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豆瓣9.1,都在誇,我卻想要給差評

豆瓣9.1,都在誇,我卻想要給差評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文/張嘉楊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這首三百年前,袁枚的小詩《苔》,從前少有人聽聞,近日卻一炮而紅被人們交相傳誦,皆是因為一位名叫梁俊的鄉村教師和他的學生小梁,在央視一檔文化節目中,唱響了由它改編的歌謠《苔》

 經典詠流傳 第1期

梁俊;梁越群 

00:00/03:13

這檔節目便是撒貝南主持的《經典詠流傳》。

春節期間,它一連播出了三集。

豆瓣評分一直居高不下,截至我撰稿時,依然保持在9.1

我初次看到這個節目,是在春節的某一天。

臨出門前,老爸正好在看這個節目,我陪著看了一會兒,恰巧是巫漪麗老師彈奏《梁祝》的那一段,巫老師謝幕後,我匆匆忙忙就走了。

印象中,這是央視又一個文化類節目,旨在用歌曲的形式傳誦古往今來中國的經典詩詞。好像和《國家寶藏》一脈相承的樣子,一個用舞台劇的形式,讓觀眾愛上文物,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一個是用歌唱的形式,讓觀眾愛上詩詞……

要知道,我對央視的文化類節目一直崇拜的不行。

即使當初只看了那麼一小會兒,我對《經典詠流傳》的好感也是不小。

然而,當我補齊完整的三集節目後,科科,我彷彿看到了個《中國好聲音》和《星光大道》的雜交產物,個別嘉賓一開口,感覺就是在說:

「來吧,請告訴我你背後的故事。」

可是比起表演者背後的故事,尤其是一些有的沒的,乾巴巴的尬聊故事,我其實更想知道經典背後的故事

然而節目中,關於這點卻少的可憐,嘉賓席中只有康震教授會講一些關於詩詞的事。傳誦的詩詞的典故、背景、詩人的心境,發生在它身上的那些令它富有生命力的往事,節目中幾乎都沒有。

部分嘉賓的點評,簡直就是標準的商業尬吹

而且尬吹的模式還經常重複,「如果XX詩人在現場,他一定會怎麼怎麼樣」,我不是想針對哪個嘉賓,我單純就是針對這種行為。

尤其是天真地說,「感覺李白就在現場,我覺得李白聽完後會說,以後我把我所有詩的版權都給你們的那種感覺。」

你們吹捧就吹捧,能不能不要把李白扯進來?

且不說鳳凰傳奇改編的那首《將進酒》並沒有那麼好(私以為,並不如中科院教授唱的那個搖滾版有味道),即使改編的不錯,我李白也不是這樣諂媚的人。

他面見唐玄宗,也能喝得大醉酩酊,要高力士研磨脫鞋,一生放蕩不羈,為什麼要向你們獻媚。

抱走我白,求不黑,尬吹我們不約。

嘉賓點評,是《經典詠流傳》的一大敗筆。

尤其是第一集,嘉賓戲太多,好像沒有意識到文化節目的主角應該是文化,而不是某一個表演者,或者某一些嘉賓。

如果跳過嘉賓點評,整檔節目的觀感不知能提升多少倍。

(文末有我整理的節目中值得一看的片段總結)

做文化類節目,人就應該甘願成為配角,而不能去搶戲。

《經典詠流傳》始終做不到這一點。

我就很不明白,這裡為啥要像歌曲選秀or某些相親節目一樣把桌子拍的啪啪響給表演亮燈,你打擾我觀看演唱了知不知道。

何況,你亮燈的道具還做的這麼廉價。

在這個節目里,只有當表演者本身是一個富有詩意的人時,我才能感覺到這好像確實是個文化類節目。

比如用歌曲來「唱詩」的鄉村教師梁俊和孩子們。

雖然後來弄得有點像「感動中國」,但剛出場時他們確實有種質樸的詩意,質樸到連說台本都很緊張,但是小女孩一開嗓卻驚艷四方,倒是有些符合《苔》的意境。

還有胡德夫先生,他唱《來甦·秋思》,將台灣傳唱千年的民謠和元代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結合在一起。

民謠是婉轉、哀怨的,「那些我們曾經擁有過美好的事物,都已化為深山裡永遠常綠的葉子」,《天凈沙·秋思》是凄涼、哀愁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兩者融合,顯得那麼相得益彰。

而馬致遠詞中天涯遊子、倦於漂泊的思鄉之情,又和胡德夫先生講述的台灣阿伯們向西敬祖的故事,和他懷念的余光中先生的《鄉愁四韻》情感如此一致。

於是這段節目氣韻立刻就不一樣了。

情到深處也不免勸下離人淚三兩行。

還有中科院的搖滾博導,在和錢紹武先生的一次相聚中,即興自彈自唱《將進酒》,瀟洒酣暢,那才是《將進酒》的意境。

雖然他唱歌的技巧不一定有鳳凰傳奇好,但他唱誦的味道卻比鳳凰傳奇更有感覺,狂放不羈。

除了這些自有詩意的人和片段,《經典詠流傳》中還有一些確實很精彩的片段。

比如黃綺珊唱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歌中蘇軾的這段詞編曲很有感染力,意境、動聽都有了。可惜前面填的新歌詞,格局不夠大,太普通,接不上後面的水平。

而且,就我個人而言,真的很介意歌曲將《定風波》原詞中「誰怕,微冷,歸去」幾個詞刪掉的這種操作。

但不得不承認,黃媽的演唱確實精彩。

還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是陳力和余少群唱的《枉凝眉》,好聽;

一是88歲高齡的巫漪麗老師彈奏的《梁祝》,藝術家的精神面貌令人敬仰;

一是譚維維的《墨梅》,意境很美,表演結束後即興演唱了幾段民族唱腔也很有力量;

還有就是果敢Duplessy野馬樂團表演的《登鸛雀樓》,四個國家的四種弦琴相爭鳴,相當驚艷。

除此之外的其他改編歌曲和節目嘛,或許不同人的喜好不同,反正在我看來就一般般,個別一兩個表演,還有那麼一點尷尬。

因此,我才說嘉賓們點評時一味的叫好聲,簡直是尬吹。

《經典詠流傳》想法確實好,立意也好,可惜節目的製作卻遠沒有立意那麼高的水準。

豆瓣9.1的評分,虛高的厲害。

有興趣的朋友,我建議你們直接去看cut版(或者純享版)就好。

個人覺得值得一看的部分——

第一期:梁俊《苔》、譚維維《墨梅》、果敢Duplessy瘋馬樂隊《登鸛雀樓》、巫漪麗《梁祝》、譚維維清唱秦腔;

第二期:陳力/余少群《枉凝眉》、黃綺珊《定風波》、胡德夫《來甦·秋思》、胡德夫《鄉愁四韻》、93歲數學教授講古文的採訪(可以看看老一輩文化人的風貌)。

第三期:中科院搖滾博導《將進酒》(也可以直接上微博搜他即興高歌的視頻)、還有羅家英用粵語朗誦詩歌的片段。

不要問我為什麼沒有提到誰誰誰,我就是覺得只有以上這些部分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爬蟲電影 的精彩文章:

這部經典竟然拍了續集?狗尾續貂
說楊冪新劇不好就會被罵?我好怕啊

TAG:爬蟲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