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陽明:為學之大病在好名

王陽明:為學之大病在好名

近日讀中國書店出版社的《王陽明全集》,略讀完《傳習錄》上卷,有兩處給我印象深刻,這兩處都講到這樣一個問題:為學之大病在好名。

其一

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屢責之。一日,警責方已,一友自陳日來工夫請正。源從旁曰:「此方是尋著源舊時家當。」

先生曰:「爾病又發。」

源色變,議擬欲有所辨。先生曰:「爾病又發。」因喻之曰:「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內,種此一大樹,雨露之滋,土脈之力,只滋養得這個大根。四傍縱要種些嘉穀,上面被此樹樹葉遮覆,下面被此樹根盤結,如何生長得成?須用伐去此樹,纖根勿留,方可種植嘉種。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養得此根。」

這段話的意思是這樣的:

孟源自以為是、貪求虛名的毛病屢屢不改,因而受到老師的多次評批。一天,先生剛剛教訓了他,有位朋友談了他近來的功夫,請先生指正。

孟源卻在一旁說:「這正好是我以前最在行的。」

先生說:「你的老毛病又犯了。」

孟源臉紅臉,正想為自己辨解。

先生說:「你的老毛病又犯了。」

先生於是給打個比方接著開導他:「這正是你人生中最大的缺點。正如在一塊一丈見方的地里種一棵大樹,雨露的滋潤,土地的肥沃,只能對這棵樹的根供給營養。若在樹的周圍栽種一些優良的穀物,可上有樹葉遮住陽光,下被樹根盤結,缺乏營養,它又怎能生長成熟?所以只有砍掉這棵樹,連根也不留,才能種植優良穀物。否則,任你如何耕耘栽培,也只是滋養大樹的根。」

王陽明的比方打的很好,如果人心有「好名之病」,那麼他的所行所為始終圍繞著「名」來行動,而且會影響自己更好品質能力的發展,那些「嘉種」就難以生根發芽。

《禮記·曲禮上》中說:「傲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作為一名教師,自己的使命就是教書育人,不能過於追求「名」,摒棄名利之心,方能修己達人。

其二

先生曰:「為學大病在好名」

侃曰:「從前歲自謂此病已輕,比來精察,乃 知全未。豈必務外為人?只聞譽而喜,聞毀而悶,即是此病發來。」

曰:「最是。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全是務實之心,即全無務名之心。若務實之心如飢之求食、渴之求飲,安得更有功夫好名!」

又曰:「『疾沒世而名不稱』,『稱』字讀去聲,亦『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之意。實不稱名,生猶可補,沒則無及矣。『四十五十而無聞』,是不聞道,非無聲聞也。孔子云:『是聞也,非達也。』安肯此望人!」

這段話很有意思,富有哲理,尤其是「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全是務實之心,即全無務名之心。若務實之心如飢之求食、渴之求飲,安得更有功夫好名!」一句,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我翻找了一些材料,更易於理解這段話。

疾沒世而名不稱: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兩種解釋:一種是到去世時名字不為人稱道,君子引以為憾;另一種意思是到去世時名聲與自己的實際不相符,君子引以為憾。王陽明從第二種解釋。

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語出《孟子 離婁下》「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意思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君子以此為恥。

王陽明提到,君子以「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情況為遺憾、恥辱,而且提到,如果君子還活著的話,自己再加把勁努努力,還有可能補一補自己的實力,但去世之後就沒有機會了。

四十五十而無聞:語出《論語 子罕》「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不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這句話的本意是說人到了四十五十之後還沒有好的名聲,這個人就不在稱得上「後生可畏」了。

王陽明的理解不是這樣的,他認為此處的「聞」不是「聞名」「知名」的意思,而是「聞道」的意思。也就是說,人到了四十五十還沒有聞道的話,就有點晚了。

說俗一點兒,王陽明的意思是,四五十歲之後還在追求「名」的東西(還未悟明白「道」),那這個人就不值一提了。

有句話說的好——少年重名,中年重利,晚年重節。

現在有些孩子的重名之心比較重,為某個名次或者榮譽而去學習。這樣一來,務名之心重一分,則務實之心少一分,所以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名」,切勿產生「好名」之大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效閱讀與寫作 的精彩文章:

TAG:高效閱讀與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