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放的唐朝女人,愛喝酒,愛風月,更愛讀書

開放的唐朝女人,愛喝酒,愛風月,更愛讀書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相當開放和包容的朝代,這種開放和包容喚醒了婦女沉睡的女性意識,極大地促進了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尤其在武則天執政時達到了高潮。

唐朝婦女是中國婦女中較為幸運的一群,她們社會地位不那麼卑賤,較少受到封建禮教的束縛和壓迫,這形成了唐朝女性開朗、奔放、熱情、大膽、活潑的精神面貌及獨特的個性,而這種形象,自唐朝之後到民國之前,則基本沒有再展現過,隨著封建專制的登峰造極及程朱理學的興盛,中國婦女的社會地位越來越低,所受到的束縛及壓迫也是越來越大。

唐朝婦女學習詩文蔚然成風,僅《全唐詩》中收錄的女作者就有100多人。長孫皇后、徐賢妃、武則天、元稹前妻韋氏、女道士魚玄機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另外,穿著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展現出一個國家的開放程度。唐朝婦女大膽追求個性美,由於與外族交流頻繁,唐朝盛行穿胡服,戴胡帽;施面妝也是濃妝艷抹,甚至有相當多的婦女喜愛女扮男裝,這些都足見唐朝女性在意識上的開放。

盛唐時期,不僅男人喝酒,女人也喝。女人醉酒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美,可與女人的豐滿之美相提並論。女性化妝時會特意在臉上塗兩塊紅紅的胭脂,美其名曰「酒暈妝」。

同時,唐朝人的婚姻觀念十分開放,對於女子貞潔也沒有嚴格的要求。唐朝皇室的公主們不僅流行改嫁,甚至還流行豢養面首。甚至,唐朝的女性在社交上還享有較多的權利。她們不會因為離婚改嫁而被視為不貞不潔,相反,唐朝人鼓勵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追求幸福。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可以衡量一個社會的進步。我們說唐朝是偉大的朝代,不僅僅讚頌其政治、經濟、軍事,更是看到其文化,它對於自己臣民的尊重和寬容,不僅在於它對男人們的尊重,更在於對女人的重視。正所謂「長安月下紅袖香」,一個社會沒有女性的聲音和身影,那麼必將是一個死氣沉沉的社會。

大唐時期,女性比較開放,上身露胸口,衣飾淡薄。應酬場合,尤其是舞蹈時候,近乎裸舞。大唐的兩性關係開放,從民間到宮廷都沒有多少禁錮,故有「臟唐臭漢」之說。而武皇則天更是女性淫亂的代表。

中國自唐代起,圖解性書就開始廣泛流傳。明代下半期以後,春宮圖開始流行。其中唐伯虎的作品尤為出色。在古代,春宮圖不只起了性教育的作用,同時還有著壓邪避災的作用。《紅樓夢》中就有以春宮圖防止藏書受災的描寫。後人嫁女也往往在出嫁女兒的箱底藏有春宮圖。

當時洛陽、長安、金陵、會稽、安陸街頭到處都有胡人酒店。文化的融合,促使一些人觀念轉變。女道士四處有,大多都是「離婚」女子,如「太真」楊貴妃。當時,講究雙修,男女不忌諱在一起,說是修道。

李林甫的二女兒,李白的紅顏知己之一,李騰空就是長安好色女子的代表。借著父親的方便,家中每有俊男來訪,李騰空都要在牆壁的小孔里偷窺,只要自己滿意,就會留宿。

玄宗的妹妹女真公主(持盈法師)雖為道士,卻專門結交書畫家、詩人、音樂家,並成立了「沙龍」。她在洛陽、長安都建有紫極宮和行宮,都有大量男子出入。玉真公主推薦了玉樹臨風的白面書生王維做狀元,根本沒有考試。玉真公主與詩仙李白也有著割不斷的情緣。

大唐時期有一種胡人舞蹈叫劍器舞,就是一個女人穿著半裸半露舞劍,劍光擋住身子。舞姿婀娜,身材輕盈。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公孫大娘,曾經做過唐玄宗的妃子,後被楊貴妃排擠出宮。

