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上覆蓋範圍最廣的美食代言人

史上覆蓋範圍最廣的美食代言人

乾隆在現代人眼中是一個神奇的存在,除了正職噹噹皇帝,他還兼職段子手,走到哪兒寫哪兒,尤其對餐飲業研究頗深,稱得上是清朝吃貨界的「活招牌」。

關於吃,乾隆寫下了不少詩句,如《菜花》:

黃萼裳裳綠葉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愛他生計資民用,不是閑花野草流。

也有首叫《黃瓜》的:

菜盤佳品最燕京,二月嘗新豈定評。

壓架綴籬偏有致,田家風景繪真情。

吃個瓜都能出個對聯「坐北朝南,吃西瓜,籽往東放。

「網友調侃,可以開創一個菜系叫「乾隆爺吃了都說好」。

在搜索引擎輸入「乾隆爺吃了都說好」,可以找到相關結果約118000個,乾隆「被代言」了一系列風俗小吃:嶧城菜煎餅、薊州一品燒餅、佛公餅、車輪餅、鮮花玫瑰餅、叫化雞、龍井蝦仁、鳳凰蛋、驢肉火燒、稻香村糕點……

以最為流傳的一款「乾隆皇帝吃了也說好的京東肉餅」為例,據資料記載:京東肉餅發源於京東三河、大廠一帶,1770年乾隆皇帝路過此地,曾經品嘗過這種肉餅,對其色香味讚不絕口。從此京東肉餅名聲大振,至今仍為很多北京人所喜愛。

大名鼎鼎的蟹黃湯包也是相傳乾隆吃了「讚不絕口」的食品。蟹黃湯包是江蘇傳統小吃,相傳乾隆六下江南時逢經龍袍,品嘗了鄉民們特地為其製作的以蟹黃蟹肉等為餡的包子以後,龍顏大悅,連聲讚美「好吃、好吃」,鄉民們也受寵若驚,便稱此種包子為「乾隆湯包」。

但是靖江的蟹黃湯包表示不服,兩家的湯包為了搶「乾隆爺」這塊招牌也是各出奇招,相互打臉。也許是「讚不絕口」用的太多了,靖江湯包為顯示自己「皮薄光潔,湯足如泉」的清奇「骨骼」,用的招數更偏門:

說乾隆十四年下江南在揚州,經靖江知縣馬某的姐夫——揚州知府的建議,改道靖江去了,在靖江時,品嘗到了靖江廚師無意中創新出來的湯包,還給湯汁燙了一下。

同樣的劇情,換個品種也同樣可行。

馬伯庸搜集了關於美食的故事,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在所有的民間故事裡,出鏡率最高的有三個人:朱元璋、乾隆和慈禧。他們三位的身影幾乎無處不在,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故事模板,只需要把裡面的食物做個替換,連情節都不用改。

朱元璋式的美食故事,開頭總是先揭個短兒:明太祖朱元璋年輕時,家裡非常窮。有一天他餓得不行了,到處找吃的,肯定會碰見一個叫花子。這個叫花子手藝很多,有的故事裡他偷了一隻雞,用荷葉包糊上泥巴烤,後來就成了叫花雞;有的故事裡,這個叫花子用爛菜葉煮了一鍋珍珠翡翠白玉湯;有的故事裡,這個叫花子從倉庫里掃出一堆雜糧,煮了一碗臘八粥。無論做什麼,朱元璋都吃得特別香甜,印象極深。後來朱元璋登基,派人尋訪到這個叫花子,於是這道叫花雞、珍珠翡翠白玉湯、臘八粥成為御制皇家美食,流傳天下。他的故事,佔得一個「窮」字。

乾隆皇帝比朱元璋強點,他的故事基本上都是以「乾隆皇帝下江南」來開頭,路經某地,微服私訪走迷了路,不得以敲開當地一戶老百姓的門。老百姓——多半會是一位美女——給這位皇帝做了一道菜。這道菜一般分為兩個類型,要麼是食材前所未見,要麼是做法無比鮮奇,總之一定讓這位皇帝吃得龍顏大悅,然後亮出天子身份,題詩留念。從此名聲大噪。姑蘇的鯽魚湯、微山湖的四鼻鯉魚,甚至遠在四川的劍閣豆腐,都不忘把這位乾隆爺編排進去,成為美食傳說中當之無愧的頭號明星。乾隆的故事,佔得一個「閑」字。

至於慈禧太后的美食故事模板,就沒那麼幸福了。故事永遠發生在八國聯軍進北京以後,她帶著光緒皇帝西逃,一路上在各地落難窘迫,每次都會有人適時地奉上一道名菜,讓慈禧吃得十分慰懷。等到慈禧回到北京,立刻將此廚此菜召進京城,從此發揚光大。張家口的柴肉、輦止坡的臘牛羊肉、天津楊村的火鍋餃子、東北的貼餅子燉小魚,故事全都如出一輒。至於河北、山西、河南的各地小吃,用這個模板的更是不勝枚舉。慈禧不愧是吃貨,這一路西逃,腿沒閑著,嘴也沒閑著,若用一字概括的話,不是「慘」,而應該是「饞」啊。

·

END ·

一家專註於書法自媒體的平台

小編 |木可

如果您樂意與更多人分享書法作品或趣事

歡迎來稿,小編期待您的參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歷史:清朝哪個皇帝妃子最多?乾隆第二,第一是他!
小何講故事之:朝中順臣多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