?

別人家的孩子1歲就會說話了,可是自家孩子兩三歲了還不願意開口,花了大價錢送去早教班也收效甚微,這也沒什麼生理問題啊,怎麼辦才好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發育行為兒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章依文

每個孩子都存在個體差異。在排除生理性原因後,孩子不願開口說話可能是受到父母的影響。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如果孩子在說話時,得不到家長的及時反饋和回應,就會給孩子消極暗示,索性也就不開口了。

而家長自認為有教育意義的音頻也不適用於0-3歲的孩子,因為他們的認知發展水平還沒到這個級別,所以送孩子去早教機構學說話並不合適。

許多家長認為0-3歲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抓住這個時期就可以多學一門外語,為未來打下基礎,實際上,學習外語不在於時間的早晚,而是在於家庭是否有合適的語言環境。如果一味在機構體驗「沉浸式外語」,可能會影響中文這一母語學習,因為它擠佔了孩子學習中文的時間。

因此,除了兒童的自身發展水平外,家長高質量的陪伴、家庭語言環境的營造都是孩子語言發展中重要的一環。

4

孩子總是發脾氣,唱反調,這還是個好孩子嗎?

「孩子總是喜歡往地上扔玩具,還經常把紙撕了玩」、「我家孩子就是越說『不許這麼做』,他偏要干」,這麼小就成了令人頭疼的「小惡魔」,到底是該嚴厲訓斥還是要溫柔說理呢?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員 王 菁

其實孩子不聽話,並非是家長認為的自己權威不夠。2歲的孩子開始用行為說「不」很正常,在他們迎來了第一個叛逆期時,獨立意識增強,自主性也變強,不喜歡被人來干涉自己的行動,因此家長應該更寬容一些。

當然,在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上,家長不能過於寬容,甚至是縱容孩子無禮的行為。比如很多孩子得不到滿足會哭,因為他知道家長聽到哭聲就會滿足自己的要求,這時候家長應該告訴孩子:「不能哭,好好說話。」即使孩子哭鬧不止,也不能妥協,一定要堅持讓他停下來好好說,哭是沒有用的。堅持一段時間後,孩子就會慢慢養成好習慣。

在父母與孩子的戰爭中,家長最終要讓孩子知道的是:愛是無條件的,卻是有邊界的。只有保持「溫柔地堅持」,才能讓孩子在快樂成長的同時養成良好的習慣。

5

外面人多車多不安全,是不是讓孩子在家待著更安全點?

外面人多車多不放心,能不出門就不出門了。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內科主任、重症醫學科主任、上海市醫學會兒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兒科學會急救學組組長王 瑩

孩子在室外玩耍時的確有遭遇危險的可能性,但調查發現,意外傷害在家中反而更容易出現。桌角、地板、護欄、廚房、浴室地面等,都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專家建議,太小的孩子不宜進廚房,並且避免在窗檯邊放置凳子或矮櫃,因為小孩很容易藉此爬到窗台上,要是重心把握不好很容易發生慘劇。

孩子小,生病在所難免,許多家長焦慮之下,會做出加倍用藥的衝動行為。殊不知,兒童的用藥分量需根據個體年齡與體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遇到孩子生病,哪怕是最常見的感冒發熱,家長都應帶孩子到醫院問診。

如果要帶孩子外出,私家車內安裝兒童安全座椅是保障兒童安全的一道必要防線。同時,專家強調家長尤其是父母,作為家庭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在孩子的安全方面肩負重任。

6

孩子出生後,家長請長輩幫忙帶,自己當起「甩手掌柜」對不對?

孩子出生後,由於母親上班忙沒時間帶,就把孩子交給了爺爺奶奶。久而久之,在家裡,孩子一碰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吵著去爺爺奶奶家,並表示「不要你這個媽媽了」。做媽媽的表示很傷心卻無可奈何。

華東師大心理健康與諮詢中心特約諮詢師、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 陳 默

「養育」孩子,「養」在先,「育」在後,兩代人由於年齡、觀念等的不同,在育兒過程中容易產生分歧,年輕人在意的事情老人根本不在意,這是矛盾所在。

其實,在「養」方面,祖輩家長是過來人,有經驗,父母可以完全放心。在「育」方面,要以父母為主,但是要讓祖輩服氣,父輩就要講出這樣做的道理,兩代人要多多溝通,才能達成一致。

比如,雙休日父母要外出,就要向祖輩交代孩子一天的安排,同時要聽取祖輩的意見,討論後由祖輩執行。但是,父輩必須要明確:養育孩子主要的責任還是在於自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0-3歲嬰幼兒在能力培養、習慣養成等方面進入了關鍵期,科學、系統、理性的早期家庭養育,能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能為孩子創設溫馨安全的成長環境,使孩子終生受益!

7

二孩時代,大寶二寶怎麼和諧相處呢?

最近家裡添了個二寶,我盡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了,為什麼大寶好像還是常常吃醋不高興呢?

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復旦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陳斌斌

孩子的性格發展會受到出生順序的影響,通常情況下,兩個孩子的性格也不會完全一致。家長在孩子教育與養育的方法上,切不可偷懶,用養大寶的模式去養二寶。

父母在平衡對兩個孩子的愛時,很難做到完全一致,但家長的差別對待應該有個「度」,關鍵是讓孩子感受到「平等」和「公平」,在兼顧「平等」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獨特性,所謂的「一碗水端平」應該是讓每個孩子的需要都得到滿足。

當兩個孩子相繼長大,難免會發生一些爭執。在孩子鬧矛盾時,家長千萬不要介入,更不能向大寶灌輸「要讓弟弟(妹妹)」「不能以大欺小」等道德觀念。

如果孩子無法自行解決,父母參與到爭執的過程中時,一定要謹記:盡量態度溫和,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緒,而不是一味地讓某孩子退縮、被打壓。

8

孩子得了孤獨症,還能治嗎?

目前全球自閉症患病率已達1%左右, 8歲兒童自閉症患病率達1:68,我國國內自閉症兒童已超過千萬。

心理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主任醫師 張勁松

大多數自閉症患者的生活、學習和社交功能嚴重受損,輕者經過培訓可以獨立生活、學習或甚至某個領域有特殊能力,嚴重者則生活不能自理。雖然目前病因仍不清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但經過適當的康復訓練和對症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癥狀、提高患兒的能力。

如果家中已有一個自閉症患兒,建議夫妻再次懷孕前前往專科醫院進行遺傳基因篩查、評估。

研究顯示,第一個孩子有自閉症,第二個孩子的患病率約為18%至20%。經科學評估,可有效篩查再孕胎兒患病幾率,有的放矢加以干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