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丙子胡亂丨皇太極親率12萬滿清鐵騎征服朝鮮

丙子胡亂丨皇太極親率12萬滿清鐵騎征服朝鮮

原標題:丙子胡亂丨皇太極親率12萬滿清鐵騎征服朝鮮


01


奇葩朝鮮


67年前的一場戰爭把朝鮮硬生生的分成個兩個國家,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南朝鮮已然成了高富帥,北朝鮮呢,絕對的窮屌絲,而且精神還有點問題。


然而,不管是歐巴高富帥,還是窮屌絲思密達,韓國和朝鮮有一個很明顯共同點:妄想症+意淫狂

韓國:一言不合就吃泡菜,一邊吃一邊自言自語:泡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中國有嗎?


朝鮮:一言不合就核爆,爆完後歇斯底里的警告世界,小心我充滿憤怒的殲滅性打擊!


與個人性格一樣,國家性格或者國民性格也是歷史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


韓國和朝鮮為什麼會有心理問題呢?這得從歷史上找病根。


很久很久以前,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朝鮮人,他們活潑又單純,他們人畜都無害,他們自由自在生活在那東北亞的角落裡。


按理說,這個世界本來不應該有朝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和中國是鄰居。


我們都知道,中國歷史是一部從黃河流域向四周征服的擴張史,到了清朝乾隆時期,中國已經擴無可擴——四周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几乎都已經被納入了版圖:


北起蒙古唐努烏梁海地區及西伯利亞,南至南海,西南達西藏達旺地區、雲南南坎、江心坡地區,西盡鹹海與蔥嶺地區,東北抵外興安嶺。


東面是海,南面是海,西南是蠻荒之地,西北苦寒之地,北面就不說了:西伯利亞,亞美爹的不要!


為什麼上面要說幾乎都被納入了中國的版圖呢?因為朝鮮的存在!

朝鮮能夠在中國的眼皮底下活幾千年,不是因為中國忘記了它的存在,也不是中國看不上它身上的那點肉,而是因為這個看似人畜無害且時常搞笑賣萌的朝鮮,其實是個超級心機Boy


02


朝鮮的黑歷史


讓我們看看朝鮮是如何一步一步與中國周旋的:


先秦和箕子朝鮮就不諞了,太遠了,容易扯到蛋。


西漢,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出兵滅了衛氏朝鮮,並建立了四個郡。


按照史記的說法,這個衛氏朝鮮是當年燕國將軍衛滿帶領移民和遺民建立的,是朝鮮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


漢王朝解體後,中國歷史進入了三國兩晉南北朝,開啟了瘋狂的撕逼模式,趁此機會,古朝鮮逐漸脫離了中國的控制,進入了自己的三國時期:高句麗,新羅、百濟


此後,高句麗的小宇宙開始膨脹,他們稱霸東北,打造了一個小中華。


不僅如此,他們還上躥下跳,施展縱橫捭闔之術,團結各方反隋勢力,建立抗隋民族統一陣線,把整個東北亞搞得雞飛狗跳。

隋煬帝也不是省油的燈,三征高句麗,遺憾的是最後沒磕死高句麗,自己反而因此而身死國滅。


到了唐朝,高句麗依然十分傲嬌:大國有進攻之道,小國有反擊之策,你奈我何?呵呵······


相比隋煬帝,唐太宗更不是省油的燈,聯想到新仇舊恨,唐太宗打出了「為中國報子弟之仇」的旗號,派兵征討高句麗,不過戰事也頗為不順。


直到668年,唐高宗李治派名將李績率軍滅了高句麗。算算,從612年百萬隋軍第一次征討高句麗開始,到668年李績攻下平壤,滅高句麗總共花了56年。


不得不佩服,高句麗的防禦指數還是很高的,居然扛住了隋唐盛世兩個雄主的大招。


高句麗很猛很帥,對於很猛很帥的東西,韓國人始終秉承一個理念:拿來主義。


於是,高句麗成了韓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王朝,高句麗能和隋唐這樣的超級帝國平起平坐過招,雖死無恨,雖敗猶榮。於是,韓國人都以是高句麗的後代為榮。


