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麻甘顆粒的使用:伴隨非積食引起的內熱感冒

麻甘顆粒的使用:伴隨非積食引起的內熱感冒

小兒麻甘顆粒,說明書寫的:平喘止咳,利咽祛痰;用於小兒肺炎喘咳,咽喉炎症。

麻甘顆粒成分:麻黃、黃芩、紫蘇子、甘草、桑白皮、苦杏仁、地骨皮、石膏 。

這個葯類比麻杏石甘湯:麻黃、杏仁、石膏、甘草,都含有這四個成分,適合太陽陽明證,不是咳喘就能用。在麻杏石甘湯的基礎上都加了陽明用藥,即清熱葯,所以都是一定要陽明內熱證據明顯時使用。

小兒的陽明證的內熱一般是積食導致。但是也有非積食原因導致的。

比如太陽病(如單純受寒後)過度發汗,出現津液不足,正氣足的情況,身體出現代償反應,加大馬力開始產生津液,這時會出現里實熱的陽明。就像一個車陷入泥潭時,要踩大油門,開足馬力試圖越過去,這時發動機比平時熱,這就是陽明。太陽病過度發汗,很多情況都會導致,一般是用退燒藥導致的比較多。

發汗過度的內熱就像爆表的儀錶盤

這個葯的陽明適合非積食導致的內熱情況,應該要判斷陽明並且排除積食的證據。如果是積食的陽明加太陽的話,應考慮如蔥白淡豆豉加保和丸,或風寒感冒顆粒加保和丸。

意思就是先排除積食感冒。

然後找到吃喝拉撒睡中幾個熱的證據。

小兒藥用量可以照說明書,麻甘顆粒小兒一歲以下,一次0.8g,一至三歲,一次1.6g,四歲以上,一次2.5g;一日4次。如果病情嚴重,可以加倍服用。如果遇到大人太陽陽明適合這個葯,沒其他更適合的葯,大人也可以使用,可以按4歲以上量的4倍用量服用。

再來分析藥物成分:

麻黃:苦溫。主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欬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積聚。黃芩:苦寒。主治諸熱黃疸,腸澼泄利,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紫蘇子:辛溫。主下氣。除寒中。其子尤良。甘草:甘平。主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創,尰,解毒。杏仁:甘溫。主治欬逆上氣,雷鳴,喉痹,下氣,產乳,金創,寒心,賁豚。石膏:辛涼。主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乾舌焦不得息,腹中堅痛。桑白皮:甘寒。主治傷中五勞六極羸瘦,崩中脈絕,補虛益氣。地骨皮:甘寒。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周痹。金銀花:甘寒。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用於癰腫疔瘡,喉痹,丹毒,熱血毒痢。板藍根:苦寒。 清熱解毒, 涼血, 利咽。瓜蔞:甘苦酸,涼。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補虛安中,續絕傷。(藥物數據查自 中醫點評網雲平台)

對於配伍的成分的藥性,初學的媽媽看一眼有個概念就可以,不用都搞懂。上面的內容我們大眼一看差不多知道,有一部分寒涼葯,是針對熱證的。

再科普一下麻杏石甘湯,出自傷寒論。

組成:麻黃、杏仁、甘草、石膏 、可根據病情和年齡調整為一兩2-15克。

發汗後,或大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這段的意思就是太陽病發汗過度、或誤用下法,導致津液虧損,出現陽明,仍然有熱,太陽沒解決。

來一個病案看看

中級柴胡班潯媽整理

2017.6.29: 起床潯寶流鼻涕了,濃濃稠稠。

2017.6.30 :凌晨兩點多,咳嗽不止,喘。

2017.7.1 白天總是哭鬧,鼻涕有些黃,靜下心寫了十問。

主訴:咳嗽,喘,黃鼻涕

大便:1-2天一次,綠色不成形,不臭 (寒證)

冷熱:沒有怕冷和熱的癥狀。

小便:喝水少,有一點點黃。

飲食:這兩天就是小麵湯。

睡眠:趴睡,三點咳嗽會翻滾(寒證)

出汗:悶熱,所以出汗多

喝水:不愛喝水,一直不愛喝

溫度: 手腳心熱,後腦勺燙(熱證)

其他:沒有口臭,流黃鼻涕,乾咳,

舌苔:舌質比平時紅,薄白苔。(熱證)

初步判斷:沒有口臭,大便臭。但是手心熱,後腦熱,應該是非積食的陽明症。六綱辨證:太陽陽明太陰。

請教了中級班的師姐和各位老師。得到了金濤老師的回復,其實主要問題還是錯誤處理了受寒的問題,導致津液虧損的陽明問題。最後沒買到麻甘顆粒,用的咳喘靈口服液(成分相仿)替代。

發汗過度的內熱就如鍋被燒乾

用藥結果,能夠安然入睡了,還是有些喘,但是好了很多。喉嚨里還有很多痰。咳嗽吐出了很多又濃又黃的痰。鼻涕幾乎沒有了。精神狀態恢復正常。

關於六綱辨證的名詞(陽明,太陽等)可以進一步系統學習羊爸爸育兒學堂課程。

文 | 楊千棟 /胡班潯媽

編輯 | 郭莎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蘭中醫學社 的精彩文章:

一個能挽救千萬人性命的藥物,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實只是一種野草!
沒想到這種山野雜草,竟是保護乳腺的良藥,女人們有福了!

TAG:金蘭中醫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