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裝備了一流的洋槍洋炮,為何還是打不過列強
文/寂寞的紅酒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大清國慘敗於英國人之手。英國人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隨後,在中法、甲午等戰役中,中國同樣被列強打的狼狽不堪。人們總是習慣性的認為,清軍武器落後,所以打不過洋人。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如果說鴉片戰爭時清軍和英軍的武器裝備有代差,但中法和甲午戰爭時,清軍早已脫胎換骨,和列強相差無幾。清軍不僅裝備了先進的連發步槍,連加特林機關槍和後膛炮都裝備了,很多都是最新款,有的連出口國本國軍隊都沒有大規模裝備。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裝備了一流洋槍洋炮的清軍照樣打不過列強,被列強打了個七零八落。那麼清軍裝備了一流的洋槍洋炮,為何還是打不過列強?
第一,清軍雖然裝備了洋槍洋炮,但本質上仍然是一支落後的封建軍隊。清軍從軍事思維、軍事訓練、作戰意識、士兵覺悟等各方面都沒有脫離封建軍隊的模式,只是換了武器裝備而已。一個鄉下的土財主即使穿上西裝也變不成有文化的商業大亨。清軍的洋槍洋炮也只能嚇唬老百姓而已。甲午戰爭時,美國公使田貝曾問稅務總署:前方在打仗,為什麼北京城的兩萬五千士兵沒事做。他得到的答覆是那些兵不能打仗,是用來威嚇百姓的。
第二,清軍雖然裝備了洋槍洋炮,缺少配套的軍事工業。限於財力和軍工生產能力,裝備洋槍洋炮的清軍仍然只是部分軍隊,還有少量的軍隊仍然使用大刀長矛等冷兵器。此外,清軍裝備的洋槍洋炮多是從國外買來的,而且型號是五花八門,各國、各廠的都有,不僅不配套,無法形成戰力,而且加重了後勤負擔。買的來先進的武器,買不來現代化的國防,強大的國防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
第三,有句話叫:戰爭以人為本。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不僅僅在於武器也在於人,「唯武器論」是片面的。朝鮮戰爭中,英勇的志願軍戰士靠著鋼鐵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美帝國主義,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在中印自衛反擊戰爭中,面對裝備精良、被帝國主義武裝起來的印度軍隊,處於劣勢的中國軍隊,以頑強的戰鬥精神打的對方毫無還手之力。清軍缺的不是先進的武器,缺的是頑強的戰鬥意識和精神信仰。在對外戰爭中,清軍大部分都是一戰擊潰,不是輸在了洋槍洋炮,而是輸在了拼刺刀,連作戰的勇氣都沒有了,怎麼能贏得戰爭的勝利。
第四,戰爭不僅是武器裝備和軍事力量的較量,更是工業和國力的角逐。清政府國家孱弱,大而不強,沒有先進完備的現代工業體系,沒有先進的政治經濟制度,也沒有對外作戰的勇氣和決心。雖然裝備了洋槍洋炮,但仍然無法改變腐朽落後的現實,在國力的較量中,即使僥倖贏得一兩場,也沒有太大意義。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年(上、下卷)》、《湘淮軍》
※《天龍八部》里,虛竹和段譽誰更厲害
※西伯利亞面積遼闊又沒有強敵,清朝為何不向西伯利亞擴張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