很遺憾,只有高麗棒子,從來沒有高句麗棒子。顯然,韓國人認錯爹了,高麗才是親爹啊。


雖然高句麗的領土有一部分在今天的朝鮮,雖然高句麗人口有一部分是古朝鮮人,但是,高句麗和高麗的關係止於此,除此之外,毛關係沒有。不僅高句麗和高麗棒子沒基因關係,甚至百濟也和高麗棒子沒基因關係。


你猜的沒錯,最弱小、最猥瑣的新羅才是思密達的N代大大。

唐朝花大力氣滅了百濟和高句麗後,新羅從山下來摘桃子,並將盟友唐軍趕出朝鮮半島,最統一了朝鮮。


9世紀末,大唐爆發了大規模農民起義,與此同時,新羅也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搖搖欲墜。天下大亂之日,豪傑並起之時。新羅一分為三,變成了原新羅、後百濟、後高句麗的後三國。後高句麗於918年升級為高麗後,過了十八年,成了一條好漢,最終統一了朝鮮。


從此朝鮮進入了和諧社會。


因為自此往後,中國從五代紛爭到滿清,朝代更迭像走馬燈一樣。而同樣的時間裡,朝鮮經只歷了兩個王朝:一個高麗王朝,活了474年,一個李氏王朝,活了518年,趕在大清咽氣的前兩年才閉眼。


在此期間,朝鮮過的一直很憋屈,因為誰見了他都想弄死他。


面對險惡的環境,為了生存,朝鮮可謂費盡心機,不擇手段。


年年送高麗參,送皮草,送紙張,送美女,這些都是必須的。


到了元朝,朝鮮國王必須娶蒙元的公主,當蒙元的女婿,並且還要貢獻全國優質處女。


契丹鐵騎走了,女真勇士來了;


蒙古騎兵走了,紅巾軍來了;

倭寇走了,滿清又來了;


滿清走了,日本人來了。


唯一沒有蹂躪朝鮮並且給與朝鮮春天般溫暖的就是大明朝了,這也就是後來朝鮮對大明朝感恩戴德的原因之一。


03


自卑or自負?


到了近代,中日、日俄之間為了爭奪朝鮮的控制權不惜大打出手,直至1910年《日韓合併條約》簽訂,日本用一紙協議宣告了朝鮮的滅亡。


二戰之後,作為三個大國博弈的焦點地區,朝鮮不僅受制於人,還時時受到大國角逐時所釋放的內力的傷害,最終被扯成了兩半。


說了這麼多,其實意思很簡單:朝鮮八字不好,命背,一直一來不是被人揪著打就是跪著喊別人爹,毫無民族尊嚴。所以,現在朝鮮人(包括韓國人)自己當家做主之後,對於過去不堪回首的歷史感到非常的自卑。


當朝鮮人民在金元帥的帶領下打敗日本美帝並朝著社會主義的康庄大道飛奔時,朝鮮的民主主義情緒爆滿,當韓國在半島上創造漢江奇蹟並一躍而起成為二等發達國家之後,韓國的民主主義情緒也爆棚。


歷史的自卑感和現實的優越感一結合,土豪情結就產生了。一方面不知天高地厚十分嘴賤,一方面脆弱敏感十分可笑。

其實,這也能理解。


以中國為例,中國人以古代史為榮,以近代史為恥,結合先前的恥辱和現在自以為是的老二地位,愛國青年們也經常會念叨踏平美日,血洗太平洋。


你才一百年恥辱史就要核平日本,人家朝鮮有兩千年多年的恥辱史,這麼長時間,忍者神龜也憋成光頭強了,現在成了宇宙強國,想日一下地球怎麼了?


民族主義的看起來是自負,實則是自卑!


04


明末東北亞格局


抱歉,手一賤,前戲時間沒控制好。


言歸正傳,其實今天想說一下「丙子胡亂」。


對於很多人而言,「丙子胡亂」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詞。「壬辰倭亂」還聽說過,「丙子胡亂」,什麼東東?


