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精英工匠何處來

精英工匠何處來

職業教育要摒棄浮躁、堅守育人本位,必須加強內涵建設,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要求。考慮到學生稟賦和認識水平的個體差異,職業教育理應把培養精英工匠作為內涵建設的新要求。所謂精英工匠,是指具有較強的責任感、使命感,工作精益求精,技藝精湛、品格優秀、思維敏銳的工匠,他們追求卓越、敬業奉獻、與時俱進、熱愛生活,是工匠精神的傳承者、弘揚者,是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過程中的中堅力量。

培養精英工匠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客觀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增強實體經濟質量優勢,需要加大研發、加大創新,更需要有一大批有擔當、技能精、肯奉獻的工匠,將研發和創新的成果落實、物化,製造業如此,服務業同樣如此。目前,我國技能人才的素質、規模、結構難以滿足經濟社會向更高水平發展的需要,要實現產業向中高端邁進,迫切需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培養精英工匠是職業教育內涵建設新的內在要求。精英工匠,首先是精英,其次是工匠。所謂精英,不只是企業家、藝術家、科學家,必然還包括有創造精神、對工作擔當,在各領域精益求精、甘領風騷、卓有建樹,對國家、民族、社會不斷奉獻的千百萬勞動者。教育的本質在於融合知識與情懷、培養責任與擔當,職業教育更是如此。職業教育的擔當,就是要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2600萬職業院校在校生,每個人的智力和品格優勢是不一樣的,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對那些熱愛鑽研、有奉獻精神、能吃苦耐勞、思維活躍的學生創造平台、提供機會、有意識地加強培養,促使他們成為技能人才的排頭兵、領頭雁,成為技術團隊的引領者,成為創新創業的急先鋒,形成示範效應,帶動更多的學生鑽研技術、追求卓越。

那麼,該如何培養精英工匠?首先,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尤其重視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教育。其次,要加強通識教育,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在技術劃分越來越細的當下,強調融通的通識教育,可以給我們在面臨社會、經濟、文化、心理等所有問題時提供一個更大的視野,使專門化的技術與大的問題能更密切地聯繫在一起。同時,要讓追求精緻、精益求精滲入每項比賽、每門課程、每道工序、每次考核,使追求卓越成為一種風尚,讓工匠精神在校園裡成為共同追求。再其次,要深化校企合作,重構課程體系,提高技能評價標準,把實訓變為真實工作項目,把課程評價標準變為行業標準和客戶要求。最後,國家要出台相應政策,大力解決技能人才發展渠道窄、待遇偏低等問題,讓廣大技能人才有實實在在的成就感、獲得感,激發全社會更加尊重技能人才、更加重視技能人才培養,形成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當前,我國正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一支擁有現代科技知識、精湛技藝技能、較強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面對新時代的新要求,職業教育工作者要勇於擔當,積極探索精英工匠的培養途徑,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做出更大貢獻。(作者單位:山東省濱州職業學院現代職業教育研究工作室)

《中國教育報》2018年02月27日第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瀾湄流域治理與發展青年創新設計大賽在寮國舉行
「校長的寒假作業,由局長批改」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