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向校外培訓機構違規辦學說「不」

向校外培訓機構違規辦學說「不」

「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出現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嚴禁校外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生學科類等級考試及競賽」「堅決查處中小學教師課上不講課後到校外培訓機構講」……

春季學期伊始,教育部等四部門以辦公廳名義聯合印發的《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一經發布便引發輿論廣泛關注。「立即停辦整改」「堅決糾正」「堅決查處」等關鍵詞的高頻出現,也讓公眾對此次針對校外培訓機構違規辦學行為的專項治理行動給予了更多期待。

積極回應熱點關切

「這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的主動作為,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注的社會熱點與難點問題,通過專項治理行動,讓人民群眾普遍有獲得感,確保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身處直接和校外培訓機構打交道的崗位,北京市海淀區教委社管科科長左濱如此評價春季新學期之初啟動專項治理行動的意義。

中國教育學會發布的《中國輔導教育行業及輔導機構教師現狀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現有中小學生1.8億,中小學課外輔導學生超過1.37億人次,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隨著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大量湧現,魚龍混雜、惡性競爭的局面也隨之而來。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黨委副書記陳國治對此深有感觸:「廣大家長和中小學生一邊痛斥校外培訓機構的弊端,一邊被動地參加到校外培訓的大軍中去。誰來打破這個局面?」陳國治坦言,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行動,給了人民群眾一個「再難管也要管」的有力回答。

「此次由教育部等四部門開展的專項治理行動,是對校外培訓行業亂象的重拳一擊,將會對確立校外培訓行業秩序和行業規範以及行業的健康、有序、良性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學大教育首席執行官金鑫說。

作為多年校外培訓行業的從業者,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也對《通知》中提到的一些行業亂象感同身受。「隨著各種類型的民辦教育機構大量湧現和快速發展,民辦教育行業也出現了魚龍混雜、急功近利、過分注重『應試』、超前教育、加重學生負擔等問題,甚至出現舉辦者捲款而逃的極端現象。」俞敏洪認為,面對一些行業問題和亂象,在國家加強監管的同時,教育培訓機構自身更應該嚴格自律,不斷進行反思和改進。

綜合研判有的放矢施策

著眼於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有安全隱患、無證無照、『應試』傾向、超綱教學」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六類突出問題,《通知》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無證無照、有證無照的校外培訓機構,明確了立即停辦整改、指導其依法依規辦理證照、對不符合辦理證照條件的責令其停止辦學等治理和整改要求。同時,對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的班次、內容、招生對象、上課時間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進行審核備案並向社會公布、堅決查處中小學教師課上不講課後到校外培訓機構講等提出明確要求。

「專項治理行動聚焦不規範行為,辦學隱患和辦學內涵兼治,校外培訓和校內教育教學行為兼治,通過打『組合拳』系統解決問題。」教育部等四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專項治理行動主要聚焦3個方面的任務。一是治理無資質和有安全隱患的培訓機構,把確保學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二是治理數學語文等學科類超綱教超前學等「應試」培訓行為,把減輕學生校外負擔放在最突出位置。三是治理學校和教師中存在的不良教育教學行為,把強化學校和教師管理提到更重要位置。

「產生校外培訓種種無序和違背規律各種亂象的一個重要根源,是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明裡暗裡的條件要求助推的,真正切斷這一關聯,才是釜底抽薪之策。」陳國治認為,此次專項治理行動的新意在於不是簡單地否定一切校外培訓機構和培訓方式,也不是簡單地禁止校外培訓機構涉足基礎教育學科類培訓,而是通過提高和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的准入門檻,依據規範標準該取締的取締,該規範完善的規範完善,該限制培訓領域的限制培訓領域。「《通知》提出的6項治理任務和整改要求是經過研判,有的放矢的,這一思路和舉措本身就是尊重教育規律的體現。」

著眼長遠平穩有序推進

事實上,針對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規範這一熱點問題,近年來各地在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實踐,積累了一些有益的經驗做法。上海市便通過建立「二級政府三級管理」的管理體制和「部門聯動、市區聯動、區際聯動」的工作機制、構建制度體系、合理設置准入標準、提出禁止性要求,逐步完善校外培訓機構管理的長效機制。江西省南昌市則按照教學點間距和辦學規模適配教學點數量,規範校外培訓機構布點和跨區域設置等,取得積極成效。

「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非常複雜,在國際上也是個難題,不但涉及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管理,還涉及家長的教育觀點、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以及部分學生的選擇性、補充性需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2017年,教育部將其作為重點工作任務開展了專項調研,並列入2018年「奮進之筆」重點工作任務。本著「標本兼治、內外聯動、堵疏結合、積極穩妥」的基本思路,分兩步走,先開展集中專項治理,遏制住當前校外培訓機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再研究制定促進校外培訓機構規範有序發展的長效機制,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解決問題,建章立制,平穩有序推進校外培訓機構和諧穩定,提供滿足家長和學生需求的選擇性、補充性服務。

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教育局副局長徐江涌看來,在專項治理的同時,要更好地減輕學生負擔,也還需進一步推進公辦學校的優質均衡發展、鼓勵學校盡量滿足學生個性化的教育需求、規範招生行為和教師校外兼職行為,積極開展家庭教育,引導家長形成正確的教育觀等。

「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本次專項治理行動是全面治理的開端,重在治標,瞄準治本。與專項治理同步,我們將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加快研究制定促進校外培訓機構有序發展的意見,就設置標準、審批登記、培訓內容、日常監管等作出明確規定,部署各地結合實際,加快構建良好教育培訓秩序。」呂玉剛說。(本報記者 柴葳 王家源)

本報北京2月26日電

《中國教育報》2018年02月27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個性化學習
第四屆思勉原創獎在華東師範大學頒獎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