丙子,一種紀年方式,這裡指的是1636年;胡亂,好理解,胡人之亂,指的滿清入侵。

綜上,丙子胡亂指的是1636年滿清入侵朝鮮之事。


我們知道,1592年到1598年,豐臣秀吉兩次揮師入朝,朝鮮被打的找不著北,差點亡國,是明神宗朱翊鈞高瞻遠矚,大手一揮,派遣志願軍抗倭援朝保家衛國,經過浴血奮戰,終於粉碎了倭帝國主義的狼子野心,保存了朝鮮。


事後,朝鮮國王說了這麼一句話:神宗皇帝賽過我親爺爺,大恩大德永世不忘!當年,倭寇進犯,朝鮮危急!若沒有神宗皇帝調動天下兵馬支援我們,我們怎會倖存下來並過上幸福的生活?(意譯)


朱大大威武,朝鮮上下感恩戴德,願世世代代效忠大明。


朝鮮是這樣說的,大致也是這樣做的。


然而,1636年之後,畫風突變,情況陡轉。


朝鮮從大明的馬仔變成了大清的馬仔,此前,朝鮮時常與明朝夾擊大清,現在,朝鮮卻成了大清攻明的幫凶。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松錦大戰時,朝鮮向滿清提供了炮兵、糧草等後勤支援。松錦大戰是明帝國與滿清之間的戰略決戰,爭鬥結果以明軍的全軍覆滅告終,兩年後,明帝國在內憂外患中滅亡。


朝鮮恩將仇報?非也!實在是逼不得已,做了個脅從犯。


再說故事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當時東北亞的形勢。

後金崛起後,東北亞主要有四個勢力集團,分別是大明,後金,漠南蒙古諸部,朝鮮。其中,大明和朝鮮是死黨,大明和後金是死敵,至於蒙古諸部,純屬打醬油的,各部落之間整天為了爭奪地皮和牛羊沒完沒了的撕逼,完全沒什麼政治理想。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講,如果漠南蒙古倒向明朝,那麼後金就會受到大明、蒙古、朝鮮三面夾擊,政治和軍事上會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


再者,後金人口太少,經濟落後,很多戰略物資都依靠周邊。一旦三方聯合起來對後金進行經濟封鎖,後金就只能靠搶劫和走私度日了。


所以,對後金而言,只能以攻守,死中求生。


05


丁卯胡亂


1619年薩爾滸之戰後,後金就開始左中右三面開弓,一面征服漠南蒙古,一面逼降朝鮮,一面進攻大明。在這一過程中,努爾哈赤顯示出了高超的軍政外交才能。


後金崛起後,漠南蒙古的戰略價值凸顯出來,大明朝果斷施展統戰策略,積極拉攏漠南蒙古中最強大察哈爾部(領袖為林丹汗),欲以夷制夷。


與大明朝走上層路線不同,後金走的中下層路線,即通過打擊、分化、拉攏、聯姻等手段,整合反林丹汗的勢力,不斷削弱、打擊察哈爾部。


這場爭奪漠南蒙古的鬥爭的結果,當然是更接地氣的後金贏了。

對付蒙古,努爾哈赤主要使用的外交手段,對付主要敵人大明,努爾汗吃毫不含糊操起砍刀上。薩爾滸戰役之後,大明在東北的十萬精銳損失殆盡,努爾哈赤乘機攻城略地,短短几年內席捲遼東,將大明勢力壓迫到了山海關一下。


