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固本培元厚積薄發——淺談書法的基本功訓練

固本培元厚積薄發——淺談書法的基本功訓練

張國強,江蘇常州人,選修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楊明臣先生入室弟子。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常州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常州書法家協會理事、常州武進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本者,根本也.基礎也。所謂固本,就是抓根本,打基礎,訓練基本功。書法之本就是前人留下的經典、規矩、規律,掌握得愈多,基本功愈紮實,發揮個人藝術天賦的空間就愈大。固本是個長期的過程,不是開始階段或某一階段的事情,而要相伴終生。

元者,元氣也,神采也。它是貫徹到自己作品中的精神氣質,既是對古人經典的吸收提練升華,又是個人藝術天賦、藝術追求的實現。元氣的培養,只能從長期的深入經典中求,從不斷的思考和感悟中求,沒有捷徑。無論是固本還是培元都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積累到一定的厚度,方可破繭而出。莊子曰: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說的是一切成就獲得之通理,大舟遠行必有大水,展翅高飛必賴大風。又云:適莽蒼者,三餐而返,食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你如果只想在近郊的草叢裡跑一跑,吃飽三餐飯就行了;如果要到百里之外,就要準備隔夜的糧食;如果志在千里,那就必須準備三個月以上的糧食。至於書法,其理攸同,要想走得高遠,必須高度重視基本功的訓練。

清·廖燕選古文小品序 書法

唐·岑參·西亭子言懷 書法

陋室銘 書法

一、明確目標走對路子。在龐大的學書人群中,目的不同,目標也不同,同一個人在不同階段目標也不同就相對比較專業的學習書法的人來說,由淺入深,由低到高大抵要有三個層次:

一是初級目標。能掌握基本的東西,方向基本確立,方法對頭,臨帖得法,具備一般的創作能力,出手便有古法,用筆結字基本成形。

二是中期目標,希望能夠入選全國專業性書法展覽。這個目標既是一個理想,又很具體,既有難的一面,也有易的一面。就其難而言,現在每次專業比賽,收稿量動輒萬件左右,重大比賽數萬件,而入選往往幾十分之一,沒有過硬的水平的確很難選上;就其易的一面而言,現在評審的機制很規範、很公正,大家都在一個平面上公平競爭,真正高水平的作品絕不會埋沒,這裡面最重要的還是作者的基本功。入選全國專業展覽不是書法的高遠目標,更不是終極的目標,但對每個真正學書的人來說卻是十分必要的,因為這是檢驗作者創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標誌,是促進創作力提高的一個重要手段,是從業餘走近專業的一個重要門坎。

三是高遠目標,對書法有了一定的責任和擔當。把書法當成一種事業來,當成人生的價值追求,這一階段要擺脫一切急功近利和嘩眾取寵的東西,要靜下心來做學問,深入進去搞藝術,盡其所能為書法的傳承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每個從事書法學習、創作、研究的人都要為自己確立切合實際的目標,好高騖遠和急功近利都是不可取的。目標是方向的指引,實現目標要靠正確的途徑和方法。方法對頭,事半功倍,方法不對,徒走彎路。縱觀古來成功之道,習書惟有師法先賢,舍此並無他途。無論宗碑宗帖,師法哪一家經典,走向成功之路大體要經過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精選一帖,沉酣其中,察之尚精,擬之貴似,忠於原帖,一絲不苟,縱有猶豫,不為所動。這一階段或長或短,因人而異,直到逐步得其形神,站穩腳跟,提筆作字,即入古法,使人望之而知其法乳。

第二階段。專一家而涉多家,將淵源相近的經典法帖綜合習練,比較梳理,明辨同異,汲其營養。其間,或時時被不同碑帖所牽引,即所謂寫誰像誰,這時需要謹慎,須牢記宗主,守根顧祖,取其所需而舍其不需,使萬流歸源,不斷拓展自己而非隨意改變自己。

