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何選擇自殺也不肯過江東?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有一首《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在詩中謳歌了項羽寧可壯烈自殺也絕不忍辱偷生的行為,用以鞭撻南宋統治者偏安的行徑,表達自己的愛國壯志。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像李清照一樣討論過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行為,那麼項羽為何不肯過江東呢?
影視劇中的項羽形象
關於這個問題,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述了項羽壯烈自殺的過程: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影視劇中的劉邦形象
我們應該注意這裡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也就是說,按照司馬遷的記載,項羽因為羞見江東父老而不肯過江東,進而選擇自殺。
影視劇中的虞姬形象
但小編覺得,事情應該不僅僅如此,我們可以回顧項羽敗亡的過程以及他敗退的路線:項羽在垓下的時候四面楚歌,虞姬選擇了自盡;退到陰陵的時候,項羽迷路了卻又被一個農夫欺騙而陷入了沼澤而被漢軍追上;到了東城,他的身邊僅僅剩下了28名騎兵,連項羽自己都認為沒法逃脫。(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但是,項羽始終沒有放棄。從垓下到陰陵再到東城最後到了烏江邊上,可以說項羽完完全全地有著退守江東的打算的,而項羽歷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到了烏江邊上,又有人駕船等待他,他只要上船就能返回江東了,項羽怎麼會突然產生羞愧之心進而選擇自殺呢?
楚漢戰爭形勢
所以,項羽不肯過江東顯然不僅僅是因為羞愧,他從垓下突圍後希望返回江東東山再起,但當他到達烏江邊上的時候,發現江對岸的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會稽郡的百姓歸順了劉邦,他的部下陳嬰叛楚自立,原來追隨他的楚地百姓在長期的戰爭苦難中逐漸對項羽產生了失望冷漠憤怒。項羽很清楚,自己已然失去了民心,即便真的登船渡江到了對岸,自己也已經徹底失去了東山再起的機會。所以在項羽看來,與其屈辱地苟且偷生忍受屈辱,還不如保全名聲自行了斷。
劉邦
所以,項羽不肯過江東不僅有羞愧的原因,更有不願苟且偷生的決心。
項羽
TAG:璀璨的星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