努爾哈赤對大明的戰略進攻直到寧遠大捷才被迫中止,是役,努哈爾赤本人也玩完了,其子皇太極即位。


寧遠大捷之後,大明和後金都沒有更一進步的動作。


袁崇煥需要時間積蓄力量,鞏固防線。皇太極也需要時間鞏固帝位,掃平後方。


後方有誰呢?皮島的毛文龍和朝鮮。


皮島位於鴨綠江口東面,處於遼東、後金、朝鮮之間,與朝鮮只有一水之隔。


在毛文龍的經營下,皮島(東江鎮)成了堅固的抗金軍事基地。


毛文龍經常率領東江兵深入敵後,襲擾後金城鎮,消滅後金有生力量,宣傳抗金政策,同時,毛文龍還大量招撫漢人,安置難民,充實基地。


每當後金軍隊向明軍發動進攻時,毛文龍的部隊就登陸後金地界,攻城略地,實施牽制,迫使後金軍隊回援。後金軍主力一來,東江軍就撤出戰鬥,深藏功與名,令後金軍無可奈何。


如此反覆,東江鎮的實力越來越強,毛文龍戰績越來越高,其名聲愈來愈響。


皇太極即位後,決定拿毛文龍開刀。


一般而言,新君即位後立即用兵,目的不外乎有三。


一.立威,鞏固帝位。


二.排斥異己,抓軍權。(削弱阿敏和安濟格)


三.明面上的目的。(鞏固後方)


1627年,皇太極動手了。


為了一戰成功,他一面派出代表團赴寧遠與袁崇煥議和,穩住大明;一面令阿敏率領十萬大軍攻打東江鎮。


後金來勢洶洶,朝鮮瞬間變節,充當了二鬼子。


在朝鮮人的配合下,後金軍換上了朝鮮軍隊的衣服,企圖冒充朝鮮人突襲鐵山,對毛文龍實施「斬首行動」。


毛文龍命不該絕,當天不在鐵山。面對後金的凌厲攻勢,鐵山都司毛有俊率部奮力抵抗,最終全軍覆沒。


攻下鐵山後,後金鐵騎趁海面結冰,猛攻與鐵山三里之隔的雲從島,毛文龍率領東江軍頑強反擊,雙方在冰面上殘酷搏殺。


後金軍猛攻數日,但始終不能前進一步,反而損兵折將。阿敏氣急敗壞,決定拿朝鮮出氣。


後金軍轉而進攻朝鮮義州和安州,一路大開殺戒,所向披靡。


眼見朝鮮無半點抵抗力量,阿敏的征服感爆棚,立即向朝鮮首都王京(今首爾)進軍,欲滅朝鮮稱王。


朝鮮國王李倧一面跑路江華島,一面向後金求和,一面派人向大明天啟皇帝求救,一面派人向毛文龍謝罪。


我去,面面俱到,八面玲瓏,果然是心機boy。


救不救忘恩負義的朝鮮呢?


當然要救,否則,怎麼能稱得上負責任的大國呢?


天啟皇帝的詔書很快送到了毛文龍處:天朝氣量,勿怪屬國,救援朝鮮。


毛文龍不顧糧餉短缺,毅然率兵如朝,在天寒地凍中反擊後金軍,一如長津湖之戰。


從朝鮮戰爭我們得知,朝鮮地形多山多水,不適合機械化兵團作戰。同樣,多山多水,也不適合後金騎兵作戰。


天氣回暖,河流解凍,東江軍利用朝鮮的大小河流圍困後金騎兵,戰果頗豐。


阿敏就像一條瘋狗,咬住一塊肉後就要咬到底,死戰不退,直到意識到東江軍有可能封鎖鴨綠江,將後金大軍困死在朝鮮,阿敏才決定撤軍。


含在嘴裡的肉,哪那麼容易吐出來?