杜甫每每喝酒醉了就談論女人,在杜甫的心目中,公孫大娘就是天仙,是給自己創作靈感的支柱。

社會淫樂成風

在唐代,朝廷正式形成教坊妓制度。以皇帝為首,唐太宗之初宮女是三千人,但是到了唐玄宗時卻有「先帝侍女八千人」之說。玄宗時長安內外共容納在冊教坊妓一萬一千四百零九人,其中以宜春院的宮妓級別最高。因為她們常為皇帝表演,被稱作「內人」。

「上樑不正下樑歪」,在李唐最高統治者的影響下,社會上淫佚成風。無論是官府迎來送往、宴賓典禮,還是官員們聚會吟詩、遊山玩水,都少不了以妓樂助興,於是官妓迅速崛起。官僚貴族們普遍蓄養家妓。白居易「黃金不惜買蛾眉,揀得如花三四枝」之詩句,便是對唐代這一世風之真實寫照。而且白居易自己也身體力行,晚年在家中養妓過百。

性自由空前開放

「娼家越水邊,搖艇入江煙,既覓同心侶,復采同心蓮。」這首詩歌寫出了唐朝女性自由的愛情生活。唐朝對女子婚前貞操並不十分計較,失身而又另嫁也視為常事。婚前性行為、婚外戀較為普遍。如當時的才女晁采與鄰生文茂時常以詩通情,並乘機歡合,晁母得知後並不過分譴責,而是嘆曰:「才子佳人,自應有此。」於是為他們完婚。

女子與情人私奔之事也時有發生,如台州女子肖惟香與進士王玄宴相戀,私奔琅琊,住在旅舍中。唐人對婚外性行為並不認為是奇恥大辱,反而當作風流韻事。維揚大商人之妻孟氏在家中吟詩,一少年入門而言:浮生如寄,年少幾何,豈如偷頃刻之歡。於是孟氏就和他私合。長山趙玉之女一日獨游林藪,見一錦衣軍官十分英武,便說:我若得此夫,死亦無恨。軍官說:暫為夫可乎?趙氏說:暫為夫亦懷君恩。於是二人在林中歡合而別。

唐代的傳奇小說中有不少是寫男女追求愛情、自由結合的故事。令人發笑的是,唐人竟然把牛郎和織女的故事也加以改編,說織女丟下牛郎,夜夜到人間和情人幽會。情人問她怎麼忍心丟下牛郎獨自下凡,織女卻說:關他何事?何況河漢相隔,他也不會知道。這個故事雖然純屬虛構,但卻反映出當時唐人的性開放觀念。

女性不重三從四德

唐代是一個婦德嚴重失范的朝代,女性亦可不重貞節,不守貞操,並獲得一定程度的性自由。女子離婚或喪夫後再嫁,是唐代的普遍風氣,不受社會輿論譴責。據《新唐書?公主傳》載,唐代公主再嫁的達二十三人:計有高祖女四,太宗女六,中宗女二,睿宗女二,元宗女八,肅宗女一。其中三次嫁人的有四人。這說明當時的朝廷對此不以為怪。

此風不僅存在於朝廷帝王之家,官僚貴族的女兒改嫁的也很多,庶民的妻子,夫死後亦可改嫁。門第顯赫的仕宦之家也不忌諱娶再醮之女。宰相宋之子娶了寡婦薛氏。嚴挺之的妻子離婚後嫁給刺史王琰,後來王犯罪,嚴還救了他。韋濟之妻李氏夫死以後,主動投奔王縉,王納為妻室。就是一代大儒韓愈,女兒先嫁其門人李漢,離婚後又嫁樊仲懿,可見讀書人家也不禁止女兒再嫁。

唐朝之所以性觀念開放,其實是與李氏王朝出於關隴一帶,身上有著少數民族鮮卑血統分不開。所以在男女關係上,不如中原的一些世家大族那麼嚴格。可想而知,當時的社會風氣空前開放也就不足為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山西 的精彩文章:

將軍領著他的戰士在雁北的一場戰鬥被寫入鐵師軍歌
世俗的家風,註定遠離名門望族

TAG:行走山西 |