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虛擬的戀愛,真實的需求

虛擬的戀愛,真實的需求

虛擬的戀愛,真實的需求

2013年的時候,好萊塢拍過一部近科幻電影《她》。電影中的主人公愛上了一位特殊的虛擬女性:薩曼莎。薩曼莎實際上只是一個電腦操作系統,但有著撩人的聲音,能和你談笑風生,能傾聽你的苦悶,能隨時滿足你的交流需求。

你會愛上這樣的薩曼莎嗎?

至少影片中的男主人公曾深愛過。

不知是科幻太過於現實,

還是現實太接近於科幻,

最近流行起了各種虛擬的戀愛手游。

遊戲中近乎於完美的「男友」會給你打來電話,

聲音好聽到讓耳朵會「懷孕」,

還甚至突然強吻你。

「臉紅心跳的劇情,讓人慾罷不能」,

一位身邊玩此類遊戲的女性朋友這樣說道。

亞里士多德說:

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

那些生來離群索居的個體,

要麼不值得我們關注,要麼不是人類。

而現在,

即使離群索居,又何妨?

看似孤獨,又如何?

手機那方的虛擬端,

以另一種方式為我們構建和社會的連接,

構建一種新的人類社會性本質。

有意思的是,虛擬一詞本身就帶有荒誕的矛盾性。其英文 「Virtual」,既有「真實,實質」的意思,也有「虛擬,虛幻」的意思。

所以當我們一邊還在好奇,為什麼虛擬戀愛會成為一種愛好,甚至是迷戀,另一邊也映照出我們的真切需求如何映射在這個虛擬世界中。

人類有哪些最基本的需求?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歸結了五類:

生理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愛與歸屬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從下到上,這五層需求構成了一個需求的金字塔。一般而言,我們需要從最底層的需求開始攀爬。

網路的出現也滲透到了這座金字塔的內部結構,恐怕馬斯洛這位心理學大咖不會想到,在這一理論提出的70年後,網民們戲謔地將「wifi」列為需求的金字塔基層。

也是,有了網路之後,上述的需求幾乎都可以在虛擬世界得到供給或是替代的滿足:從點外賣(生理需求)到直播打賞(尊重及自我實現的需求)應有盡有。

既然許多基本需求都可以通過現實以及虛擬的兩個通道來完成,走哪條路似乎就取決於行動者的特質。

身邊的一位男性朋友曾這樣評論虛擬戀愛遊戲:「在這樣的遊戲中,得到了完美的戀愛,不用承擔責任。」這裡「完美」可能指的是沒有傷害,「責任」更類似於一種情緒的負擔。現實關係中充滿了愛與恨,擁抱與拒絕的微妙變化,而真切的拒斥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創傷」的體驗。

心理學家發現,在人際互動遭遇排斥和冷落,會引發沮喪、焦慮、不安全感等負面情緒,更驚奇的是,大腦的某些區域會異常活躍,而這些活動模式和我們身體上遭受疼痛時的大腦活動是類似的。害羞的人,大概最懼怕社會拒斥了。

美國曾在大學生群體中做過一個追蹤調查,發現和70年代時候相比,現在的大學生更多地描述自己是害羞的。害羞的特質和科技的發展似乎正在形成一個正向反饋,彼此助長。足不出戶,沒有風險,就能修成一次正果。這樣利害分明的結局,能不讓人嚮往一場虛擬戀愛嗎?

伴隨著科技革命,另一個正在進化中的人類特質可能是自戀,更確切地說,是一種內隱或是隱性的自戀。

「夸夸其談」,「自我中心」,「張揚」可能人們對自戀者的一般印象。而隱性自戀者可能表現羞澀,甚至對自己總是充滿了各種「差評」和羞恥感。

雖然外在表現有區別,但是自戀者的核心永遠是相同的:一個完美的自我形象。

顯性的自戀者外化地追逐著這一完美自我,而隱性的自戀者為自己無法達到這一完美而哀傷。

網路為我們提供了真實和理想之外的一個自我:虛擬自我。在虛擬的戀愛關係中,虛擬自我成了一種對真實和理想差距的完美調和者。

不完美的自己,可以在虛擬的世界中,盡情地和完美的「他/她」一起。沒有羞愧,沒有他人挑剔的眼光評判,這一切是多麼的美好和安全!

能不愛上虛擬戀愛嗎?因為這麼完美的戀愛,只有完美的自己可以找到。

誰又能沒有一點害羞和隱藏的自戀之心呢?

兩種特質都是生而為人的一部分,遠在古希臘神話中就能找到它們的蹤跡:想想害羞的少女達芙妮和自戀的美少年納喀索斯。

虛擬戀愛的手游大概最能喚醒這兩個傢伙,滿足我們部分最真實的需求,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合理性的另一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有兩點需要我們謹記。

一個是虛擬戀愛中如此美好的(單向)關係很容易忘卻人際吸引中另外一些重要的因素。

美好的外貌,體貼,迷人的聲音固然是吸引人的正面因素,但有些看似不美好的東西同樣也是迷人的。

比如自我暴露的缺點,想想約會中那些自我暴露的囧事引得兩人同時笑得前俯後仰的溫馨畫面。缺陷讓我們的人性更豐滿,坦誠地接納自己的不足是一種可貴的真誠。

第二點是過於迷戀可能會陷入一種不健康的狀態。

如果一個人完全沉浸在虛擬世界和虛擬關係中,他很有可能逐漸會對日常活動喪失興趣,對真實的人心缺乏感知力,甚至徹底退縮而和社會隔絕。

在日本,存在一種嚴重的「宅」現象,叫蟄居,這些健全的年輕人數月,甚至數年不出門,不工作。

精神病學家們擔憂這一現象是否為病態,因為這些人無法進行正常的社會活動和功能,回到真實世界會讓他們產生巨大的壓力和心理痛苦。

那有什麼時刻,會讓我們對虛擬戀愛感到索然無味而果斷卸載?

一個之前玩得很嗨的朋友回答得這樣舉重若輕,這樣羨煞旁人:因為我戀愛了,談了真的男朋友……另一位對這類遊戲從始至終持冷漠態度的朋友這樣說:白起(一款戀愛手游的主人公)又不能在晚上給我按摩一下酸痛的肩膀……

看來虛擬戀愛,充其量只是滿足了我們部分的自我個體需求,而最真切,最美好的時刻將永遠是人和人的互動,那是靈魂和肉體的雙重愉悅。亞里士多德的箴言也將依然有效。

編輯:宣傳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