朝鮮被迫簽訂了非常恥辱的城下之盟,內容包括朝鮮入質納貢、去明朝年號、結盟、約為兄弟之國、邊境開市等。


條約簽訂後,後金軍擄掠一番,隨後離去。


這是後金第一次大規模入侵朝鮮,史稱「丁卯胡亂」。


06


丙子胡亂


人在曹營心在漢,朝鮮被強姦後,立馬派人去大明彙報情況。


對此,崇禎帝表示理解。


「事情鬧成醬紫,大家都不想的。你餓不餓?我讓人煮碗面給你吃。」


「額······」


「丁卯胡亂」後,後金和朝鮮這對兄弟的關係比以前不是兄弟的時候更差了。


皇太極要求邊境開市,李倧一再找理由拖延,開市之後之後又一再使絆子。


皇太極要進攻大明,向朝鮮徵調兵船,李倧說:大明就像我爸,幫助外人打我爸,可以嗎?船,你想都別想。


皇太極派人傳達進貢數量,李倧瘋狂砍價,最後只同意繳納原來份額的十分之一。要不要,不要一毛都沒有啦。


最誇張的是1636年。是年,皇太極得到了傳國玉璽(後乾隆考證其為山寨貨),以為天命所歸,計劃改國號稱帝(以前稱汗),希望朝鮮參加勸進。


消息傳到朝鮮,舉國嘩然。


朝鮮雖小,也是禮儀之邦,講究華夷秩序。一直以來,我們朝鮮只認一個皇帝,那就是大明皇帝,皇太極這個金狗算什麼東西?


新仇舊恨,歷歷在目,有人甚至喊出:雜種也敢稱帝!


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全國同仇敵愾,李倧也變的異乎強硬,他拒絕接見後金使臣,拒接接受後金國書,宣布不承認「丁卯胡亂」之後的條約。在皇太極的稱帝大典上,朝鮮使臣奉李倧之命,拒不下拜。所有的這一切,當然讓皇太極大為光火。


金三那麼拽,是因為金三有戰無不勝的主體思想和無堅不摧的核彈,打遍宇宙都不怕。


李倧這麼拽,憑啥?


憑一股憤青之氣,這貨壓根就沒想過後果。


此時的情景與十年前不同了,毛文龍和東江防線早已不復存在,而其摧毀者袁崇煥也被千刀萬剮,大明已無力在遼東與後金爭雄。換言之,此時如果皇太極發飆,沒人能抗金援朝。


皇太極果然發飆了。


1636年12月,皇太極親率12萬清軍進攻朝鮮,清軍如入無人之境,瞬間攻佔了朝鮮王京。李倧連忙將王室人員送往江華島避難,自己則率領文武百官退守南漢城山,等待各路勤王大軍救駕。


李倧雖然不明智,但也不白痴,好歹還知道派使臣前往清軍大營求和,以爭取時間。


然並卵,皇太極根本不吃那一套,清軍很快將南漢城山團團包圍,並擊敗了各路勤王之師。


皇太極一面命令清軍用火炮攻擊朝軍防線,一面遣多爾袞率部進攻江華島,多爾袞不負所望,一舉攻佔江華島,端了朝鮮王室的老窩。


皇太極:李倧,無條件投降是你唯一的出路!


李倧絕望,率領文物官員出城拜見皇太極,伏地請罪,行三跪九叩之禮。


至此,朝鮮與亡國無異,已沒有半點討價還價的籌碼。


打了敗仗,要付出什麼代價呢?


國格受辱,以前是後金的弟弟,現在是大清的藩屬,三天一訓,兩天一罵,得兜著。還得送兒子們去大清當人質。


大量賠償,有錢給錢,沒錢給實物也行,實物不夠,女人充數。


禁止修建防禦設施,立即清洗反清勢力,必須誅殺主戰大臣。


對了,我們還要帶50萬朝鮮人回大清當奴隸。


其他的事·····想起來再說。


皇太極第二次侵朝又被稱為「丙子胡亂」。


長期以來,朝鮮沐浴儒家文化之中,以小中華自居,其優越感不言而喻。


現在,小中華被茹毛飲血的胡虜征服,朝鮮的民族自信心受到了毀滅性打擊,普通國民提起「丙子胡亂」無不痛心疾首。


聯想到之前皇明對朝鮮的種種恩德,以及滿清對朝鮮的種種欺凌,使得朝鮮社會思明反清之風盛行。


丙子胡亂之後258年,日本捲土重來,挑戰大清對朝鮮的宗主權(霸佔權),甲午戰爭爆發


對於甲午戰爭,朝鮮人怎麼看呢?


站著看。


?圖片均來自網路。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推薦韓國電影《最終兵器:弓》和《宮中殘酷史:花兒的戰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藝術 的精彩文章:

從《紅海行動》中的「車隊遇襲」看指揮員的戰術應變能力
一場為了面子的戰爭

TAG:戰爭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