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運「返鄉難」到節後「回家難」,背後原因是什麼?
近年來的每個春節,人們的過年方式都在一點一滴地變化。而今年新春,隨著海南滯留旅客等熱點新聞引起全國關注,春節里的新矛盾伴隨著新的過年方式,進一步浮出水面。
過去春運難,背後是春節闔家團圓的傳統文化需求,但現在節後返程難,則是多重客流高峰重疊在一起,背後是需求的新變化。
從經濟學視角看,雖然春節期間文化、娛樂、旅遊度假、餐飲、交通等領域的消費火爆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我國由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所帶來的消費升級,但在消費需求結構變化的同時,春節里的服務供給卻沒有跟上其變化的腳步。「從今年春節出現的種種新情況看,春節里的公共服務供給不能只聚焦在傳統春運上,除了保障春運外,服務供給的重心要轉向各類新需求。」經濟學家指出。
消費升級帶動旅居養老
海南旅客滯留是一個典型案例。從表面上看,大霧停航是直接原因,但偶然因素背後有其必然原因。
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海南商品房銷售額同比增長51.6%,2017年則同比增長82.1%。當地商品住宅庫存去化期則從2015年的45個月下降到2017年底的11個月。這說明在供需緊張的矛盾下,海南的房價開始大幅偏離其價值。
為何截至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僅為925.76萬人的海南,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可達2292.61萬平方米,並且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海南省旅遊局表示,海南省目前已從國內「南下避寒」的重要旅遊目的地逐漸發展成城鎮退休人員旅居養老的重要目的地。
鏈家旅居產業研究院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在2017北京春季房地產展示交易會中,海南組團意向成交量占展會總意向成交量的43%,其中,北京離退休老年人是海南購房主力軍。另一份公開資料顯示,海南購房者約90%以上來自島外,並且近年來以養老為目的的購房需求佔比逐年上升,已接近三成,與旅遊度假需求持平。特別的,以往在海南購房的客戶中以東北籍居多,但近年來,華北地區,以及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居民在海南以養老為目的的購房的人數逐年攀升。
隨著中國北方城市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成為「候鳥」在海南養老過冬,而春節又恰在冬季,因此海南也成為許多家庭離開故鄉闔家團圓的目的地。「我們家已經連續三四年去海南過年了,那邊氣候好,比較適合老人生活,而我們年輕人放假跑一趟也算休閑度假了。」在上海某券商工作的葉小姐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因其老家地處長三角,冬天濕冷沒有暖氣,早些年就與兄長一道在海南為父母購置了一處養老房產,自然歡度春節的地點也從老家陰冷的山溝里搬到了陽光燦爛的海邊。
海南省旅遊局表示,春節假日期間,全省大眾旅遊需求旺盛,共接待遊客567.55萬人次,同比增長10.0%;全省進港894569人,同比增長0.5%,出港928494人,同比增長11.8%。數據表明,因旅遊度假遊客和越來越多的養老遊客的返程數量疊加,導致春節過後海南的出港人數增幅明顯高於進港人數增幅,也為瓊州海峽大量遊客滯留埋下伏筆。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成為消費升級助推器
南下旅居養老只是消費升級的一面鏡子,而真正推動我國消費升級的則是人均可支配收入。近日,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王有捐撰文表示,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是2010年的2.1倍,扣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7.3%,增速既快於上年,也快於2017年的GDP增長,「這也促使居民消費水平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不斷改善」。
若分省市統計,上海、北京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58987.96元和57229.83元,位列前兩位,而浙江、天津、江蘇、廣東、福建、遼寧、山東、內蒙古等8省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則分列3至10位,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即25974元。全國居民收入向翻番目標更進一步。
隨著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加速提高,大家開始「用腳投票」選擇適合自己的消費方式,而春節期間的消費數據則是一張我國消費升級的最直觀「報表」。
據商務部監測,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9260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10.2%。其中,買年貨、趕大集、逛廟會、吃年夜飯等傳統消費持續火爆;旅遊、讀書、觀影、看展等新興消費亮點紛呈;網購年貨、網上訂餐、移動支付、定製出遊、共享出行等新業態新模式備受青睞;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消費理念深入人心,品質化、個性化、定製化消費成為新時尚。
中國銀聯發布的春節消費數據也顯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遊樂園為代表的娛樂類消費交易金額同比增長46%,電影等文藝類消費交易金額同比增長近七成。除品質餐飲外,文化娛樂類等消費數據的快速增長體現了我國消費升級的加速。
在出行方面,銀聯數據表明,雖然「回家」是春節期間不變的主題,但也有越來越多的居民選擇外出旅行與家人共度歡聚時光。統計顯示,進入臘月後,通過銀聯成交的公路、鐵路客運和航空售票類消費數據逐步走高,其中航空售票類消費增速位居前列,而與自駕出遊相關的加油類交易金額同比增長則超過兩成。
消費需求升級之時,服務供給需跟上
雖然春節期間文化、娛樂、旅遊度假、餐飲、交通等領域的消費火爆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我國由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所帶來的消費升級,但在消費需求結構變化的同時,春節里的服務供給卻沒有跟上其變化的腳步。
以往的春節交通出行需求以返鄉和回城潮為主,但當越來越多的國人選擇旅行過年時,交通運輸部門需要考慮增開「加班」班次的路線就不同以往。例如,今年各大航空公司如果可以提前預見將有比入島更多的遊客出島,在某些航線中提前增加一些班次,就不會出現讓大多數遊客難以承受的機票價格。
中國幅員遼闊,從北到南,從西往東,氣候條件也各不相同,當國人的生活條件進一步提升時,就產生越來越多前往冬季氣候適宜地區「避寒」的需求。但在中國,位於低緯度、風景如畫、氣候適宜、適合養老度假過冬的地區並不只海南省一座島嶼,其他相關省份應看到這其中的「商機」創造供給,這不僅能滿足越來越多的國人的「避寒」需求,還能拉動當地旅遊度假經濟的發展。例如雲南、四川、廣西、廣東、福建等省份就具備類似的自然條件。
無論是「天價」機票,還是需「限價」的酒店房價,在市場經濟中,價格總是由供求關係所決定。政府無法用行政手段「一刀切」去控制價格,但可以想方設法從供給端改革,以滿足國人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各大節假日里的凸顯的矛盾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治理。
※特朗普、特魯多發表農曆新年賀詞 特朗普:肯定亞裔美國人
※走進紐約唐人街最古老的商店……
TAG:上海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