第三階段。家法既守,主心骨已立,怎麼寫都不離所宗,又能自由出入各家,到極盡嫻熟時眾家精妙皆可為我所用,變動揮灑在不縛不脫之間,到此境界,自然生面大開,風格自成。

多栽獨上聯 書法

山居秋暝 書法

二、知其短板,重點突破

成功的書法作品,其中都包含許多應有的元素,諸如筆法、字法、章法、氣韻等等。要從局部到全局,從全局到局部的反覆訓練,一點一點加以解決,步步深入,日臻完美。

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每個人在一定階段都有短板,短板制約著自己的整體水平。比如一幅作品,絕大多數字寫得很好,幾個字寫得不好;又比如一個人整體書寫水平不錯,而遇到幾個特定的筆畫就寫不好了,這些不好的局部,往往很刺眼,對整體影響很大,必須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技法上的短板問題,每個人情況不同,一個人在不同的階段也不同,原來感到不錯的地方,隨著水平的提高,後來又成了短板。從最能彰顯作品的藝術感染力的角度,或者從人們最先關注作品的環節來看,我感到最重要的是線條的質量,即用筆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好了,許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每個習書者都要對此下終生的功夫。古人對用筆有諸多論述,我們要深加體會,付諸訓練。孫過庭在書譜中完整提出了「執、使、轉、用」的概念。執,謂深淺長短之類也,主要指寫直的筆畫,要加強提按、力度和速度的控制;使,謂縱橫牽掣之類也,主要指縱橫連貫的筆畫,要善於折筆的運用;轉,謂鈞繯盤紆之類也,是指在二個三個方向作一筆來完成時,要善於圓筆的運用,使之出現飽滿圓潤的效果;用,謂點畫向背之類也,主要是解決點畫姿態的問題,書寫時要注意方向、輕重、大小等變化。在古人書論中,如「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這些概念,講的都是線條的質量、用筆的問題。其中的道理並不是每個習書的人都明白,有意識地去訓練和追求的就更少了。如折釵股,試想女人頭上的金釵,折斷或折彎會是什麼效果,斷處必定是齊平的茬口,彎曲處必定是弧圓的形狀,喻於用筆的起始處和圓轉處,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效果。如屋漏痕,猶如雨淋於壁,蜿蜒下注,飽滿而流暢,喻之書法之線條,即綿厚、飽滿、圓潤、氣息通暢。如錐畫沙,我們可以嘗試錐畫沙與錐畫雪、畫石、畫粉以及畫各種物體的感覺是大不相同的,痕迹也是截然不同的,寫字就要找到這樣的感覺,追求這樣的效果,要有深入感、鋒利感、磨擦感,線條厚實、圓渾、均勻、自然,起止無跡,這樣的感覺非藏鋒、中鋒不能實現。觀古人之墨跡及當下成功之作,我感到用筆的關鍵在四個環節:一是起筆要肯定,要有發力的細微動作,下筆果決,乾淨利索,沉穩自然,一觸即發,不可輕輕入紙、隨意划過,也不可猶豫不決,拖沓遲滯。二是運筆,要穩定和鋪毫,腕指沉穩發力,鋒穎完全鋪開,即使是細線也要鋪毫完成,提筆行走,力貫毫端,不可忽重忽輕,顫顫悠悠,不可拖筆行走,肥而無骨,不可筆鋒幾根毛著力,出現扁筆、卧筆、鼠須之類的敗筆。三是轉折,貴在方圓兼施,使轉自然,轉折是在運動改變方向,改變節奏,要善於在運動中調鋒,提按自然、發力均勻,使之出現方而無棱、圓而有骨、剛勁結實的效果。四是收筆,關鍵在於藏露並用,力貫到底。收筆時不可處處出鋒,不可過早收勢,而要沉著紮實,力達末端,同時注意方向、姿態上的變化。在具體書寫時這幾個環節是緊密相連、一氣呵成的,沒有明確的分界線,就像戰士練隊列,先弄明白了一步一動的要領,然後形成連貫協調的動作,大家一起走就成了隊列,筆法的訓練也是這個道理。

張九齡·晚霽登王六東閣 書法

王勃·聖泉宴 書法

三、成形靠勤,成才靠悟

學習書法,勤奮是絕對少不了的,因為書法技法層面的東西,主要是手上的功夫,既是手上的功夫,就必須通過大量的訓練,無數次的重複而獲得。史載王羲之「池水盡墨」,還有「筆成冢,墨成池」的美談,講得都是勤奮的問題。但書法是一門既簡單又高深的學問,許多問題單靠勤是不能解決的。如果只求寫得像模像樣、說得過去,靠勤奮基本可以解決,但要成為一個書法人才,自成一格,單靠勤就不行了,關鍵是善悟。悟是觸發自己內心的感覺。每個人對同一事物的悟是不一樣的。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孟子曰:大匠與人規矩,不可使人巧。一般的法則、規律可以傳授,而巧勁是無法傳授的。相傳顏魯公早年向張長史求教筆法奧秘,張長史總只演示而不作答,並告之曰:「書法之妙,當自悟矣」,後來顏真卿憑藉自己的勤奮和悟性,成了一代宗師,並著有《張長史述筆法十二意》,其實,很多是他自己感悟所得。今天學習書法,條件比過去好上千百倍,但有一點是無法借代的,那就是個人的悟性。不要希望從哪位老師那裡得到包醫百病的靈丹妙藥,解決問題要靠自己觀察思考、實踐總結,這個過程就是悟的過程,今天悟到一點,明天悟到一點,積澱多了,厚積薄發。首先要在臨帖讀帖中去悟。平日臨寫古人經典,不要泛泛,不要簡單重複,要仔細琢磨其中精妙之處,注意發現其中的技法規律和風格特點,日思夜想,心慕手追,熟能生巧,化為己有。再是從接觸老師和身邊的高手中去悟。每個有所成就的書家,都有自己的心得和技巧,在和他們的交流要善於聽,善於看,悄悄學,不要指望誰會向你清晰地傳授什麼心法口訣,即便有,也不見得適用每個人,要靠自己摸索。還要善於從一些重要展覽、好的作品集中去悟。看到好的作品,要經眼入心,反覆揣摩,主要是看別人在作品如何運用經典,如何學以致用,如何處理細節等等,從而啟發自己。

微信名稱: 文藝生活

電子版總代理: 龍源期刊網

中國知網資料庫收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藝生活 的精彩文章:

鯤庵篆刻短評
草原情深——我的草原風情油畫

TAG:文藝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