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風雲人物(十一):「小扇子軍師」——徐樹錚
原標題:北洋風雲人物(十一):「小扇子軍師」——徐樹錚
蒙古自古到民國,兩千多年以來都是中國的領土,但是到了民國初年,中國雖結束了封建王朝統治制度並建立了共和,但國家總體實力較弱,百姓生活水平很低。我國北部的沙俄政權不但藉機想搶佔我領土,而且給蒙古的獨立推波助瀾,因此外蒙古宣布獨立。畢竟是國家民族大義,中國雖內部軍閥割據、連年混戰,同時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事業尚未徹底成功,仍與北洋政府處在對峙階段,但關於收回固有領土蒙古大家還是意志一致的。1919年「一戰」結束後,列強們在重新構建世界體系無暇東顧之際,同時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後,開始內戰無暇南顧之時,北洋政府果斷派出幹將徐樹錚出兵外蒙,徐樹錚率兵進駐,並與庫倫(今烏蘭巴托,蒙古共和國首都)當局展開斡旋談判,最終,11月22日,外蒙向中央政府呈文取消獨立,直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轄。之後,徐樹錚又編著了《治蒙要略》對改善蒙古的民生、整肅官吏以及改良軍隊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某種意義上說,徐樹錚此舉可謂是功立千秋,孫中山先生就將他與陳湯、班超和傅介子相媲美,這些都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上著名的史學家、軍事家和外交家。雖然由於之後的種種原因,現在的外蒙古獨立為「蒙古共和國」,但是在當時徐樹錚是可以被稱為民族英雄的!
這位「民族英雄」足智多謀、處事機智,而且一身的儒將風範,因此也被戲稱為「小扇子軍師」。徐樹錚是「北洋之虎」段祺瑞的心腹,而且是皖系軍閥中的代表人物,對段祺瑞唯命是從的徐樹錚在政治立場上一邊倒的傾向於段祺瑞,他操縱國會選舉,將段祺瑞的政治對手最大限度的排擠打壓,甚至將有些人不經審判就直接行刑,這也為他民族英雄的高光人生添上了很不光彩的一筆……
徐樹錚(1880.11.11-1925.12.30),字又錚、號鐵珊、自號則林,江蘇蕭縣(現屬安徽)人,在北洋政府內為與另一位徐姓人物徐世昌區分,固被稱為「小徐」。徐樹錚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徐忠清是一位教書先生,母親岳氏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後人,在父母的培養熏陶下徐樹錚年少得志,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年僅十三歲便考中了秀才。在接連發生了中日甲午海戰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徐樹錚選擇投筆從戎,加入了袁世凱的新軍並結識了段祺瑞。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二十五歲的徐樹錚前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徐樹錚追隨段祺瑞擁護共和,1912年民國建立,徐樹錚任總參某官。1914年,三十四歲時就任北洋政府陸軍部次長,1916年,三十六歲就任北洋政府國務院秘書長輔佐段祺瑞。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還在持續,在圍繞是否對德宣戰的問題上,力主出兵的國務院總理段祺瑞與持反對意見的大總統黎元洪發生了「府院之爭」,最後段祺瑞被罷免,段祺瑞下台後徐樹錚繼續為他的東山再起四處奔波。7月12日,「辮帥」張勳復辟帝制,徐樹錚遊說四方堅決反對。1918年,馮國璋就任大總統,段祺瑞出任總理,徐樹錚則再次當上了陸軍部次長。面對各路地方軍閥混戰以及孫中山先生在南方發動的「護法運動」,徐樹錚力主武力統一中國,雖最終沒能如願,但在1919年收回了外蒙。
1920年4月,直系和奉系軍閥結成了「反段聯盟」,7月14日,直皖戰爭爆發,吳佩孚和曹錕的直系大敗段祺瑞與徐樹錚的皖系,隨後段徐二人均引咎辭職,徐樹錚逃往日本。1921年初,徐樹錚回到上海,為了謀求再次崛起秘密聯繫了福建督軍李厚基和浙江督軍盧永祥,並南下廣州會晤了孫中山先生的代表廖仲愷、汪精衛和蔣介石,目的就為掀起新的波瀾,但結果都只是水面上泛起的漣漪。在段祺瑞第三次上台後,徐樹錚也只是代表政府出訪歐洲、美國和日本,再沒有重振昔日雄風。
1925年12月30日,對徐樹錚早已懷恨在心的「倒戈將軍」馮玉祥下令在直隸省廊坊槍殺徐樹錚,凌晨2時,徐樹錚命喪廊坊,年僅四十五歲。
早年間,馮玉祥曾是段祺瑞與徐樹錚的皖系軍閥其中一員,由於不聽從指揮,在1918年6月被撤職,馮玉祥旋即叛變去投奔直系軍閥。同時,徐樹錚的部下陸建章在軍內勾結營私、煽動蠱惑,徐樹錚認為他使得軍心渙散下令槍斃了此人,而馮玉祥正是陸建章的外甥女婿。新仇舊恨一起算的馮玉祥在1925年等到了機會,為自己也為陸建章報了仇。
徐樹錚死後段祺瑞痛心疾首,大呼:「斷我股肱!斷我股肱!」並要求後人每年在祭奠時一定要擺上徐樹錚的牌位。
徐樹錚這位北洋皖系名將短暫的人生中緊追段祺瑞,在推翻清廷、反對袁世凱稱帝和討伐張勳復辟上原則清晰、立場堅定,與段祺瑞一同享有「三造共和」的美譽,並在出兵外蒙迫使其取消獨立上功勛卓著,但他由於對段祺瑞過分愚忠,導致其很多事情上不分黑白,也使後世對他評價存在著些許的爭議。
2017.7.23
下次內容提示:
北洋風雲人物(十二):「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
請關注我的注微信公眾號,搜索添加「魏晨品讀民國」或「sxbj0729」,了解和探討更多民國史內容。
TAG:魏晨品讀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